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青青♂小草:我认为科学课备课时首先要准备的是,1.备学生:了解学生。2.备教材:研读教材。3.备活动:设计活动。4.备器材:准备器材。5.备教案:书写教案。一、备教材河马:首先,备教材是我们最熟悉的,是不是先谈谈自己的经验。大家就这个话题说说自己在解读教材方面的好方法。青青♂小草:我备教材是三读:一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再读教材,体会编者目的;三读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华北明珠:我们要根据不同班级和季节情况,在备课时灵活的处理教材!吴王不凡:备教材,我觉得关键是如何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河马:我常常是先寻找教材…  相似文献   

2.
一、课前准备,意在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1、备课:要备好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教材和学生。备教材:在理解、分析、处理好新教材,写出实用教案的同时,要研究、搜集和处理好五点相关的问题:①新旧知识的联系;②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③教材的内化;④学科间的渗透、融合;⑤渗透思想教育和创新求异的思维能力。备学生:主要有三点:①关注班内每一名学生,把爱和情献给每一个孩子;②备学生原有的知识,备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智慧,备学生的情感(对教师、对课程喜欢与否?);③备学生层次(异步教学),使不同的学生的同一环境下有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课前教师为上好课而进行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就是备课。要备好每一节课,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备教材”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教"最终要落实到"学",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不管我们追寻什么样的教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关注儿童的发展总是我们永恒的价值追求。教在儿童"学"的起点上,就是站在儿童的立场上,改变以往固定的思维方式,从儿童的角度审视教材,设计学习活动。设计教学,备教材与备学生,两者不可偏废。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教材成为教师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才是对学生最好的减负。那么怎样做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摸索与实践总结出一个经验即语文教学要在实上下功夫。实要从三个方面来做到:一、课前要实实在在备课备课不仅仅是写好教案,还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等。也可把备课简单地分为三个方面: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1.备教材。新学期开始老师领到  相似文献   

6.
要想上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教师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高质量的备课必须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自己。一、备教材备教材就是深入钻研教材。钻研教材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吃透《课程标准》对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传道、授业、解惑”呢?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一、既要吃透教材,又要了解学生。按照教育学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及课后总结等。备课,首先是备教材,对教材钻深、吃透。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明确教学目的,才能弄清教材的体系结构,才能把握住重点,寻找出难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符合教学大纲的标准,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备课,首先是备教材,其次是备学生…  相似文献   

8.
备课写教案应做到“五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提问设计,备板书设计。一备教材。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正确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疑点,以此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备课时教师还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心中必须明确教材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教材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所占的地位,避免教学  相似文献   

9.
要想让备学更有效,我们首先要从教材蕴含的意图入手。只有厘清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在备学过程中才能够有效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来安排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对于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在上数学课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怎样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备好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1.精心备教材。我们要理解每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备课要突出重点。在每节课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11.
备学生什么     
王林道 《教书育人》2000,(15):21-22
教师备课通常包括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媒体等。其中备学生一般指是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及思想状况。笔者认为仅此还不够,备学生还应包括备学生的心理状况、个性特长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等。 备学生的心理状况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一次借班上课,一进课堂半天未开口,一开口便出人意料地说:“同学们想不想喊一句?怎么样,让我们喊起来,喊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课堂上沉闷的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学生窃窃私语议论,但没有学生敢喊。魏老师微笑着充满真情地带头喊了一句:“我要给你们上好这节课!”下面掌声骤起。有的…  相似文献   

12.
编辑老师:您好! 平时我们备课注重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却比较忽视授课后的总结记录.为了更好地总结教学经验,应该如何写好教学后记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论述了要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机智,进而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是有效课堂的必要条件。有效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师自己、备方法、备导入、备提问、备语言、备教学具、备训练、备板书。一、备教材备教材本质是学习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对教材进行再生成。具体做法有:1酌情删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教学条件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2适度修补。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修补。3合理调整。调整顺序,前置或者顺延。4适当补充。进行内容拓展。注意这个调整必须在保证本课教学重点的前提下进行。备教材还要备思想道德的渗透问  相似文献   

15.
鲍利波 《考试周刊》2009,(49):71-71
“教师备课,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这是时时回响在我们耳畔的一句话。备教材。即研读教材,挖掘教材蕴藏着的意图。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是否真的弄懂了教材中的“每一个要求.每一个问题”呢?是否真的清晰地表达了教材所蕴含的意图了呢?下面我结合与张志虹老师同时处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一课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中,教师既需懂得教材,还需懂得学生。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习作教材的儿童化解读,用教学序列的修订、诗意命题的确立、儿童游戏的介入等方式,改造和开发已有的习作教材,使教材与儿童经验相连,成为儿童喜闻乐见的样式,从而使习作课堂成为亲近儿童经验、生长儿童经验的摇篮。  相似文献   

17.
备课通常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案。课本为一课之本,以备教材为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将"三备"融为一体,方可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陈丽清 《考试周刊》2014,(83):131-132
新课程标准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要求,为更好地达到标准的目标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是关键。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备教材、备学生、备软硬件、备教学法和备教学评价等方面归纳分析了信息技术课程备课包含的主要内容,以期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心理健康日益重要的今天,如何上好心理辅导课至关重要。作者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从备学生、备教材、备环境三个角度探讨了心理辅导课的备课艺术。论文从理论探讨延伸到实践操作,分享了许多可操作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所谓备课,就是备教材、备学生、备内容设计的过程。备教材,首先要收集有关资料,确定如何处理教材,采用何种教法;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现状、爱好、兴趣、知识水平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教什么、如何教,这样做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备设计,要精心设计教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