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萧红在创作时喜欢运用儿童视角,她对这种视角的偏爱和成功运用,是与她的个性、童年情结和艺术创造性分不开的。纯真、善良的个性品质,深刻、鲜活的童年记忆,真切、细腻的童年体验,构成她儿童视角文学创作的深层动因,也是她的作品独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一位自我体验型的作家,不幸的人生经历给她的创作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分析童年体验对于萧红创作的影响,从她经历的缺失性体验和丰富性体验两大方面对萧红作品进行梳理,我们会发现萧红将自己的童年体验艺术地转化在作品中,进一步体现爱的缺失,抒发内心的苦闷与孤寂,使她追忆童年,寻找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段琴琴 《文教资料》2014,(29):84-86
萧红是一位自传型作家,对她来说,童年体验是追溯一生的重要途径。她在童年回忆中得到情感宣泄,得到心灵慰籍,从童年体验审视自己一生对爱的追寻,儿时形成的世界观极大的影响了她今后的创作。亲情的冷漠,人们的麻木,亲情和社会关怀的缺失显得尤为突出,于是在她的创作中不经意地流露出内心对亲情和社会关怀的缺失性补偿。  相似文献   

4.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饱受着孤独、寂寞和痛苦,这种体验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时期对爱的缺失更使她对人生的悲凉深有感悟.本文试从<生死场>和<呼兰河传>去展现童年经验所给予萧红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5.
在王安忆许多作品中,都有涉及对移民形象的刻画。她笔下的移民在她不同的创作阶段都有着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与王安忆本人的身份定位、童年视角和创作历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生活影响人的一生。童年记忆常常成为作家笔下的创作素材,因为它萦绕于心,挥之不去。小麦就是一个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人物。她住在我姥姥家旁边的院子,是个要来的孩子,她的养父母不能生育,很大年纪了,从外村过继了她。我的记忆中,她不是很快乐,她的养母经常打她,我在姥姥家听得到她的哭声。  相似文献   

7.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典型的“自传型,抒情型”的女性作家,她的文章多出自于亲身经历,其中童年时期的经验对她的影响很大,这表现在,童年经验一方面给予其创作汩汩不尽的源泉,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她作品的情感倾向。  相似文献   

8.
童年经验是莫言创作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是莫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父亲的严格管教,母爱的救赎,极度饥饿与寂寞是莫言童年经验的几个重要元素.莫言的童年经验不仅直接进入到创作中,成为作品原型,还深刻地左右了莫言创作的整体风格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正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17岁时创作自己的第一幅插画作品,从此踏入童书出版的世界。在她的图画书被引入中国之际,我们专程采访安德烈娅,听她讲述自己的童年与阅读,探寻阅读对成长的影响。延续爱的法宝"小时候我每时每刻都在读点什么,过去没有现在这么多动画和游戏。对我来说,阅读是让我沉浸到另一个奇妙世界的唯一途径。"安德烈娅这样回忆阅读在自己童年中的印象。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与画纸上的那个世界越来越远。于是,她下定决心,要一直这么画下去,为更多孩子创作拥有美好童年的图画书。  相似文献   

10.
通过拉康的“镜象”理论阐释了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印度支那情结的成因。经由拉康话语中的三种秩序 :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 ,本文具体论述了杜拉斯在印度支那的童年回忆对她一生创作的重大影响———经由印度支那的童年回忆与内心的幻化 ,通过不断的自我书写 ,而成就了一个她的印度支那的神话。  相似文献   

11.
主要探讨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与印度支那特殊的亲近关系及其在杜拉斯创作上的延伸与影响 .通过写作来观照自我的杜拉斯 ,经由印度支那的童年回忆与内心的幻化 ,通过不断的自我书写 ,而成就了一个关于她和印度支那的神话。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学的新变和超越不仅是在价值理念、话语模式、审美理想之上,而且是具体到题材领域、创作方法和文体形式等方面进行突破和开创。而在题材领域的新创之中,童年母题的出现和兴起无疑是一个极富意味的现象。与家族母题、乡土母题、爱情母题相比,童年母题似乎显得比较冷清和平淡,但是若从纯粹的文学现象来讲,她与上述母题相比则更富新意和开创性价值。综观现代文学童年母题的创作,虽然若隐若现、浓淡不一,但却贯穿于现代文学发展的始终。在众多对童年母题进行过创作的作家中,萧红无疑是极具特色的一位,也是最为成功的一位。关于萧红创作和童年经验之间深刻的精神联系,不少研究者已经进行过一些探讨。本文力图将萧红的童年母题作品放在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进行审视,以求更全面圆融地理解童年母题在萧红创作历程与整个女性文学书写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坛的女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饱受着孤独、寂寞和痛苦,这种体验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时期对爱的缺失更使她对人生的悲凉深有感悟。本文试从《生死扬》和《呼兰河传》去展现童年经验所给予萧红的创作激情。  相似文献   

14.
在桂文亚众多的包含不同类型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对大陆儿童文学最具启发意义的是她以自己童年为背景创作的儿童小说。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不是从浪漫主义的角度将童年想象得如何美好,而是从现实主义的角度、从人生的角度看童年,将童年成长中与美好相伴的压抑、失望、焦虑无饰无讳地表现出来,质朴无华中有一种透视的深度。  相似文献   

15.
童年经验对梅洁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梅洁在文学创作的动因、艺术题材的选择及创作个性的建构等方面都受到童年经验潜在的规范和制约。梅洁的文学创作和她童年经验的关系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16.
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是一位创作中自传色彩鲜明的作家,源于童年时代爱的缺失,她对真爱充满了希冀,为此,她在作品中对形式多样的爱进行了探讨.在她的作品中,父爱、母爱、男女之爱、博爱、自爱都曾呈现出异化特征,造成了一系列悲剧.她在作品中对真爱充满了希冀,也对理想型的爱进行了构筑.  相似文献   

17.
作家的创作离不开自己的记忆库,而早期记忆更在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残雪的童年正处于"文革"时期,在"文革"中她的家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使她经历了一个不幸的童年.众多的批评家从残雪的作品中找出了他们关于那个时代的共同记忆,而残雪在书写这种记忆的同时,也在对"文革"进行着深刻的反思.在<思想汇报>中,她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由于受压追而思想发生严重异化的人.透过这个人的言行,我们可以感受到"文革"给人的那种刻骨铭心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文学泰斗冰心先生(1900-1999)出生在一个海军军官的家庭。她的父亲谢葆璋在1903年至1911年任山东烟台海军学堂校长。冰心的童年是在烟台度过的。童年的生活构成冰心创作的源泉,更重要的是童年的冰心接受的家庭教育,奠定了她以后的创作道路。 1903年,谢葆璋奉命来到烟台刨办海军学堂,冰心随家迁居烟台。谢家客厅里有一副长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也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父  相似文献   

19.
王安忆个人几十年的人生体验对她的创作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忧伤的童年体验、青涩的成长经历是其创作的源泉和表现内容。将王安忆在小说中对少女童年、少年、青年阶段成长经历的书写与其个人经历相结合,可以发现王安忆对少女精神成长的书写带有浓厚的自传体色彩。  相似文献   

20.
看了那么多同龄人的优秀作文,让我们站上一个新的高度,看看作家是如何写童年故事的!本期“作家写童年”我们请著名作家赵菱来和小读者们聊聊她的写作故事,再从她的作品——《霓裳》片段中学习写作技巧。作家有话说创作长篇小说《霓裳》,在我的写作中,是很艰难又很让我难忘的。在这次创作中,我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写作秘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