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界》2012,(11):78-79
【编者按】二十年前的十一月,作家路遥在初冬的寒风中离开了我们。如今,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这位中国文学的殉道士,正在逐渐被这个祟尚物质的社会所遗忘,这不能说不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路遥给我们留下的大量的文学遗产,其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本身;文学的良心和勇气,决定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标杆。没有深度的文学,不仅无法拯救更多的心灵,甚至有可能将一些心灵引向肤浅和堕落。二十年后,追思逝去的路遥,我们不禁要问:  相似文献   

2.
李云雷 《收藏界》2012,(11):98-99
今年11月17日是作家路遥逝世15周年纪念日。15年来,路遥的作品一直被广泛阅读着,时过境迁,多少当年文坛的风云人物早已风光不再,但路遥却一直活在普通读者的心中,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底层立场以及他在写作上认真、执著与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至今仍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玉涛 《收藏界》2012,(11):126-129
路遥的著作,我视为心中的《圣经》,时常在读。路遥之精神,我当作个人的信仰,一世追求。从知道、认识路遥那一天起,他既是我平凡生活中必然念想的人,又成为自己人生紧要关头多次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诚然,我深知自己人微言轻,不过是千千万万路遥粉丝当中的一名普通读者。但是,下列一组信息,足以说明路遥是挽救文学信仰的使者之一。正如古语所言,路遥知马力—路遥永远活着。  相似文献   

4.
魏佩 《收藏界》2013,(4):131-132
2013年2月2日,西北大学文学院、《收藏界》杂志社主办的“路遥文学奖第一次专家研讨会”在西安西北大学召开。著名文学评论家、西北大学教授杨乐生,著名文学评论家、西安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建军,著名文艺评论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仵埂,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赵学勇,著名文学评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李继凯,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蔡昌林,本刊社长高玉涛,总编董凡、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秘书长高玉书、路遥作品读者代表、文学爱好者代表及新华社陕西分社、《陕西日报》、《西安晚报》、《华商报》等主流媒体记者2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西北大学教授杨乐生主持。  相似文献   

5.
告别路遥     
陈忠实 《收藏界》2012,(11):81-82
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无论这个事实多么残酷,但至今仍不能被理智所接纳,这就是:一颗璀璨的星从中国的天宇间陨落了!一颗智慧的头颅终止了异常活跃,异常深刻,也异常痛苦的思维。这就是路遥。他曾经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学大省里的一员主将,又是我们这个号称陕西作家群体中的小兄弟,他的猝然离队使得这个整齐的队列出现一个大位置的空缺,也使这个生机勃勃的群体呈现寂寞。当比他小的小弟和比他年长的大哥  相似文献   

6.
《路遥》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鲜红色的背景象征着他所追求的人生意义!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他就是路遥。这幅油画成功地塑造了路遥充满着信念、顽强与坚毅的形象。画家在这幅作品中很注意内在气质的描绘,观者可以从中发现一种潜在内心深处的语言。在这幅作品中,路遥眼睛炯炯有神,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脸  相似文献   

7.
董凡 《收藏界》2014,(2):129-129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鲜红色的背景象征着他所追求的人生意义!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他就是路遥。这幅油画成功地塑造了路遥充满着信念、顽强与坚毅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李建军 《收藏界》2012,(11):100-101
岁月荏苒,流光易去,不知不觉间,又快到路遥逝世十五周年的祭日了。十五年里,我经常听人谈起路遥,谈起这个四十二岁便赍志而殁的优秀作家。论及路遥,语含不屑甚至轻蔑的,自然大有人在。那些傲慢而浅薄的编辑,那些跟风趋时的批评家,那些习惯于做高头讲章的学者,就是这样的人,他们把路遥说成一个落伍而可笑的人,甚至把他的作品说得几乎一钱不值。这  相似文献   

9.
《收藏界》2012,(11):132
由大型纪录片《路遥》执行制片人王苗霞撰写的《纪录片〈路遥〉诞生记》将于本刊12期登出,作者用含蓄而朴实的笔触,回忆了大型纪录片的全部拍摄过程,道出了拍摄过程中许多感人肺腑的艰辛往事与令人啼笑皆非的拍摄花絮。"距离拍摄纪录片《路遥》已经近三年了,说起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我的心情就变得尤为复杂,不知从何说起,甚至不知道要说  相似文献   

10.
邢仪 《收藏界》2012,(11):114-117
在我的印象中,最鲜活的那个陕北青年就是路遥。那个陕北青年路遥,中等个头,肩膀宽厚,走路的样子很有特点:稍稍斜着肩膀、低着头向前冲,像是身后拉着一架犁。正应了陕北人对能人的说法:"抬头婆姨低头汉。"路遥有才气,满怀抱负,敢想敢做,比如他是延川青年中第一个与北京知青谈恋爱的。不知我的同学达当初和路遥谈恋爱的时候,是否就预见了路遥后来的成就和声誉。记得我曾给路遥画  相似文献   

11.
闵生裕 《收藏界》2012,(11):112-113
1992年11月7日,陕北黄土高原上的汉子、当代优秀作家路遥倒下了。迄今,路遥离开我们二十年了,当路遥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我们更加觉得他作为一名作家的伟大。但是,我们的世界依然平凡。有人说,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用生命写作。对此,我不置可否。但是,路遥是真正用生命写作的作家。回望先生短暂的生命历程,重温他那一部部著作,我感觉那是咬开自己的血管,  相似文献   

12.
黄土的儿子     
王安忆 《收藏界》2012,(11):86-87
去陕北是我难忘的经历。我手里捏着一捆路遥给我的"路条",然后乘上风尘仆仆的班车,就这么上路了。那是在1990年的初春,陕西电视台正在播放根据路遥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我们走到哪里都能听见人们在议论《平凡的世界》。每天吃过晚饭,播完新闻,毛阿敏演唱的主题歌响起,这时候,无论是县委书记、大学教师,还是工人、农民,全都放下手  相似文献   

13.
    
倪萍 《收藏界》2012,(11):102-103
其实我不认识路遥,但就是觉得熟悉。从《人生》到《平凡的世界》,再到《早晨从中午开始》,你就愿意看他写的字,你就愿意听他说的话。这是不是就是一部作品的文学魅力?这是不是就是一个作家的人性魅力?你愿意看他的书,是因为他写的东西震撼你。震撼的地方,你仔细想想,也  相似文献   

14.
高玉涛 《收藏界》2012,(11):130-132
今年11月17日,是著名作家路遥逝世20周年。通常而言,许多媒体可能都会开辟版面进行报道、纪念。不过以我估计,收藏文化类报刊也许不会出现只言片语纪念路遥的信息。这也正常,一般来讲,收藏与路遥、收藏界与《平凡的世界》有什么关系呢?不搭界。别的不提,就本刊来说,记得7月中旬,我第一次提出在路遥逝世2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5.
翟文萍  蔺颖慧 《收藏界》2013,(4):125-130
2013年1月8日,由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收藏界》和《西部时报》联合承办,来自大西北和大西南的文学爱好者高玉涛、高为华共同发起的“路遥文学奖”在北京启动。罗杨主席主持了这次特殊的会议,程路理事长作了题为“讴歌西部生活,践行西部精神”的重要讲话(全文刊于2013.1.22《西部时报》02版)。在启动仪式现场,高玉涛、高为华各赞助人民币20万元.作为设立“路遥文学奖”的启动资金。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理事长程路。文化部原副部长艾青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原书记王巨才,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建军,北京大学现代文学院教授邵燕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编辑叶咏梅,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办公室主任丁春明,《西部时报》总编辑杨泉福等首都文化、艺术、教育、新闻界等30多人参加了启动仪式。现将专家学者座谈会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申沛昌 《收藏界》2012,(11):95-96
路遥是延安大学中文系73级的高材生,是延安大学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也是延安大学的品牌和骄傲。时光飞逝,弹指一挥,转眼已是路遥逝世十五周年。最近,由路遥研究会策划和承办,陕西省作协、延安大学、清涧县、延川县主办的"路遥逝世十五周年纪念暨路遥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即  相似文献   

17.
路遥研究的新收获──宗元《路遥论》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宁师专中文系副教授宗 元先生长期致力于路遥研究。前不久,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专著《魂断人生──路遥论》(以下简称《路遥论》)。目前,济宁师专召开了《路遥论》研讨会。省内著名学者与各界有关人士4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这部专著在路遥研究中的价值与地位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是与会者的发言纪要。朱德发(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路遥论》是部学术品位很高的专著,是宗元以自己的生命与智慧创造的学术精品。其主要特点:一、这部优秀的作家论是研究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心灵对话、心灵感应,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  相似文献   

18.
路遥     
《收藏界》2012,(11):2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原名王卫国,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陕北山区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1976年8月6日,路遥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辑工作。从此,他开始了雄心勃勃的文学远征。  相似文献   

19.
萧夏林:坐在这里有些惶恐,因为我过去很少参加文学界的会议,老高要办这个路遥文学奖,我觉得在今天是恰逢其时的,因为路遥是现实主义的著名作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路遥在开始创作时,始终坚持伟大的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  相似文献   

20.
雁子 《收藏界》2012,(11):118-120
社长来电,路遥离世20周年,让写文章。写路遥,我愿意。与路遥有过一面之缘,准确说是一背之缘,因为我只看见他沧桑的背影,在陕西省作协窄小的院子里,墙边,不久,他便去了。路遥最著名的作品先是《人生》后是《平凡的世界》。《人生》因为拍成电影而影响甚广,高加林成为众多生活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