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农业保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持续增长,农业保险在我国显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从地方农业保险的发展来看,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制约其发展,应当及时解决。  相似文献   

2.
黄玉娟 《今日科苑》2013,(12):121-121
农业保险是运用保险制度,对农业风险进行管理的有效方式。发展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我国的农业保险不断发展壮大,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逐步发挥,得到了政府和农民的肯定,提高了保险业在三农建设中的保障能力。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农业保险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我们加以改进。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情况,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巨灾风险、保费补贴与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失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M-V偏好函数构造了满足农户和保险公司期望效用最大化条件的农业保险供需模型,考察了竞争性农业保险市场短期均衡的存在,论证了长期农业保险市场失衡是由于供给者考虑巨灾风险所致,而政府给予保费补贴有助于纠正农业保险市场失衡,但纠正的程度视补贴大小而定,以此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和实证对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及其他保险风险转移工具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夏青 《华夏星火》2013,(6):30-33
数据显示,2007—2012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由51亿元增长到240亿元,平均增速36%;承保主要农作物从2.3亿亩扩展到9.7亿亩,占我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目前我国开办农险区域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覆盖面从零起步发展到40%。同时,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增强,2007年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实行补贴之后,从6个省扩展到全国,品种由6种变成了15种。  相似文献   

5.
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之一,是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武汉城市圈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圈两型农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科学而合理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来支撑。通过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比较和国内试点模式对照分析,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农业保险创新改革模式及其建议:第一,政府全力以赴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第二,尽快出台地方农业保险规章条例;第三,吸收社会资本创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第四,构建特大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第五,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两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声音     
《华夏星火》2013,(12):7-7
“农业保险要‘以丰养歉’,要建立稳定的机制来以丰年的收入补充歉年的收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在谈到农业风险时如是指出。他强调.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三大风险.在当前我国推进农村工业化发展、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三道防线。对自然风险的防范要扩面,对市场风险的防范要补漏,对社会风险的防范要有政策托底。  相似文献   

7.
罗婷婷 《科教文汇》2008,(4):127-127,136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农业保险起步较晚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究其原因,其农业保险立法缺位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我国应针对现行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缺失情况,坚持正确的立法原则,逐步完善农业保险立法,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央财政将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我国《农业保险条例》也将会在今年内出台。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农业保险的改革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介绍了国外现行的几种农业保险模式,最后借鉴这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回顾了农业保险理论中市场失灵问题的中外文献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基础。认为以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及准公共产品性质作为农业保险市场失灵与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并不严密。本文从两个层面分析了农业保险所产生的外部性与准公共产品特性,并且提出,农业保险政策性补贴的理论依据主要在于:农业保险所需政策性补贴的额度取决于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与其他相关支农政策相比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数字     
《华夏星火》2014,(10):5-5
我国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面积已超出11亿亩 9月10日,《中国农业保险市场需求调查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承保主要农作物从2.3亿亩增加到11.06亿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4.07万亿元,向1.2亿户次的农户支付赔款759亿元。  相似文献   

11.
智慧农业发展双向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慧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我国刚刚起步,构建智慧农业驱动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政策、组织、资金、技术、人才是智慧农业主要驱动因素。通过在公共治理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构建智慧农业发展驱动模型,剖析其发展驱动的机理,进而构建政府和市场的双向驱动机制,即规划引导机制、平台汇集机制、利益分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政府为市场创新提供支持,市场主体创新推动政府智慧农业项目的实现,两者之间围绕农业产业链和项目进行双向互动。智慧农业发展双向驱动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机制,资源共享,利益分享,共同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相关扶持政策不完善,极大妨碍了政策效果的发挥,不利于促进我国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农业效益的提升。对此,需要重新审视和完善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扶持政策的作用机制。在政策资源分配环节应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加强政策的后续管理工作,以及利用中介服务组织和科研机构实现政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3.
包月红  赵芝俊 《科研管理》2019,40(12):163-171
摘要: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是政府保护和激励私人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2005-2015年间77家农业上市公司公开数据,研究了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农业研发投入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专利保护政策并未促进私人农业研发投入或者提高私人研发投入强度,而加计扣除政策则显著提高了私人的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通过设置专利保护和加计扣除政策的交互项,发现专利保护的增强削弱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溢入效应。本文结论验证了已有的部分研究结论,建议进一步完善专利保护政策,加强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广度和强度,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宋燕平 《科研管理》2008,29(3):159-163
本文认为农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提出农业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策略是以“需求”为中心,其侧重点分别是“技术”和“信任”,不同的农业领域应有不同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有机结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四川是农业大省,近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较快,融资需求呈增长趋势,区域金融对四川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依然存在金融支持不足,投入结构有待调整;市场融资不活跃,供需关系失衡;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针对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探析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发展模式,即:“政策投入引导+金融机构联盟”多元化主体投入模式;“政府+担保+保险+政策+金融机构”全方位风险保障模式;“金融工具+服务+平台+多重融资”一体化灵活资本市场模式。  相似文献   

16.
美国政府农业公共政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控制管理技能都属世界最先进之列,美国农业之所以成功,有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的因素,但更与经历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农业相关产业的组织结构、有竞争力的生产方式、积极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在对关键问题如农产品剩余、食品安全、支持与补贴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管制作用。对美国的重点农业政策进行理性的研究,对于优化我国的三农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两个大国间进行比较研究,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行的,但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必须研究不同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对农业制度的多方位影响。  相似文献   

17.
沈飞  周延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9):195-202
基于1475家微观企业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检验融资约束和环境规制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显著;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明显,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企业创新间起到促进作用,但环境规制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产权性质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有限,但对非国有企业创新水平提升显著.对此,应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法律制度;提升产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提高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环境规制的协调度;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市场的竞争力,激发国有企业研发动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化技术创新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有技术创新作支撑,即要求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由于资源环境市场失效、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旺及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等因素的阻碍,生态化技术创新面临困境,本文提出要联合市场、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公众及国际合作等多方力量及各自作用机制来推动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化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明显,包括地域性特征明显、基础性与公益服务性突出、转化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不确定性和风险大、转化受体类型多样、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存在现象的独特性等。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包括:成果的源头产出与供给不足;转化率不高与市场交易不活跃;成果产出主体从事转化的动力与能力不足;成果转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适应市场机制的专业化服务性中介队伍;转化受体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依赖性和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法规制度的设计不健全等。文章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对策,包括: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源头产出与供给能力;鼓励和发挥多种主体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承接成果转化的积极主动性;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和制度设计;加强服务性中介队伍建设,拓展并完善投融资渠道,构建信息服务平台;重点推进若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体系建设与领域方向发展;以辩证、系统、开放的观点与态度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东伟  朱润身 《科研管理》2006,27(3):141-145
本文针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推广各主体的价值取向,探讨了经济转型期农技推广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最后提出了改革和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