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度是能够及时发现、判断新闻是否有价值的能力。有人称,新闻敏感度是新闻的"眼",其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记者的新闻敏感离不开政治敏感,没有政治敏感的编辑记者很难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本文就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问题展开探讨,并针对如何有效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度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一种必要的素质,新闻敏感决定了编辑对新闻的采用以及上传起到了决定性因素,而且决定了新闻的意识和知识的分布(1)。"我认为,新闻的发布,记者必须先按事件的敏感信息的理解和信息传播服务的意义。广播新闻外宣工作要求广播新闻记者首先要有敏锐的新闻触觉和新闻敏感,善于运用好新闻敏感来采制的广播新闻,这样才能够让上传外宣平台的广播新闻抓住上级新闻编辑的眼,震撼听众的心,从而在新闻广播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称职的新闻编辑记者,拥有极高的新闻敏感度能够帮助记者及时发现并判断手上的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反之,没有新闻敏感度的记者很难挖掘出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而政治敏感力是编辑记者能够在激烈的新闻行业中立足的基本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力呢?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面对同一新闻资源,为何有的记者就可以大浪淘沙火眼识金地掘出宝藏、捉到鲜鱼呢?而有的记者却对此熟视无睹、无动于衷而让人扼腕叹息呢?这主要取决于记者对这一新闻事件有无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判断和实现有价值的新闻的能力,是新闻传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它是新闻传者  相似文献   

5.
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锐性 在新闻实践中,政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可以说是一个记者、编辑成功的必备条件,而政治敏感直接影响着记者、编辑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能否抓住要害,能否把握全局、预见未来,能否抓住有本质特征和规律的东西,能否形成高人一等的报道思路,抓出有深度、有力度的好新闻.政治敏感需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强化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是衡量记者(通讯员)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对产生新闻条件的认识、判断和预见的能力,是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中所具备的有新闻价值的事物识别和选择能力,是记者(通讯员)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体现.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通讯员),是不会挖掘出有份量、有价值的新闻的.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培养新闻敏感,首先要培养高度的政治敏感,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就等于没有灵魂.新闻敏感是政治敏感的统帅、继承和发展.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政治背景中经过选择报道出来的.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通过新近发生的事实,从政治思想上引导群众.因而,作为新闻的作者,一定要熟悉国内外的政治局势,牢牢树立全局观念.全局意识,然后衡量各种客观事物,从中选择出有政治意义的新闻.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一篇新闻稿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政治敏感具体指的是能够迅速洞察问题本质、判断问题利害、把握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对于编辑记者而言,其政治敏感性的强弱会直接体现在对新闻敏感度的强弱上,从而对新闻质量造成影响。当前,许多新闻报道所存在的问题均是由于编辑记者的政治敏感性较为缺乏引起的,成为整个新闻业应该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国家,干新闻工作,当记者、做编辑,应当具有政治敏感、新闻敏感和语言敏感。政治敏感,反映着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人群关系的把握能力;新闻敏感,表现为对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新近发生事实的捕捉能力;语言敏感,体现出对人民群众鲜活语言的吸纳能力。这“三个敏感”,“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编辑要进一步增强防差堵错的职业意识 防差堵错是力保新闻的正确性与准确性的重要环节。差错问题,既是一个关系到新闻机构声誉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除了要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记者和编辑应不断增强防差堵错的意识,努力提高防差堵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干了三十多年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当过编辑,许多年间还是采编合一,如果说有什么体会的话,我觉得当编辑应抓好三个“五”,即当“三五”牌的编辑。 一、编辑工作应把好五个“关”: 第一,要把好政治关。把好政治关是新闻编辑的首要任务,新闻工作要正确引导舆论,必须讲政治,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价值的发现、鉴别和判断的能力,也称新闻嗅觉或新闻鼻、新闻眼。它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是记者发现新闻线索、写好一篇新闻的先决条件,是采访的基本功。有了较强的新闻敏感,记者才能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和捕捉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新闻时有发生,如何能快速捕捉到新闻线索,这需要记者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是指记者寻找、捕捉、判定新闻价值的自觉意识,是一种职业敏感,也是一种顿悟性思维活动,是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现如今,信息爆炸时代,新闻竞争意识、新闻策划、新闻线索来源等,这些都离不开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某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记者、编辑、主持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提高有线电视新闻报道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当前新闻实践的过程和特点来看,电视记者需要强化三个方面的新闻意识,也就是政治意识、精品意识和群众意识。一、牢固确立党性原则,强化政治意识。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责任,具有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队伍。”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的新闻队伍,是时代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愿望,是提高报纸质量和宣传效果的可靠保证和根本出路。 编辑工作做为报纸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质量和水平取决于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编辑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编辑本身的基本素质——政治意识、业务能力和人格修养。 强化四种意识 提高编辑水平 报纸编辑工作作为一个过程,它贯穿着报纸组织报道的始终。与记者工作相比较,编辑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工作对象是稿件,其任务是对报纸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总体设计,并通过对稿件的选择、修改和编排,把好的内容,通过好的形式,组成好的版面奉献给读者。因此,报纸编辑素质的提高,必须强化四种意识。 引导舆论意识,众所周知,新闻的重要功能就是引导舆论。怎样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就要求报纸编辑具有强烈的舆论引导意识,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党和国家的大局,时时刻刻装着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积极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强化舆论引导意识,需要编辑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编辑实践中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原则,坚定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6.
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表现在,眼尖、鼻灵、腿勤、有心、用心等多个方面。提高新闻编辑记者的新闻敏感性需要做到,培养记者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拓展新闻编辑记者的知识领域、培养记者的新闻发现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一、把握全局、提高政治敏感。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与综合体现。就新闻工作的性质和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来看,侧重点显然在政治方面。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要培养新闻敏感,自然要重点在政治敏感上下功夫。记者的政治敏感,集中表现在对政策和情况的掌握上。记者既要明确当前党和政府抓的问题是什么,同时,还要了解外地、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的动态和情况。即要吃透“三头”:上头、下头、外头。 二、对工作要有激情,有责任感。一个工作懈怠、爱应付了事、没责任感的人是难以有新闻敏感的。相反,记者有高…  相似文献   

18.
周新菊 《视听界》2001,(5):22-22
在新的形势下,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要在观众的心目中牢牢地占居一席之地,除了电视台要有一支精干的记者队伍外,还需要有政治素质好、精通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的新闻编辑来当好内当家。具体说来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政治敏感作为一个新闻编辑,每天要接触各类报道。从内容上来讲,包罗万象;从形式上来讲,有系列报道、现场报  相似文献   

19.
办好报刊、通讯社,重要一点在于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好的编辑、记者队伍。而提高编辑、记者的政治、业务素质,重要一点在于培养、增强他们的宏观意识,即把握大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记者的政治自律?即自己来掌握报道的尺度和口径。 新闻报道中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是对记者、编辑提出的一个较高的标准。而对作为一个行业的新闻来说,客观上还存在着对从业人员的强烈约束。这便产生了政治自律的问题。新闻的所谓政治自律,从大的方面而言,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框架下,自觉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主动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从而在国家的整体事业中发挥出新闻的独特作用。 政治自律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接触到的实践课题之一。记者、编辑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政治意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高限的,即在理解了政府对新闻所起的重要影响作用后,揣摩来自中央和上级有关各部门的精神,自觉地从政治角度判断事件的内容、获得新闻采写的“命中率”以及在社会上的轰动效应。另一种是低限的,主要即记者、编辑都必须知晓工作纪律上有哪些政治性的限制,在采编业务的前期操作中按照一定的限制做通常所说的“把关”工作。分而言之,记者是以主动采写稿件为职业的,因此,一般被要求必须知晓政府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而编辑大多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