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篇章。但是当前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分歧,在青年学生中对辛亥革命也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和疑问。对此,我们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科学地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非常重视历史研究。对辛亥革命史更不例外。在许多文章和讲话中。他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业绩和思想.深刻地剖析了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地位,系统地总结了其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教训。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今的辛亥革命史研究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3.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口。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南京总统府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三大历史巨变的"开篇之作"载入史册。史学界关于辛亥革命的研究始终保持着热度、深度、广度,中学历史课堂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辛亥革命的评价问题,或者说历史老师应该给学生传递一个什么样的辛亥革命,无疑是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从一道涉及辛亥革命评价问题的试题入手,谈谈关于辛亥革命教学的思考。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7.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之一,也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并因此成为了历史高考的热点。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将迎来辛亥革命的一百周年纪念日。从以往的试题来看,历史高考较多地考查了具有周年纪念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基于上述考量,辛亥革命应该成为2011年历史备考的重点内容。下面就辛亥革命评价的多维视角进行梳理,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京总统府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9.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对于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差和分歧,如辛亥革命的阶段划分、历史意义、袁世凯的篡权、辛亥革命中立宪派的认识等。只有正确解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科学客观地把握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辛亥革命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再次回顾辛亥革命,对这次革命同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关系加以剖析,既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又为我们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这场革命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第一次剧变。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四个创新";也有失败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四个未变"。同学们可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评价辛亥革命,从历史的回音中汲取"资政鉴今"的智慧和力量,为承担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正>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是史学的重要功能,更是历史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很少观照史学"以史为鉴"的功能,导致课堂没有"灵魂"。本文以人教版《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说明如何让历史真正成为"一面镜子"。一、寻觅:挖掘辛亥革命的史学价值寻觅"镜子",需要厘清线索。人教版《辛亥革命》一课共三目:武装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如果按照文本的顺序,则是革命的过  相似文献   

13.
人的路,经常有岔路口。历史也是。历史中往往存在好些岔路口。之所以这样拐弯。而不是那样拐弯,往往取决于某些很偶然甚至很细微的因素。辛亥革命,烈度不大,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也最具变化的一个事件。整个的发生发展过程,充满了变数,面临多个岔路口。  相似文献   

14.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在政治,经济,思想,国际意义等方面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这四个方面谈及辛亥革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府。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吴志伟/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位于广州市北白云山南麓。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它标志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它也是中国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全面把握与辛亥革命相关的背景知识,还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适当扩展教材,结合相关背景知识,从不同视角审视历史,讲清史实,加深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的理解与认识,帮助学生更加完整地认识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8.
据光明网消息,时值辛亥革命110周年,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位于福州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里的福州市辛亥革命纪念馆也迎来了众多游客。他们来到此地共同缅怀辛亥革命志士林觉民。一直致力于研究辛亥革命中福州人的贡献的福州学者黄维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尤其是革命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发生,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相结合的新篇章。文章从文化、主体、教训和道路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在辛亥革命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中国实际的结合,并对这一历史史实进行述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更加彰显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胡先生,您是史学界中的老一辈学者了,您从事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特别是在长期的辛亥革命的研究中,做出了丰硕的成果。您长时期在清末民初这段历史与社会的研究中,潜心钻研,深入探索,在一系列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受《历史教学问题》之托,想请您谈一谈个人的学术历程和治史的体会,一定会对年轻一代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