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卉 《科教文汇》2014,(3):94-9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儿童日益增多。长时间看电视、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行为习惯、遗传因素及不爱运动都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大部分肥胖幼儿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自理能力差。因此,我通过对肥胖幼儿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有效的家园指导对策,帮助肥胖幼儿纠正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与出生体重关联性,探究出生体重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症的影响性。方法:对莆田市的3-6岁学龄前儿童通过随机抽取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对幼儿的身高体重进行相关测定。依据WHO的相关身高体重标准进行判定肥胖。结果:正常体重组幼儿肥胖率为5.66%,低出生体重组肥胖者发生率达到7.48%,而高出生体重组肥胖率达至13.42%。高出生体重组肥胖率较正常出生体重儿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某地的学龄前幼儿单纯性肥胖率的整体水平高,高出生体重幼儿单纯性肥胖率较低出生体重幼儿及出生正常体重儿要高很多,对在胎儿期严格控制预防肥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江晖  钱敏 《科教文汇》2015,(1):82-83
幼儿的饮食行为受到生物因素、幼儿园及家庭的多方影响,其中家长的影响更为持久和广泛。为了解我园3~6岁幼儿家长的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本园21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自身饮食知识匮乏,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忽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幼儿也不同程度存在各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结论:在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家长的教育,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家园社区密切相关,应保持家园一致,共同维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进餐习惯很普遍,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幼儿的饮食行为受到生物因素、幼儿园及家庭的多方影响,其中家长的影响更为持久和广泛.为了解我园3~6岁幼儿家长的饮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采用随机抽样选取本园210名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家长自身饮食知识匮乏,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忽视幼儿饮食习惯的培养,从而导致幼儿也不同程度存在各种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结论:在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家长的教育,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家园社区密切相关,应保持家园一致,共同维护幼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由于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出现的某些障碍未能及时得到妥善的消除等原因,幼儿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爱哭、爱闹等。为了孩子能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要切实的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搞好师生关系,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加大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孩子的未来奠定一个结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幼儿期是身长最显著时期,这期间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饮食质量会对幼儿造成终身的危害。而幼儿具有年龄小思维具体形象,爱模仿、爱参与、可塑性强等特点,幼儿期是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现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一赁的最佳期。家园联系的密切性是本次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幼儿的成长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应该要重视。一些不良的礼仪行为在幼儿的成长过程是经常出现的,如果我们只是轻视或者不理不睬,将会出现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本文不仅呈现了幼儿礼仪行为的现状,而且探索了礼仪行为的原因,通过四个教育对策:提高幼儿的知识、家长做好表率、幼儿园渲染氛围、家园合作来做出应对。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生重要初始阶段的幼儿期,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生活习惯及以后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幼儿比较差的自控能力,这段时间对幼儿各方面的塑造是非常有效的。有很多实验向我们证明,在未来发展中知识获得的多少远不及良好行为习惯重要。如果在这个期间没有让幼儿养成好的习惯,而是让幼儿在这期间沾染上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将会在幼儿未来发展中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分析幼儿教育观念,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幼儿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最为常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稍有不顺就哭闹、爱发脾气;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嫉妒、恶作剧、有破坏行为、胆怯、退缩、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这些不良的行为问题不仅妨碍着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重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作为一线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所肩负的责任举足轻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幼儿…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肥胖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由于大部分肥胖学生对减肥知识了解有限和片面,通过不良的节食及其他不科学的方法减肥,从而陷入营养失调和不健康的状态,对于成长发育中的大学生身心健康危害极大。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肥胖现状调查及健康减肥的运动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科学运动减肥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从而给参与减肥的大学生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细菌与肥胖     
细菌与体重健康专家一直担心肥胖儿童的比例越来越高,这是一项值得关注的重要事情:在孩童时期肥胖的话,不仅能够导致他们出现在成人身上才有的严重医学问题,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压,而且长大后他们变成肥胖人的比例也更高。通常认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训练是罪魁祸首,然而科学家最近发现:婴幼儿时期就超重的儿童,他们内脏或肠内细菌的种类和数量与那些体重正常的孩子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一、对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有中国特色者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幼儿思想品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开展幼儿道德建设实践活动,是新世纪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人的现代化的需要。它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不少家长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倾斜,重实惠、重物质享受,这些对幼儿思想道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再加上现在不少单位招聘人才时存在重智力、重技能、轻道德的不良思想,也使…  相似文献   

14.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学前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时期,需要在家长或是老师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下健康成长,但是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切记不可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权利,以免养成依赖他人的不良意识和习惯,进而影响幼儿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午餐作为幼儿园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通过基于游戏精神的自主管理,给幼儿提供更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独立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某高中在校学生不良减肥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现实依据。研究方法是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以班级为单位抽取某高中在校学生798名,进行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对控制体重的认识和减体重意愿及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4.0%(29/728)的对象超重,1.2%(9/728)的对象肥胖。有减体重经历的614人中,采用的不良减肥方法主要有:不吃主食、禁食等、吃减肥药品。不良体重控制行为报告率为29.0%(211/728)。有不良体重控制行为的对象乏力、精力不集中、头晕、厌食、失眠和焦虑等不良症状。最终,本研究得出结论:青少年对体型缺乏正确认识,且不良减肥行为已危害健康。  相似文献   

16.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中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青少年短期或长期的社会适应困难。有效提高幼儿同伴关系中混龄交往的互动性,有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做好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扩大混龄交往范围,并充分发挥混龄交往的优势,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早期同伴关系,也为儿童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仇静 《科学大众》2015,(4):106-107
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身边的玩具也越来越多,但是,太多玩具的拥有是否会对孩子们的注意力产生不良的影响呢?研究者一直持怀疑的态度。众所周知,注意力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能力,注意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认知和社会性情感等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及其今后的学习。本次研究旨在通过了解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幼儿游戏时玩具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结合相关的问卷调查、访谈的结果等,具体分析幼儿注意力和玩具投放种类和数量的关系,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并将其运用于实践操作中,使得幼儿的注意力得到有效地发展,让幼儿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习得知识和能力,让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I0004-I0004
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文章中称,这些结果能帮助解答睡眠不足如何损害健康。心脏病、糖尿病、肥胖和大脑功能不良都与不标准的睡眠有关。因此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睡眠充足的26个人的血液,他们保持了每天10小时的睡眠。研究人员将  相似文献   

19.
对黑河学院828名在校大学生的饮食习惯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整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7.17%,女生高于男生,肥胖及超重整体发生率为4.3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中还存在有不食早餐、口味偏重、膳食结构不合理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98年美国儿科学会就建议,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看任何电视;两岁以上的幼儿可看电视,但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理由是,看电视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产生负面作用。长时间看电视会导致婴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产生自闭症、多动症、肥胖、行走困难、语言发育障碍、眼睛和身体受辐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