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辉 《辽宁教育》2014,(5):48-49
正以讲教育故事为内容的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学反思的新形式,教师通过最深刻、最难忘、最有意义的教育教学故事的描述,折射出这些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以及价值。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积极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充实自己,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笔者认为,教师写教育叙事与反思笔记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育叙事是一种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教师在教学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的教学反思形式,以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为主要内容。它传达的是教师真实的声音,是对教师日常教育的真实写照。笔者认为,教师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利用教学反  相似文献   

3.
教育叙事是一个叙述、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一种研究方法.由此可见,叙事中要有反思,反思的过程又离不开叙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育叙事进行反思性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  相似文献   

4.
课堂故事,就是教师以叙事的形式记录发生在自己课堂教育教学实践生活中的各种真实、鲜活、发人深省的教育事件,通过对它的反思、理解和感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课堂故事要真实,切忌闭门造车、无中生有和弄虚作假。  相似文献   

5.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再加上自己的反思。这样使校本教研活动从“教育小现象”抓起,从叙述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和个人反思做起,逐步过渡到以案例研究为主,遵循“低起点,小步子,快节奏,高质量”的原则,不盲目攀比,好高骛远。从教学的小事做起,对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深入探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着力解决在…  相似文献   

6.
李洪兵 《考试周刊》2011,(74):192-192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我结合教学实践,就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的教学体会与各位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叙事不仅仅是讲故事,更是教育工作者在对教育生活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验、知识和意义的故事表达。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不再是别人研究的对象,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通过对教学事件的叙述表达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感受,反思教学行为,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发掘蕴含其中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进而发现和揭示教育规律与教育本质。在一份好的教育叙事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位教师敏锐的教育现象洞察力,看他是否用心地去品味教学生活,洞明、捕捉教学工作中有意味的现象和信息;可以看到教师灵活的教育合理行为抉择的应变力,看他如何在教学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性的情况,当具体的任务、目标、场景随着情况发生改变,在行为上作出灵敏反应、灵活合理的应对;  相似文献   

8.
教育叙事是一个叙述、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一种研究方法。由此可见,叙事中要有反思,反思的过程又离不开叙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教育叙事进行反思性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等。  相似文献   

9.
教师叙事探究属于教育叙事探究的一个类别,是教师"叙说"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个人化的教育、教学问题及解决过程中获得的种种经验,并对此进行深入反思.教师进行叙事探究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有助于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有助于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师要想让叙事探究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选择有意义的教育故事对其进行深度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解释性理解.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日益受到业内关注。这里的反思,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借助于学生、同事、各类专家及理论文献等媒介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和教育理念、自身素质的观察、分析、调节和评价的过程。它包括教学反思和自我反思。前者以个体教学为指向,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各具体环节进行反馈和调控,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及实践教学过程、学生评价和反馈等;后者以教师自身为指向,是教师对自身教育理念、教育责任感、合作精神、知识结构等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1.
教学反思意义很多:主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成长为"科研型"教师的必经之路、全面科学地进行反思的基本前提是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动态.  相似文献   

12.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叙事研究是将叙事研究法用来研究教育问题,即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参与科研、提高批判反思能力、增进教师合作,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除了外部力量的知识培训以外,其主要途径是通过自身的实践、研究和反思。教育叙事研究切入教师实际、贴近生活,关注日常教育实践与经验的意义,使教育科研回归生活本身。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叙事研究,我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好的方法和经验。本期专门编发的这组教育叙事研究的文章,目的是促进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学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达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教师进行叙事研究时,所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自己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发生的事件。通过叙述的故事,别人可以追寻我们的足迹,倾听我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数字故事讲述(Digital Storytelling,简称DST),是一种融合了数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的新型的数字多媒体叙事形式。这种情景化的数字叙事形式记录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是对传统文字叙述形式的一种有意义拓展。拍摄和制作基于课堂教学的DST能够丰富和提升教师针对自身教学反思的手段和方式,也有利于教师总结和发掘教育教学实践性知识,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超越经验:在自我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吕达  刘捷 《教育学报》2005,1(4):65-70
教师教育变革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日常教育生活之中,而提倡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强调的实践品格。教师自我反思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时限,需要教师们通过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理论学习、微型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建立档案等方式,来逼近教育实践,超越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现实。  相似文献   

16.
杨培永 《考试周刊》2012,(82):109-110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一直非常重视。教学反思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极为必要的,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进行教学反思来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本人对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的几点反思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叙事研究是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通过叙述故事,描述教师真实的教学生活,呈现特定情境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下的学生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意义分析,形成有关教学经验的“个人知识”,获得对教学活动的 意 义 理 解 和 解 释 的 一 种 研 究 方式。由于教  相似文献   

18.
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叙事记录了在教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反思、发现、改变和成长,为教师的研究生活提供了一种简单、直接、朴素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启民 《教育导刊》2004,(17):60-62
近年来教育叙事研究成为教育科研的新取向。教师叙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是教育叙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促进了教师的学习和反思,有利于更好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叙事研究?他们善于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意义何在?在撰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要努力避免那些误区?弄清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师正确有效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叙事研究:让沟通无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以教育教学故事为载体,通过与读者(听者)对话和教师自我反思,探索教师行动的意义。教师叙述教育教学故事的过程,也是教师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过程。因此,教育叙事研究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以书面为载体的教育叙事研究在对话的时间、空间和对象上存在局限性。中小学教师通常只能与校内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故事,但碍于利益关系和“面子”问题,叙事者与听者在对话时往往心存顾忌,导致对话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