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圆柱的体积。二、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引出新课。提问:(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体积?(2)怎样求圆的面积?它是如何推导的?这些知识与今天学的新知识有什么联系?我们能  相似文献   

2.
首先联系除法、分数旧知识,让学生解答课本P.18的两个实例,引入比的意义。可先通过例1提问写出两个除法算式:①求长是宽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这是什么除法?(包含除法)(板书:长是宽的几倍?3÷2=1(1/2))②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谁作被除数?谁做除数?(宽做被除数,长做除数)为什么?(这是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基本应  相似文献   

3.
例 1 在水平地面上有 3块边长为 2 0cm、密度均匀且为0 75× 1 0 3kg/m3的正方体木块 ,如图 1 (甲 ) .某小孩把这 3块木块逐一竖直堆叠起来 ,如图 1 (乙 )所示 .求 :( 1 ) 1块木块的质量是多少 ?( 2 ) 3块木块堆叠起来后 ,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 3)小孩堆叠这些木块至少做了多少功 ?( 2 0 0 2 ,广东省中考题 )解析 :( 1 )m =ρ木 V木 =ρ木 a3=6 (kg) .( 2 )p =FS=3mga2 =4 41 0 (Pa) .( 3)小孩堆叠这堆木块 ,其实只须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做功 ,因此 ,可分别求出小孩对第 2和第 3块木块所做的功 .从图 1中不难看出 ,此时第 2块和第 3块木块…  相似文献   

4.
一、情境导入 1.轧村小学需加工900套校服.如果联系甲厂,10天能完成任务. 师:从中,你可以知道什么?(900÷10=90(套)) 师:你是怎们算的?根据什么数量关系? 生: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1÷10=1/10) 师:90套和1/8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如果联系乙厂,15天能完成任务,从中又可以知道什么? 生:乙厂每天加工60套或1/15…… 师:如果我们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批校服,可以选择怎样的联系方案?  相似文献   

5.
第六章机械能一、功识记:1.什么叫对物体做了功?功的代表符号。 2.力和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3.功的公式:W=FScosa 4.功的单位:1焦耳=1牛顿·米理解:1.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或夹角小于90°时,力做正功(动力做功)。 2.力和位移的方向垂直时,力不做功。 3.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90°<α≤180°时,力对物体做负功,也叫阻力做的功或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取绝对值)。 4.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运动形式无关,而只与F、S、cosa有关。 5.功是标量。  相似文献   

6.
教学环节:操作实验,探究算法。师: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面积变化)师:宽不变,长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宽不变,长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慢慢变大。师:长不变,宽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长不变,宽慢慢变长,长方形的面积也慢慢变大。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生:长方形的面积跟它的长和宽有关。师: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老师想让大家动手操作,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有信心吗?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实验一:任选一个图形,用手中的面积单位摆一摆,测量一下这个图形的面积。反馈时,师问:每排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摆了这样的几排?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课件出示)  相似文献   

7.
裘陆勤 《云南教育》2015,(Z1):64-66
片段一:夯实基础,促进迁移师出示:20以内加减法练习。师:小朋友,你们看到几个圆?生1:8个。生2:9个。师:到底是8个,还是9个?生(齐说):9个。师:外面一圈有几个圆?(8个)里面有几个?(1个)一共有几个?(9个)师:8个圆里藏着8个数宝宝,仔细看一看,这8个数之间有什么秘密?生1:8个。生2:9个。师:到底是8个,还是9个?生(齐说):9个。师:外面一圈有几个圆?(8个)里面有几个?(1个)一共有几个?(9个)  相似文献   

8.
恒力(做功过程中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问题,初中阶段直接应用公式W=Fs来求解,高中阶段应用公式W=Fscosα来求解。变力(力的大小、方向在做功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做功问题,就很难套用公式了,而且初中教材对该类问题没有任何提及。然而,在初中物理竞赛试题中,变力做功试题常有出现。那么,在初中知识的范围内如何处理有关变力做功的问题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1用功能原理求解功能原理是除重力以外其它力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因此我们只需知道机械能的变化便可求变力的功。例1(2003·浙江)学校教室朝正南窗户的气窗,窗框长L=0.8m,宽D=0.5m,…  相似文献   

9.
案例对比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 教例A: 1、认识圆心.(1)检查预习结果.出示准备好的圆.(2)动手操作.先对折,再打开.重复三次,你发现了什么?(3)小结:什么是圆心?如何表示?(4)画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  相似文献   

10.
【思路指点】 这个题目已经为我们明确地揭示了文章开展议论的角度与范围。目前对分数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究竟是非如何,这正是问题的缘起。怎样正确对待分数呢?有以下几个要点要考虑:(1)分数的作用是什么?(2)人们是怎样对待分数的?(3)怎样才是对待分数的正确态度? 因为是一事一议,所以文章的开头可以简述某些社会现象,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也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2页例1及随后的"练一练"第2题,第36页练习第1题及"你搭我找"的游戏。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观察物体",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生1:观察什么?(板书:什么?)生2:怎样观察?(板书:怎样?)生3:为什么要学习观察物体?(板书: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第一板块:感受黄河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黄河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板书:黄河) 2.学生交流,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文中这样几个词语进行概括——(出示词语)黄河滚滚激流汹涌万马奔腾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浊浪排空3.大声地读读这些词语,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3.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和谐"呢? 一、善于引导、善于观察、善于总结 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激发他们提出问题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光的反射>时,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根据光的反射现象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可以提出:(1)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2)反射光、入射光的大小粗细是否一样?(3)反射光、入射光的夹角关系?(4)两支光在速度方面有什么差别?(5)反射光和入射光有什么规律等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中的几个问题,而不必完全按照课本来学习.  相似文献   

14.
1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节包括:(1)什么是减数分裂?(2)精子是怎样形成的?(3)卵细胞是怎样形成的?(4)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其中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是本节的重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是本节的难点。由于本节知识基本概念多,理解难度大,需要前后花  相似文献   

15.
一、准备教师板书:3+3+35+5+5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每个连加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它们的加数都相同后,教师明确指出)在连加算式中,每个加数都相同,这样的加数就叫做·相·同·加·数。〔评析:通过观察两个连加算式使学生认识相同加数,为下一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做了铺垫。〕二、新课1.教学例1。(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摆黄花图片教具。(每次摆2朵,摆3次)每次摆后提问:这是几朵黄花?用数字几表示?(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有几个2?(板书:3个2)求3个2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板书:2+2+2=6)指算式提问:这个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导入过程] 一、初步感受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1.出示正方形,师问搭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2.师:老师这里有8根小棒,可以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配合板书,边数边画)你能用个算式表示吗?(解读算式)  相似文献   

17.
[案例] 在教学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时,教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引导的:(1)题目中什么没有确定?(长方形的长与宽)(2)根据"18米"可以确定什么?(长与宽的和)(3)长与宽可能是几米?用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4)怎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列举)……  相似文献   

18.
每逢实习之前,常有一些学生问:怎样去钻研一篇小学课文?根据我指导实习的体会,要钻研一篇小学课文,必须从课文整体出发,弄清与课文有关的四个问题,即:(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二)怎样写?(三)为什么这样写?(四)作者的写作目的或编者编入教材的目的是什么?下面以《珍贵的教科书》(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一文为例来谈。 (一)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这是问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金铎执教的《倍的认识》一课,其巧妙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摘录其中的教学片段,谈谈自己的思索。[教学片段一]师:你喜欢什么动物?(小狗、小猫、老虎、树袋熊……孩子们可高兴了,纷纷抢着说自己心中最喜爱的动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师课件出示2只大猴子、5只小猴子图片)看看大猴只数、小猴只数,你会提什么数学问题?生1:小猴比大猴多几只?师:可用什么方法解决?生1:5-2=3(只)。师:这是一个数学问题,谁还会提?生2:小猴是大猴的几倍?(3倍、6倍……学生有了争议)师:除了这两个问题,还能提什么问题?怎么解…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说,是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个学说所研究的问题是很广泛的,但我们应当进一步弄清楚的是以下的一些问题:(一)什么叫全面发展?(二)全面发展教育应当以什么人为主要对象?(三)为什么要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四)怎样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五)怎样的人才算全面发展?下面就来分别谈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