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娟 《新闻窗》2012,(3):115-115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随着电视节目的多样化,各种类型的专题节目,在电视台或者电视网络上播放,效果如何,除了编导的前期采编,播音员对于专题节目的配音效果,也是整个节目最终效果和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玲  金威 《新闻传播》2005,(1):63-63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新闻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新闻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现代传播已进入“受众中心”时代,“受众意识”日渐体现在广播节目中,各媒体在对受众口味的揣摩中不断改革发展.广播节目在与报纸、电视、网络的对局中,如何在提升节目品位上下功夫,做到节目差异化生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2006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快速成长,引发了国内民众空前的投资热情.他们对于理财知识与信息的渴求也催生了媒体的财经节目热。在历经了娱乐选秀类节目的潮涌潮落、“品质提升”成为2008年国内电视媒体的关键词之一后,财经类节目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众多电视媒体培育的着力点之一。2008年改版计划书上,不少媒体都亮出了开办“财经类节目”甚至打造”财经节目带“的构想。为此,策划人和编写者搜索了国内外的财经频道及财经节目.从节目编排、节目形态等方面,对现有的财经类(包括致富类)节目进行研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孟亭 《新闻实践》2013,(8):63-64
作为典型的“主持人型”媒体,广播媒体的品牌某种程度上是构架在节目品牌、主持人品牌之上的。电台名嘴成为广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任何一家强势电台都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脱口秀节目及极具影响力的主持人。那么。广播脱口秀节目主持人何以征服万千听众?一家电台又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脱口秀主持人呢?  相似文献   

6.
董枫  曾彤 《视听纵横》2004,(5):109-110
进入21世纪,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广播作为相对弱势的一种媒体,在节目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平民意识,是广播增强竞争力、扩大影响的一项利器,而“以人为本”的重要基点就是在节目中贯穿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竞争日渐“白热化”的背景下,全国有半数以上的电台经营困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广播节目质量偏低。笔者结合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广播节目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频率和节目,做到新闻节目民生化、文学节目原创化、经济节目资源化,节目形式时尚化、灵活化、延伸化,以此在频率及节目设置、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广播节目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8.
倪瑜 《新闻记者》2006,(12):34-35
在激烈的传媒竞争环境中,“互动”业已成为媒体争夺受众的生存之道。在媒介“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受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更是消费者,受众就是媒体的“上帝”,谁能争取到越多的受众,谁就能够生存下来。广播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等方式调动受众直接参与节目;电视可以邀请观众参加节目录制的全过程。进行现场互动,屏幕下方“移动用户发XY到8888。联通用户发XX到9999,赢取千元大奖”的字幕也是越滚越“火”:网络更是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在互动上占尽优势.  相似文献   

9.
媒体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媒体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盘点2006年的中国媒体,人们不难发现一个变化,娱乐化趋势速度明显加快。“超女”仍然继续,“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等新的电视选秀节目风起云涌;除此之外,网络、报纸等其他媒体也显现出更为明  相似文献   

10.
杨青山  李霞 《传媒》2016,(8):72-75
自媒体节目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然而,宽松的网络环境、较低的制作要求,使自媒体节目“草根”现象严重,节目的制作、运营水平良莠不齐,同质化竞争及营销策略的欠缺,使得大量节目夭折.尤其是我国的女性节目,边缘化现象明显,而且很多节目因为经营不善而难以为继.本文从自媒体营销策略的角度出发,以女性节目《彬彬有理》为例研究其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媒体节目运营需要互联网思维,并尝试着总结出几条有益的营销策略,供当下自媒体女性节目运营参考一二.  相似文献   

11.
节目创优创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媒体的生存。电视传播领域严重的“结构性过剩”现象和“节目大量同质重复”现象把今天的电视观众折磨得心理上焦,感情上烦,手里的遥控器不停地转换频道,选择节目表现得十分挑剔。电视收视市场上不仅是货比三家,而是货比几十家。因此,任何电视媒体,无论规模大小,必须坚持节目创优创新,方能争得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2.
陈章华 《声屏世界》2003,23(7):36-37
“二五普法”时期(1991年———1995年),法制类专栏节目开始在电视媒体中初露头角,至“三五普法”时期(1996年———2000年),该类节目在全国迅速升温、普及。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这一非黄金时段的法制节目,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成功开创了中央电视台新的收视高峰段位,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观众。各地电视媒体中诸如“法制经纬”、“法制视野”、“拍案说法”、“金剑之光”等等,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应该说,“二五普法”时期的法制节目大都带有遵命行事的意思,政府部门为了普法的需要,要求电视台提供一个窗口,使普法宣传的形式…  相似文献   

13.
周吉士 《视听界》2002,(5):24-25
近两年来中国内地荧屏上谈话节目如潮如涌,几乎每一个电视台都办起了谈话节目,内容有新闻评述类、情感生活类、法制教育类、科技知识类等等,几乎是人间万象无所不能拿来入“戏”。现在电视媒体为什么热衷于办谈话节目呢?一则是为了赶潮流;丰富自己的节目品种,二则认为做谈话节目比起新闻节目或综艺节目来要显得省事、省钱,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  相似文献   

14.
随荷21世纪的到来,我国已经提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目前,许多广播媒体都开设了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专题节目。那么,在老年节目日益增多,老年人收听广播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如何使老年节目“与众不同”呢?  相似文献   

15.
刘凤至 《传媒》2019,(16):57-59
当前,媒体融合趋势不断加深,新颖多元的网络节目层出不穷,“草根”主持人大量涌现,为主持人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媒体融合环境,主持人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在传媒行业以及节目中的角色定位,重新理解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将“融合思维”贯彻到工作中。同时,不断拓展自身技能,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提升新媒体素养,创新主持风格,建构有沉浸、有辨识、有力度的主持格局,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打造融媒视域下的精品视听节目。  相似文献   

16.
李影 《东南传播》2022,(6):122-125
在大众触媒习惯改变、财经节目受众不断扩大的双重因素驱动下,财经节目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呈现大众化传播的取向。在数字媒体不断蚕食传统媒体地位的同时,也给传统媒体节目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所谓危机危机,危中也存有“机”,这个“机”就是:如何在数字媒体时代,让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硬核财经,成功实现“软着陆”。这是传统财经节目发展的必然,也是传统财经节目想要在数字媒体时代延续生命力、成功转型的一个方向。诚然,在实现财经节目接地气、大众化传播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平衡大众化与专业性,是值得行业思考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当前国内财经节目大众化发展思路进行简略分析。  相似文献   

17.
柳艳辉 《传媒》2009,(3):74-75
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听众、观众之间感情和信息交流的桥梁纽带。由此可见,节目主持人不是一个简单的“传声筒”、“播音器”,而是媒体最积极的传情达意的角色,是媒体联系观众的桥梁。这就要求主持人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李韵明 《中国广播》2004,(10):18-19
时下无论您在神州大地何处打开收音机,南腔也好,北调也罢,医药保健品咨询类的广播讲座可谓无处不在。南方称之为“坐堂”节目,北方谓之“医药咨询坐台”节目,我称之为“广播医药保健品专题讲座”(简称“医保讲座”)。这类节目,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迅猛地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广播媒体,使其成为一种广播所独有的节目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施媛媛 《新闻传播》2009,(12):89-89
大丰是一个农业大市.广播节目的受众大军主要是农民。那么,作为广播媒体,在对农节目宣传上有着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节目制作成本低、频率覆盖范围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可是,一直以来,在网络和电视等强势媒体的竞争下,即便是在农村,广播仍然受到农民的冷落。所以.如何提高广播对农节目收听率.使农村广播节目获得更广泛的听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面,以我台改版后的《乡间回响曲》节目为例,谈谈对提高对农节目广播收听率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0.
在电台众多的节目里,广播评论能鲜明表达对各种新闻事实的立场和态度,是广播电台的“旗帜”,是“号角”,是“灵魂”,是真正代表广播电台自己的“声音”。然而近年来,广播评论在广播媒体中的地位逐渐被弱化,一些地方电台鲜见真正意义上的评论节目。因此,广播电台加强自己的“声音”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