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文性是音乐课程的重要性质之一,文章通过对音乐教育缺失人文价值的内在原因分析,找出音乐教育中人文目标的理解偏差、教学实践对人文价值的忽略以及教师缺乏人文教育意识和责任等问题,从推进教育理念升华、发挥教师人文引导作用、编订具有人文价值的教材和教师用书三个层面阐释提高音乐教育中人文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语文作为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具有广泛深厚的人文内涵,承载着培养人、教育人、陶冶人的任务,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材中精选的每篇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塑造的最佳蓝本,语文教学应该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学生充分体验生命的快乐,展示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学生构筑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新课程标准,必须把握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语文课程人文内涵的认识具有教育的实际操作价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内涵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形态。小语教材人文内涵的特质主要有“人的自我意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三大类;具体则可分为“献身人类与科学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表现爱国爱乡情感”、“讴歌人类智慧”、“关爱之心”、“表现正直、宽容、幽默……良好个性品质”、“对生态环境的关心爱护”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彼此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汉语言文字的意合性,决定了具有多元智力的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反映是多元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文本原先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是其原生价值,文本一旦选人教材,它就成了学生学习阅读的客体,其传播信息的价值才是教学价值。以往的教学拘泥于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而忽视解读过程中产生的文本的潜在价值,那是资源的严重浪费。据此我们认为,教师要指导学生研究教材,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选取不同视角去挖掘教材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语文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教育部2000年3月正式颁布的新误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观念、人的本质力量的论述,从教师、教材、学生这三个方面论述了语文教育应该是人的教育。这种人的教育应该体现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的动态关系中,应该具有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并体现人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人文性是一个非常泛的概念。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人文性是其非常注重的。语文教育人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注重学生的情感熏陶,塑造健全的人格。第二,关注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第三,尊重个人情感。语文教育人文性要求工具因素和人文因素要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语文课上能够感受人文关怀。本文主要以苏教版教材为依据,阐述了高中文言文教学注重人文性的必要性、文言文教学人文性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体现以及苏教版高中文言文教学人文性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放在了突出的发展地位,这是对传统教育漠视人的存在、否定人的个性的否定.这在日益重视人的价值地位尊严、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内容,挖掘这些人文教育资源,加大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力度,对于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德育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此乃德育本体价值;德育的人文价值对人具有不可或缺性,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条件,此乃德育的工具性价值;以实践彰显德育人文价值,此乃德育的认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图像系统是教材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材体现人文价值取向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指标之一。人教版三套必修教材,有大量的图群,配以相应的文字,组成蕴涵着丰富人文价值信息的图像系统群。通过对人教版3个必修教科书深入的人文价值具体内容统计与分析研究后,得出该套教材图像系统主要蕴涵着“美”、“真”、“爱”三个人文价值内容取向。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一探该版本教材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整合的状况. 一、语文教材整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意义 1.语文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人类文化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特质,人文性以追求真、善、美的崇高价值为核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为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它在培养人的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袁振国教授提出“要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学”。他特别指出,文科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此,在语文中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理念、人文情感、人文情操、人文情趣、人文情理等,合理地加以阐发,有效地加以渗透,适时“呐喊”,适度“灌注”,使人生得以充实,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无疑是语文教学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新教材编写和使用中,编写者和使用者必须重视对语文教材的本体研究,充分认识语文教材的本体意义,才能在编写和使用上实现真正的超越。1.语文教材的人文性人文性是语文教材的本质特点,它自身积淀的丰厚的人文底蕴使它更贴近人的心灵世界,更关怀人的自由想像、情感体验和精神交流。语言是语文教材的灵魂,而语言本来就是人类心灵的产物,与人类的精神成长息息相关。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人类创造的博大的精神文化多凝聚于语言之中,语言其实已经成为人类存在的美丽的精神家园。育人是语文教育的真谛,育人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同时也具有人文性,绝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关系。仅从工具性出发去处理教材,一味地练词语、练句子、练修辞、练层次划分。最终只会把教材变成技能的训练。使教材变成一幅冷冰冰、硬梆梆的面孔,把学生练成做题的机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仅依赖于词语运用、句子搭配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是人的思想修养和文化水平。因此,教师应以人文的视角正确处理教材。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素养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关系时,突出人是主体的原则;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以人各种需要的满足为最终诉求,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在人与物的比较中,突出人高于物、人贵于物的特殊地位,强调精神重于物质,人的价值重于物的价值,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而人文素养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养离不开优秀文化遗产的滋养,但文化遗产不等于人的精神,它需要经过每个人内在的辨别.吸收和转化.  相似文献   

15.
朱佩红 《学语文》2006,(2):2-13
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是“关注人文精神”。中学语文教材含有大量的人文因素,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和文化典籍。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掘其中的人文因素,以多种方式向学生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人的价值,强化生命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德。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文课程主要是挖掘课程中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发挥人文课程的特殊性质。人文课程倾向于以一个或两个目标为主:工具性目标,旨在发展部分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人文性目标,旨在增进学生的背景知识和形成态度,使学生能继承传统,增加和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普通人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对人的一种内在情感,是对人内在要求的指认,是一种社会价值。思想政治工作倡导人文关怀的实质是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人文关怀,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情味含量,在关注人政治素养提高的同时,还要着眼于情商指数、人性品格的培养,重视内在潜能的发挥和个体价值的实现。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新的历史时期,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价值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理解和掌握人文关怀的教育意蕴将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考视角。  相似文献   

17.
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和全面发展,必然会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教育又有了创造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互动共进的过程,是时代赋予人文素质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人文素质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与基本态度,是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撑,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语言是民族文化精神的直接反映,英语体现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宗教信仰等。可见,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通过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等方式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73):39-40
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强调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肯定人的价值,崇尚人格理想道德,向往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初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厚的人文底蕴,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而初中语文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大责任。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的人文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从阅读、写作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材必须兼顾工具性和人丈性,它反映出两种趋势:从突出工具性向突出人文性转变,侧重人支:打破传框架对语文教材的束缚,推陈出新。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两个全局性的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之间的张力;正确对待现代性这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