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中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将面临数学课程对他们的四次大的挑战,对每一次挑战的不适应,都可能使他们产生畏惧情绪,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在两极分化中成为被淘汰者。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四大难关:(1)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初一)(2)代数到几何的过渡(初二)(3)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过渡(初三、高一)(4)有限到无限的过渡(高二)  相似文献   

2.
一般地,中学生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将面临数学课程对他们的四次大的挑战,任何一次的不适应,都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教学的学习兴趣,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在两极分化中成为被淘汰者。这就是所说的四大难关。一“、四大难关”的成因立足于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四大难关”,教材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应该搞清各个“难关”的成因。对此作宏观分析,我们容易概括出下面三个方面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从算术向代数过渡,是学生认知过程的一次转折,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转变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用“代数的眼睛和耳朵”思考算术问题,充分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代数知识,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铺垫和渗透、拓展,提前孕伏,使学生的代数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相似文献   

4.
一、认清数学综合题的特点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想攻克数学综合题这一难关,首先就要了解数学综合题的特点.从内容来看,数学综合题大致可以分为代数综合题、几何综合题和代数几何综合题三类.它们大多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般地,初一学生在起始阶段将面临数学课程对他们的第一次大的挑战——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要求学生在强化数感的同时要尽快培养起良好的符号感,稍有不适便有可能使他们丧失对数学的学  相似文献   

6.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部分内容从基础知识上看,体现了数向式的过渡;从学生的思维上看,体现了直观形象思维向初步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深入探讨这部分内容的教与学,对搞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以及初中代数的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做好知识的衔接,抓好知识的深化“用字母表示数”初一学生已在小学初步接触过.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小学里接触到的是确定的、具体的、特殊的数,他们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从初中开始他们将要大量接触的是不确定的、抽象的含字母的式,其思维方  相似文献   

7.
国外有句谚语说得不错:“聪明人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在数学教学的某些重点、难点或关键处,教师清醒、风趣地装一装“糊涂”,故意将学生思路引入到他们很容易误入的歧途,使其在学习、探索中“摔跤”而留下深刻教训,往往可以较快地攻克教学难关,收到极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学生从小学升到初中,对于数学学科,内容上需要经历从算术到代数、从常量到变量的变化;思维上需要经历从直观形象到抽象的变化;表达上需要经历从“合理解释”到应用学科系统理论进行演绎推理的变化.这些变化无论是从学科角度还是从认知角度都是大跨度的,因此做好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的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本人在“俯身”过渡、基本思想过渡、双基过渡、推理过渡等方面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9.
初中代数两次质的飞跃贵州省瓮安一中周承欢从算术数发展到有理数,又从有理数发展到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初中代数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两次质的飞跃,也是初中学生学习代数的两大难关.教学时,教师怎样引导学生突破这两大难关呢?一、由算术数到有理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用字母这种特殊的符号来表示数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次飞跃,人们从用字母表示“特定的数”发展到有意识地“用字母表示数”足足经历了1200多年。对学生来说,字母表示数足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转折点.是他们认知发展中一次重要的跨越。以此为分水岭,学生在思维方式上逐渐从算术思维走向代数思维,  相似文献   

11.
从算术数发展到有理数,又从有理数发展到用字母表示的代数式,是初中代数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两次质的飞跃,也是初中学生学习代数的两大难关。教学时,老师怎样引导学生突破这两大难关呢?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需要学习代数学吗?(必要性问题)小学生能够学懂代数学吗?(可行性问题)学习代数学到什么程度最有益于他们数学能力的发展?(课程问题)什么是适宜于小学生的代数教学法?(教法问题)这些问题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引人重视。不久前,看到了第三届“从小爱数学”竞赛试题,觉得很受启发。本文想借此初探小学代数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代数”一词是怎样来的?你知道“代数”这个名词是由谁最先提出和使用的吗?这还得从很久以前说起.公元25O年,古希腊杰出的数学家刁藩都发表了《算术》一书,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学符号,当时“代数”这个名词尚未出现,这本《算术》实际上是研究数的运算以及方程的“代数”.中国对代数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贡献.早在公元一世纪,我国古代数学的代表作《九章算术》中就有一章是专门讲方程的.我国还是提出正负数概念和运算法则最早的国家.到公元10世纪,我国创立了“天元术”,能解较高次的方程.公元830年左右,阿拉伯数学家花拉…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部分:数与代数、空间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课题学习”作为初中数学四大内容之一,是新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课题学习”是针对实际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采用课题的形式,让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以及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5.
徐文清 《中学教育》2004,(11):49-52
对于普通中学而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作为一个群体都客观存在,如何结合学困生的成因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他们克服学习数学上的困难、消除厌学情绪,使他们真正愿学、会学、学会,是贯彻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困生”最为缺乏的是学习动力。因此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理应成为我们数学教师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那么“学困生”的成因是什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策略又如何?本文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数与代数是初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实数、整式和分式、方程和方程组、不等式和不等式组、函数等知识,也包括与这些数学知识相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自学本单元时,主要学习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数与代数领域内容标准解读提纲(本书第43页。)1.充分认识数与代数内容的教育价值本书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数与数学符号构成的数学语言,以及方程、不等式、函数这样的数学模型。使学生从“数学语言”和“数学模型”这两方面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客…  相似文献   

17.
安丘市实验小学在进行应用题教学专题研究中深刻地认识到,应用题实际上是数学概念、公式、法则以及几何知识、代数知识、统计知识等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而数学概念、公式、法则以及几何、代数、统计等数学知识,都是从实际生活、生产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数学教学实际是经历了两次“翻译”过程,即把生活问题“译成”数学问题,再把数学问题“译成”生活问题。前一次“翻译”是概括数学知识,后一次“翻译”是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这两次“翻译”是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的。应用题教学属于数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如果在整个数学教…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完成了数的基本运算,初步尝试了用代数方法解决有关问题的优越性.由算术到代数的跨越是数学的一次飞跃,用字母表示数把人们领进了色彩斑斓、充满神奇的数学王国,有人说“算术是智者的游戏,代数是懒人的算术”,这并不是说代数不用脑子,而是说,解决同样难度的问题,代数方法常常比算术方法容易:例如:  相似文献   

19.
一、数学综合题一般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初中阶段,数学综合题则涉及到初中代数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多方面的知识,只有熟练掌握并注意适时、灵活、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才能突破求解综合题的难关.有些综合问题,往往是由几个知识点或由几个常  相似文献   

20.
陈省身(1911.10.28—)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曾应邀三次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演讲,曾获得世界上最高的数学终身奖———沃尔夫奖,他在几何界的地位,已直追欧几里得、高斯、黎曼和嘉当。下面的言录选自《陈省身文集》(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一、数学的伟大是不可想像的“从一条狗、两条狗到1、2、3,从1、2、3到x、y、z,便看出代数的力量。……没有复数,便没有电磁学,便没有量子力学,便没有近代文明!数学的伟大是不可想像的。”“数学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的发展能同其他科学联系,是人类思想的奇迹。”“数学的一个特点,是有许多简单而困难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