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的过程,从而引出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离子。本课难点比较集中,有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离子符号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等。这些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化学微观理论教学 ,学生的理解往往因抽象而感到困难。我设计和制做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第一课时的教学课件 ,教学效果甚佳。一、生动风趣的新课引入 ,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计算机 ,课件配音 :同学们知道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因此 ,相对来说 ,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 ,电子就是在核外的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这就如同一座一百多层的摩天大厦 ,原子核就相当于楼体中间的一个小小的门把手。屏幕上随着优美的音乐…  相似文献   

3.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质子、中子、电子,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学习原子结构的知识,不但要掌握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排布,还要善于总结其规律。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在物质结构部分出现了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中考题,要求知道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熟悉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掌握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密切关系.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难度不大,现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原子结构是化学的重要知识之一,也是高考命题常考知识点之一.掌握微粒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核素、元素、同位素等有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下面就原子结构涉及的重要知识和重要考点进行举例分析,以期同学们把握考点,掌握相关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一、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2.了解元素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1.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7.
张永久 《教学月刊》2005,(4):30-31,43
本考点涉及非常基本的知识,覆盖面很广。从高考的层面讲,可以从许多知识点切入这块内容,故每年高考中其重现率相当高。具体地说,命题的流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原子或离子的基本结构。二是常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及其性质递变规律。三是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其位置、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知识梳理本专题内容体现的课标内容:1.理解元素的含义,认识同位素的应用。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3.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4.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  相似文献   

9.
本专题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晶体结构四部分。重点是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原子结构和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及金属晶体。这些内容涉及面广,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应用广泛,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尤以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和周期律及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的应用考查得最为频繁。作为基础学科知识内容考查的依据,以上所列的知识点在近10年来的化学高考命题中呈现率达90%以上。在临考的复习中应一一对照来巩固相应的基础,如果某些点的认识不够,建议重温相应的教材和教辅资料,确保该内容有较高的得分率。  相似文献   

10.
龚德昌 《广东教育》2007,(12):40-42
知识梳理1.原子结构2.元素、核素与同位素(1)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11H、12H、31H就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3)同位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如11H、12H、31H三种核素均是氢的同位素。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原子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原子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可表示为:电子层(n)1234567符号K L M N O P Q能量大小EK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