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育消费分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与体育消费之间有明显的关联性,通过不同的体育消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社会地位越高、经济收入越高的人所从事的体育产品消费也就越高,反之则很低.当前,我国大多数老百姓所从事的是消费水平较低的大众化体育消费,高消费人群总体上还很少,中档消费在不断上升,体育消费分层与社会分层同样呈"金字塔"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体育的社会分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不同阶层体育活动者的年龄、性别和数量的现状,不同阶层体育活动者的活动时间、项目和场地的选择,不同阶层体育活动者的活动动机和态度,不同阶层体育活动者的消费等4个方面,对我国社会体育的社会分层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其中的研究不足,并提出了未来运用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社会体育应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体育锻炼中的社会分层:现象、机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大松 《体育科学》2012,32(5):24-33
从结构的视角出发对体育锻炼中分层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利用CHNS2006数据实证了体育锻炼的分层机制。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总体而言,我国居民体育锻炼行为中存在着显著的社会分层现象;2)体育锻炼分层形成既有个体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结构因素的影响;3)体育锻炼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在年龄和婚姻状态上也存在差异;4)年龄与体育锻炼之间呈现U型关系,已婚群体的体育锻炼显著地比未婚群体降低,说明了中国中青年的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机会受到了"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涯"的双重挤压;5)通过对城乡模型的比较,发现农村与城市存在不同的分层机制。并指出农村群众体育的矛盾不仅有体育资源严重短缺,还存在体育资源被少数阶层所垄断以及由此产生的体育锻炼的不公平问题。社会分层将是现在乃至未来认识和分析体育社会不平等结构的重要视角,其中的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结构及各阶层对资源占有现状与规律决定了体育利益配给、体育利益流向.受社会上层阶级的支配和控制,中、下阶层(劳动者阶层)虽享有部分体育利益的权利,但不具选择权及支配权,在当今社会体育总体利益格局中处于边缘,甚至体育利益分配格局之外.因其对社会稀缺资源的占有和控制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地位的不同,对社会的需求也就有所不同.显然,我国体育利益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运用社会阶层分化这一社会学核心概念来研究体育利益群体格局其倾向的特征,对循环往复的分化与重组的社会利益关系进行探讨,提出体育利益格局倾向与社会结构转变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9,(5):84-96
从布迪厄的"社会阶层"理论出发,基于CGSS二期数据探讨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居民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分层现象及影响机制。通过多层次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尚未成为一种大众消费方式,中国公众到现场观看体育比赛存在社会阶层区隔;(2)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分层是个体所在的社会阶层及所嵌入的社会结构、资源环境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镇存在不同的现场观赏型体育消费分层机制。研究揭示,社会阶层是体育消费领域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变量,体育消费在社会阶层再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这种"文化转向"的阶层分析不能囿于行动者的社会阶层,还应关注行动者所嵌入的更广阔的社会结构和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6.
社会分层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学校健康体育的发展也随之体现出资源分配与师资力量等影响因素的普遍差异。基于这一学校体育发展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尝试引入社会分层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学校健康体育发展的现状,从办学主体、城乡差别、重点层次和区域位置四个维度出发,提出构建"上流阶层学校自治型发展、中流阶层学校内外共生型发展、贫困阶层学校政府扶持型发展"的学校健康体育非均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层——体育消费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华  吕树庭 《体育学刊》2007,14(1):134-137
我国体育消费呈现出阶层分化趋势,有必要从社会分层视角研究体育消费。从社会分层视角研究体育消费的功效在于使体育市场细分更有效,使研究易于标准化,更易透视体育消费的特点。从社会分层视角促进体育消费,在宏观(国家)层次上要缓解和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大力培育中产阶层;在中观(市场)层次上要合理调整、充分利用体育资源,满足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在微观(企业)层次上要进行合理的体育市场细分和定位,并采取有效的目标市场战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马克思社会冲突论原理,从社会学角度对体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与社会分层相互作用的媒介是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该媒介一方面赋予了社会分层促进体育多样性的工具角色,另一方面也让体育参与了社会分层的再生产过程,并充当掩盖社会分层真相的烟雾弹。而在两者交互作用的整个历程中,无不渗透着各阶级间冲突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统筹的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群众体育之间的差距,让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体育生活水平,从而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居民的体育参与情况能很好地反映城乡群众体育的统筹情况,对不同社会分层的城乡居民体育参与进行研究,找出社会分层与体育参与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的职业声望、不同收入、不同学历的城乡居民其参与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城乡居民体育参与情况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选择社会分层理论中"十大社会阶层"理论为基础,对社会分层与居民体育活动形式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健身是不同社会分层群体进行体育活动的首要目的,而训练和比赛所占的比重较低,运动的社交功能正逐渐受到重视。处于不同社会分层的群体在体育项目选择上存在差别,项目费用是项目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阶层对居民体育运动频率有所的影响,但普遍集中在一周两次或三次。不同社会阶层居民的收入情况会影响居民对于运动场所的选择,在单位或社区的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房参加活动的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