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传统诗词折射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光彩。即使在现代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华传统诗词也依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与强烈的艺术进力,在文学殿堂中占有重要的席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各个省(市)、地区,中华诗词学会数以百计,从事业余吟作传统诗词的爱好者更是万计、超万计。事实证明,中华传统诗词的花果年年都在争奇斗艳,展示芳香与丰硕。为弘扬中华诗词文化,各地公开与内部出版的中华诗词书刊可谓难计其数,并发挥着广交各地吟友、共襄华夏诗业的作用。众多中华诗词爱好者不满足于零散的吟诵交流活动,企盼着能有一册在手…  相似文献   

2.
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要章宏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陆和港台的学术交流,由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四川联合大学东...  相似文献   

3.
中华道学与企业文化研讨会综述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华道学文化研究中心与厂长经理日报社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大民族美德,使之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相结合,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于1996年元月10日,联合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会议室召开了"...  相似文献   

4.
香港话剧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受历史环境的影响,中西文化的冲击,以及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几十年来,香港话剧一直是在较为艰辛的环境下探索、成长和求发展的。鸦片战争以后,香港虽然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者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也在强制“同化”政策。但是,香港90%以上的居民都是华裔,根深蒂固的中华传统,‘三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大陆各个时期发生的各种政治和社会的变化,都极大地影响着香港。面对中西文化的影响,香港的文化也都各有所吸收,于是便形成了香港独特的文化潮流,而香港的话剧也是如…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指的中华礼仪传统是作为礼仪之本的礼仪精神和原则,它是在传统礼仪变迁和传承过程中积淀下来,并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中华礼仪传统为中国社会提供精神本源,通过代际接力和代际回馈,以文化认同的方式形塑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世界。但是这种文化认同在中国封建传统社会却被极端化和武断化,隆礼重法、以礼代法、人治社会成为与传统交相诟病的源头。本文认为,中华礼仪传统之本,以及由本而生的文化认同,始终是时代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维系力量。而要有效发挥中华礼仪传统的文化认同功能,就必须进行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包括大力发掘,内容出新,以及建立传统的代际接力和代际回馈机制,防止和消除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对立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社会司法运行中,情理法融合形成了显明的人文精神特征和对法文化追求的人文传统。本文以社会学为视角研究这一法律现象,深入整理、归纳影响中华司法人文传统的内涵特质及形成、演进的社会性因素,系统分析其与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结构、社会秩序之动态关联,为中华司法人文传统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联系提供一种社会学的解释,以期探求传统司法在近现代社会变迁与互动发展的演进脉络及蕴含规律。  相似文献   

7.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教委举办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师讲习班醴酩为追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与流,探索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今天如何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广泛而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知识,有效地加强对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家...  相似文献   

8.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张岱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以"弘扬中华文《以光大民族美德,繁荣学术研究,促进社会文明"为宗旨的《中华文化论坛》杂志经过多方努力,今天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海内外...  相似文献   

9.
正马克思主义与人文学术研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两个基础: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一个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指导,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值得  相似文献   

10.
文化之间积极涵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研究儒家文化对韩国风俗习惯、学校教育、影视宣传、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旨在探究学习和研究韩国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思想精髓的经验,充分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合林凌小平同志选集第三卷出版后,讨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讨论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忽然多起来。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反映出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从一个破坏不堪的战败国一跃而为资本主义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艺术形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在北京大学设立书法研究会,率先倡导开设书法专科,其书法创作兼容并蓄,对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积极作用,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13.
正道教作为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宗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当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关联。早在1998年世纪之交之际,中国道教研究的主要奠基者卿希泰先生就指出:"我国的道教文化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应有的地位"~(1),也就是说,在中国道教研究这一门高度国际化的学问中,中国学者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具有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中华武术能否进入奥运圣殿——这个中国武术界为之奋斗了多年的目标能否成为现实,人们对此表示出愈来愈热切地关注。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逐步向世界传播,而成为人类的一笔共同财富。当我们回眸中华武术在世界的传播时便发现,近代随着华人移居东南亚和美洲的潮流,中华武术随之传入,至今有些国家的武术团体依旧保留着中国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创办的“精武会”的名称。老一辈武师带着一身技艺,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默默地传播着中华武术文化。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中国功夫”影片的播映,“李小龙”的名字震撼全球,受其影响,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中国功夫”热潮。当然,中华武术真正地走向世界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一如中华武术掌门人徐才先生所说的那样,“中华武术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1980年,中国武术协会本着“扩大中华武术影响,增加中华武术人口”的宗旨,开始有计划地将中华武术向世界推广。中国武术表演团在世界五大洲纷纷登台献艺,中国武协派出优秀教练员到世界各地执教。1982年,北京武术队主力队员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为武打片注入了新的血液,一经播映,轰动海内外,再次掀起一股强劲的冲击波,...  相似文献   

15.
正君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孕育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中华儿女奋进向上的道德风貌,它在铸就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君子文化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它体现了中华文化重人文教化、强调"学以成人"的重要特点。君子作为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努力向善  相似文献   

16.
由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与成都市金牛区委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哲学研讨会”于1997年8月13日在成都召开。会议讨论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等问题。并增选了四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天府新论)总编唐永进为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17.
读《中华庙会事典》●符均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庙会事典》,是一部规模较大、颇具特色的工具书。作者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撷取全国各地最有价值、最有代表性的庙会事象数百余种,为开拓庙会文化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贵的丰富材料。庙会是中国传统文...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中华传统道德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不容绕过的严肃的历史性课题。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确认中华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的态度与程度如何,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传统道德与中国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关系的力度如何,以及在关键性环节促进中华传统道德向现代化转换的深度如何,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快慢与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儒家教育理念与人类文明国际研讨会暨岳麓书院创建1020周年纪念会概述蔡方鹿由国际儒学联合会、香港孔教学院、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华孔子学会、湖南大学、湖南省孔子研究会、长沙市对外交流协会、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承办的"儒家教育...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与民族凝聚力王小盾所谓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中华多元一体结构的生命力。中华多元一体结构的生命力是得到了历史的证明的。大统一始终是呈现于中国民族史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种趋势。我仍可以儿件多角度解锋中半多元一休结杓的基袖,比如解释力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