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开启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路径。西方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历史命运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思想支援;而20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变迁又促使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凸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开,这种展开对有效地批判形形色色的虚假意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论述了(一般)意识形态理论。在本质上,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整套思想体系,虚假性是其主体特征。《形态》基本上是在这层否定意义上来展开意识形态批判的,这层涵义一般被命名为意识形态的经典定义。《形态》的意识形态概念是复义的,之后马克思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世俗的经济生活,意识形态批判逐渐发生理论转向,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话语空间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理解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重要文本。只有在文本解读中,我们才能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批判性意识形态观的形成、内涵及其转变。在《形态》写作前,通过对已有理论成果的借鉴和政治实践的深入,马克思的批判性立场已经形成。在《形态》文本中,马克思重点批判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及其"统治阶级维护意识"的实质。但因为《形态》的重大缺席,意识形态的内涵开始出现从批判性到描述性、从否定性到肯定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对鲍德里亚的早期文本《物体系》的理解需要从对象、意指和方法三个维度展开。从对象维度看,《物体系》从功能之物、非功能之物和意识形态之物三个层面展开对“物”的分析和批判。从意指维度看,“物”的批判的深刻意指是历史与文化批判,最终是对人与社会的异化状况的反思、批判与拯救,其中心是意识形态批判。从方法论维度看,鲍德里亚通过将精神分析方法和符号学方法移用为《物体系》的意象分析方法和文本架构方法来完成其思想铺展。对象、意指和方法的三重透视是理解鲍德里亚此后其他重要文本的总钥匙,其后来的文本只是将批判对象由“物”的批判逐渐拓展为对生产、消费和符号的批判,从而构筑起宏大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批判体系。与《物体系》相似的批判意指和批判方法始终贯穿于鲍德里亚的其他代表性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国文的《改选》是“百花小说”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由崔道怡发现。发表于时由李清泉主持编政的《人民文学》1957年7月革新特大号的头条。这是一篇在编辑部里就刮起了旋风的短篇小说,被认为“内容尖新独特”,“最有分量”。“艺术上也相当出色”。小说发表后,在“反右”斗争中遭到了严厉批判,被认为是“恶毒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作品被打成“毒草”,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来看,这种批判开始是从他的浪漫主义诗歌创作中折射出来,在其发展中存在从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到科学批判和价值批判的有机统一的逻辑转换,这一转换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具有了科学的视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也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由外在价值批判为主导向科学批判和价...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意义上说,对于文化的批判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法兰克福学派是通过对科学技术和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来进行对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批判的.而对于科学技术或工具理性的批判始自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在阿多诺的《美学理论》中更是具体展开了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因此这两部著作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代表作.对其文化批判理论做简要的分析,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思想的火花散见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论住宅问题》、《资本论》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由马克思主义文本的深度耕犁的角度出发,对城乡统筹发展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与当代解读,我们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城乡统筹理论,是由概念、对立的产生根源、发展动力和实现道路所构成的严密、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经过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完善,已然成为当代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直都是理论界关注的学术重点。《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创立时期的重要著作。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这里已经从一个纯粹的哲学概念拓展为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宏大而又深邃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概念.意识形态概念的性质也由特拉西笔下的中性概念转变为否定概念,成为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是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批评的一个关键词,他曾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文化分期,这种文化分期有他对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在他看来,现代主义所处的文化语境已显示出由现代走向后现代的历史必然,他对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也是他文化史分期由现代到后现代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据,对此的探索是本文的主要立足点。  相似文献   

11.
自1932年首次公开发表以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而由《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一直被看作是马克思最具原创意味的哲学思想。然而,通过深入到马克思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提供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语境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语境的分析.就会发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而由《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总论”。  相似文献   

12.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激烈地批判了当时德国哲学界各种形形色色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虚假性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宗教性、颠倒性、阶级性是它的三个具体表现.同时,马克思站在新唯物主义历史现的立场,科学地阐释了意识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现实基础.最后提出了克服意识形态虚假性的基本途径,确定了科学的共产主义意识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道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是人们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竞技体育呈现出职业化、市场化格局,但体育道德缺失问题却日益突出。兴奋剂、黑哨事件被频频曝出,这不单是对国际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也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事业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瓶颈。由杨其虎著的《追寻竞技正义:竞技体育伦理批判》(中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一书,以正义为基点,对竞技体育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该书认为,竞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他文本中对意识形态本质作了重要阐述,由对"虚假意识"的批判,到意识形态的经济根源性、阶级性分析,再到"商品拜物教",都反映了他们对意识形态的本质认识。这对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立场,自觉加强意识形态领导权,正确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相似文献   

15.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第一次清算以往青年黑格尔派,建构了科学的实践观点,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所以被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最具特色和决定意义的理论成果,更加启发了当代理论界的诸多思考,至今仍然引发人们不断求索。为此,有必要探讨《形态》中的基本思想,分析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结合现实阐述唯物史观的理论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意识形态批判和商品拜物教批判是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三个组成部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主旨,就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悖论——在促成人的解放的同时造成了人的物化,在促成人的独立的同时造成了人的孤立。资本主义发展悖论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意识形式内在悖性的逻辑展开,是马克思开展意识形态批判的着力点。超越资本主义发展悖论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是社会主义进行意识形态创新和批判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无意重新界定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而是从理论批判和体用分析两个维度,论证了意识形态在理论上是发展而不停滞的,在现实性上是实用而不抽象的,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路做出新的理解和说明.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继续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哲学基础——唯物史观,开辟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另一个领域——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并着重分析意识形态"替身"——拜物教,指明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是意识形态批判走向现实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中,哲学方法论的变革和意识形态的建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德法年鉴》时期的两篇文章中,马克思实现了对自己哲学出场路径的转换、资本主义抽象统治的祛魅以及对人类解放历史任务的明确。与此同时,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具有“原则高度”的建构也蕴含其中。《<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初步确立起宗教批判——制度批判——副本批判——原本批判的意识形态批判程序,和以“实践”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研究原则,这二者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研究的基本方法;《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一种涵盖了宗教、政治、哲学、经济等多重形式的全面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的丰富维度已然彰显;此外,马克思还对如何实现人类解放进行了初步探索,而这一工作可谓是马克思超越意识形态的“前奏”和“导论”。  相似文献   

20.
《古船》:当代家族叙事的经典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史上,《古船》既继承了现代家族小说批判家族制度与伦理的启蒙传统,又走向了对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叙事传统的超越.它由对贵族家庭日常生活的叙述转向对革命集体主义家庭的关注,由对家长专制弊害的揭示走向对封建式族长专制造成的乡村历史悲剧的批判,审美情感由激进的抨击、感伤式的眷恋走向博大的人性悲悯,以其独到的思想深度与艺术独创成为当代家族叙事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