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越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8):115-115,104
从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内涵出发,分析了高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高校内部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推广实施还存在诸多障碍。首先分析了在高校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重点分析了高校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现状及主要障碍,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内部工程审计委托模式能较好补充高校内部审计力量薄弱的缺点,但内部工程审计委托模式存在一定的风险,高校内部工程审计职能部门通过事先的风险评估以及审计过程中全过程跟踪参与审计过程是降低内审委托模式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数据的银行内部信息化审计主要途径是融合银行业务流程、银行业务风险点、银行内部有效防控风险方法、银行内部系统大数据与外部环境大数据、外部监管大数据。通过采用全样本审计、组建柔性团队、交互运用数据信息等有效方式实现银行内部信息化审计。利用大数据实现信息化审计可以开展非现场审计,发现风险隐患再采用现场或非现场核实的方法确认问题,节省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力和财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成效,实现精准审计。从而实现内部审计为机构当好卫士、参谋,提升机构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王沁沁  伍华达 《科教文汇》2013,(28):168-170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校区基础建设项目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加重了高校基建审计部门的负担。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应合理评估审计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基建审计质量。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从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规范内部审计程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对校区基础建设项目投资的力度明显加大,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加重了高校基建审计部门的负担。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基建工程审计工作中应合理评估审计风险,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提高基建审计质量。本文阐述了高校基建工程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从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规范内部审计程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内部审计可按照工程项目的类型分为点式全过程审计和线式全过程审计,并对点式和线式全过程内部审计的操作模式进行了探讨.以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工程审计职能的积极作用,达到节约增效,防范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内部审计师在机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治理过程中承担着检查评价其整体有效性的责任,其审计风险与公司的风险息息相关。本文阐述了内部审计风险的产生及特点,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内部审计师对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地扩大,企业经营日益复杂化,作为世界审计职业界三大组成之一的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控制成本也呈上升趋势。本文从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出发,进而陈述了其与外部审计的区别及其特点,分析了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地扩大,企业经营日益复杂化,作为世界审计职业界三大组成之一的内部审计的风险及其控制成本也呈上升趋势.本文从内部审计风险的定义出发,进而陈述了其与外部审计的区别及其特点,分析了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金涛 《今日科苑》2010,(8):150-15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日益复杂化,以及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和内部审计对发展的渴求,审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审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只有对内审风险进行全面、深刻地认识,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措施,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内部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依据审计风险的性质,针对形成内部审计风险的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对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论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出发,提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概念,分析了其产生的背景以及其具备的基本特点,论述了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哪些因素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最后就审计人员如何胜任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赵玲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32-132,14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方法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它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通过“战略分析一流程分析一经营业绩评价一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将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联系了起来,从而提出了审计师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观念。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设立并服务于组织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其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在风险导向阶段,受托责任关系以及管理控制发生了一些变化.与风险结合起来,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能动的管理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根据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特点和内容,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审计要点,构建了高校内部审计PDCA循环系统,以此来提高高校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水平,推进高校审计工作制度化、科学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对策。文章认为,公司内部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审计主体自身、被审计单位和外部环境等不确定因素,因此要规避、化解和防范审计风险,就必须提高审计主体的专业素质和独立性,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可行性,然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高校内部审计风险进行评价,并予以实例详细说明,以达到有效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风险与企业运营相随相伴,风险管理不可或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审计领域的最新发展,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改善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就是要求内部审计以内部控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公司治理作为参与风险管理的前提条件,以对组织风险的评估与改善作为基本目标,从而真正发挥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独特作用,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并从审计机构设置、人员培养、健全内部控制和经济责任审计、强化服务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改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立华 《科协论坛》2007,(3):278-279
审计按主体不同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本文从内部审计风险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最后结合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经营特点提出了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4)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内部审计业务显著增多,为解决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日益繁重与内部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成为新的趋势,然而高校内部审计项目外包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很多风险,本文针对高校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内部审计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对防范风险提出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