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5,20(4):F002-F002
王家骐,江苏省苏州市人,1940年2月生,中共党员。1966年8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主任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是一个开拓应用技术,研制、生产光学装备的综合研究机构,创建于1952年,是解放后我国最早从事应用光学研究的单位。早期称仪器馆,1960年与机械研究所合并,定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长春光机所以应用光学、精密机械及光电仪器为主要研究方向。设有光学设计及检验、光  相似文献   

3.
人物简介:施正荣,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是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领军人物。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1 991年,以优秀的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2000年,回国创办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2005年,无锡尚德在美国纽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6):718-718
正相里斌男,汉族,1967年3月出生,山西万荣人,博士,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获光学博士学位。1999年6月—2005年2月历任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常务副所长(法人代表)、所长、所长兼党委书记。2005年2月—2006年7月历任中科院高技术局常务副局长、局长。2006年7月—2008年7月任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3月,在云南省发改委统一安排下由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启动云南省太阳能发电项目,云电投随即授权云南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筹建该项目,2008年8月底项目可研评审后即成立项目公司正式运作。石林云电投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由云南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4,(3):273-277
于 劲 男1964年1月生于长春市,祖籍江苏省常熟县。198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88年在该校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考取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机械制造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199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以客座研究人员的身份在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从事有关研究工作。在王大珩、张作梅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于 1 999年 7月 5日正式成立 ,该所是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 ,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长春物理研究所整合的基础上组建而成。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是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战略目标 成为相关领域内代表国家水平的研究基地。基础研究部分和应用基础研究部分要不断取得既有前瞻性和自主知识产权 ,又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达到国际水平 ;工程技术研究部分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为国家战略性需求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期刊出版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以来,积极承担基于网络平台的光学期刊集群化发展的改革试点项目,开展深入而细致的体制改革及集群化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学期刊联合编辑部改制成立了《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公司化管理结构,丰富了中国光学期刊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各项功能,尤其突出了平台的专业化服务功能,强化专业期刊集群化联盟特点,为构建专业化的数字出版平台打好坚实的技术和资源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希望以此为其他专业类期刊探索跨主管、主办、地域集约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潘君骅院士出生于1930年的上海吴淞,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仪器馆工作,1956年赴苏联留学,学习天文光学,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副博士学位,回国后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并立刻带动了中国光学加工与检验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大口径望远镜领域的突破。他长期从事光学仪器的研制、加工和检验工作,对各种光学非球面的设计、精密加工及检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提出了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的新检验方法;设计出多种大型远望镜和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设备;在研制中国大型靶场光学设备的过程中建立了一套重要的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解决了光学非球面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主持完成了中国和当时远东最大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开拓了中国的非球面设计、加工与检验新领域,为中国应用光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科技》2008,(2):F0004
青海省太阳能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青海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是专业从事太阳能、风能及其他节能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施工的综合性科技型企业,是全球环境基金/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REDP)首批入围企业之一,也是国内主要太阳能电源生产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专家简介:庄巍,持有理论物理硕士学位和澳大利亚南澳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Australia)MBA学位,2010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教授级高工;2012年入选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现任北京联星科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南京邮电大学产业教授,政协常州市钟楼区常委。曾长期供职于世界500强企业,在欧洲、香港半导体产业有十余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4):306-306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是由原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及合肥分院整合而成,是中国科学院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主要研究方向等离子体物理与磁约束核聚变,大气光学,纳米科技与材料物理,环境光学与环境遥感监测技术,强磁场科学与技术,离子束生物工程,应用激光技术,低温超导磁体和电力节能应用。机构设置设有20多个实验室,包括中国科学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通用光学辐射定标与表征技术创新实验室、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纳米材料工程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是我国老一代科学家王大珩、龚祖同、张作梅等人艰苦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科研生产基地.它的前身是1952年在长春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筹备处和1953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机械电机研究所筹备处.建所40多年来,经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取得了近千项科技成果;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分建了三个所(院),援建了四个单位.至今,已形成为拥有3200余人,各类专业科技人员配套,科研生产条件齐备,技术基础雄厚,光、机、电及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综合研究与开发的基地,为我国光学科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和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光学事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14.
早在1898年,夏威夷首府火奴鲁鲁博物院的创立者C·R·比肖普(Bishop)就曾提出过研究太平洋科学问题的建议。1907年“太平洋科学研究院”终于在夏威夷成立了。 1914年,英国科学促进会曾在澳大利亚开会。会上讨论了太平洋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问题。191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在旧金山开会,讨论太平洋科学研究问题。1916年,美国科学院在华盛顿开会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W·M·戴维  相似文献   

15.
以往研究考察了董事网络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但是没有探究董事网络影响创新投资的内在机制和路径。本文以我国2010—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基于风险承担的视角,探讨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董事网络的中心位置与中介位置对企业创新投资均有正向影响;风险承担在中心位置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发挥遮掩效应,在中介位置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网络的中心位置和中介位置对创新投资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网络,风险承担的遮掩效应主要体现在非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的网络中,而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仅体现在非执行董事网络中。本文揭示了董事网络影响企业创新投资的风险承担机制,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和董事网络治理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2005年12月14日之前,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除了太阳能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偏居于江苏省无锡市一隅的“海归博士“,悄悄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5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是中国科学院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直属事业单位(正局级),由总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长春光机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上海技物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上海光机所)和(成都)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成都光电所)组成。光电院于2000年开始筹建,2003年得到中编委正式批准。  相似文献   

18.
在2005年12月14日之前,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除了太阳能电力行业的专业人士,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偏居于江苏省无锡市一隅的“海归博士”,悄悄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5年。  相似文献   

19.
青海天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是专门从事太阳能发电,环保能源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于2001年纳入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执行单位。公司拥有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及博士,硕士多名,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经验丰富。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学科全面,结构合理,其中数人拥有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国家专利,从多人从事太阳能光伏技术事业十年以上,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12,(18):34-39
国家新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2年3月经国家科委组织论证,1992年5月正式批准组建。1995年通过国家科委组织的评委验收,并于同年底正式命名挂牌。新能源中心的依托单位是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现转制为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有限公司),上级主管部门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新能源中心以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和高效节能为主要研究领域。新能源中心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夫朗和费太阳能研究所、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丹麦理工大学、NESTE公司微化学实验室、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大学光电研究中心、德国宇航公司、韩国能源研究所、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等国际知名的太阳能研究开发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行学术交流和工业合作,取得了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