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特长,锻炼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得到培养。班级活动是集体形成的基础,发展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班级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为实现班级教育目标而举行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发展个性特长,锻炼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得到  相似文献   

3.
班级文化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理念与灵魂。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必备条件。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简单地说,所谓班级文化,就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班级师生通过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创设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班级文化建设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以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主题班会是大学生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是班级的班风、学风形成的重要抓手;也是辅导员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主题班会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辅导员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方学云 《知识窗》2013,(12):70-71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和受教育的一个群体。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实施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班级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班集体的领头雁,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教育和管理班级,是班级建设的掌舵人,也是联系校长、家长、学生三方的桥梁。班主任应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教育、指导、管理。可以说,一个班级学习成绩和纪律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班级环境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班级环境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激励,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笔者借此文阐述小小文化角在营造班级文化氛国,形成正确舆论导向,提升班级文化品位,磨练、提升学生能力等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个好的集体可以形成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甚至可以影响、感化品行不良的学生,具有家庭教育和个别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一直坚持对学生一定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快乐是我家,人人都爱它”作为一种班级管理模式有着许多优势,能够形成班级管理特色。  相似文献   

8.
陈杰 《科教文汇》2011,(15):183-185
班级文化是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它是班级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反映,是班级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在职业学校中,从班级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网络文化出发去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更有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班级建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经历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和自我教育功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形成教育的合力和凝聚力,达成有效的班级德育管理目标,形成良好的班风。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层组织,学校中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来进行的。在当今全面综合教育的形势下,班主任要全面贯彻教育政策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班主任要在培养良好班集体方面下功夫。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通过集体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信念、情感、意志行为和行为习惯,这个集体一方面促使大部分正常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一方面改造品德不良的学生。本文以新生中学的"温馨教室"为案例,深入探寻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方式方法,分析探索良好班集体的培养思维和创新方式,以期形成民主、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仕琼 《科教文汇》2011,(22):11-11,87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不仅仅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和学生的努力,也需要任课教师发挥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处理好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就可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质量技能型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周士心 《科教文汇》2013,(12):185-18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辅导员由最初单一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发展成为承担着教育、管理等多重任务的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力量。现实中,许多高校辅导员主要忙于繁琐的日常事务管理,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组织活动中,忽略了教育职责,导致他们往往对于学生心理、思想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关注时间不够。而大学生则不太会主动向辅导员老师反映自身存在的困难或问题,不敢把心里话说出来。因此从辅导员工作实际出发,该文提出以“班级日记”的形式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并从减轻辅导员工作负担、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学生干部工作主动性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班级日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王嵩 《科教文汇》2012,(25):81-82
德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将职业行动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自己德国留学时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学习,进而在担任免费中职师范生班导师的过程中,在班级管理和师范能力专业技能训练中得到相应启示。本文通过班级分组管理、班级主题管理、班级角色管理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郑岩 《科教文汇》2014,(31):197-198
大学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与生活的常规基本组织形式,是高校向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活动的基层单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三观”变化,当前的大学班级管理育人弱化、制度流于形式、班风淡化、安全稳定高压态势等现状较为明显,改革班级建设模式,提高班级建设水平,是当前大学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入手,对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反思;提出高校学生班集体建设的新措施和对策,论述了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一步改善并完善对大学生班集体建设的理念与模式。  相似文献   

15.
魏东伟  贾磊  李晓 《科教文汇》2011,(36):190-192
当代中国大规模、持续性的社会转型产生的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使高校学生群体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高校班主任兼具大学生成人和成才教育的双重职责,经过探索与实践,一些高校成功引进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的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实践证实,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对大学生专业引导、良好学风形成、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具有优势。本文结合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探讨高校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以促进专业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与大学生共同提高,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6.
马宇彤  杨超超 《科教文汇》2013,(19):177-177,17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高等教育的深入改革,我国当前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展露出新的发展前景,在如今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之时,班级管理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针对当今大学班级具有接受知识、完善学生性格特点,完成学生社会化等特点,提出团体工作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针对此想法,本文对团体工作在班级管理中的运作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亦在通过此研究能给大学辅导员在管理学生工作时,提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唐安维 《科教文汇》2012,(18):89-90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下课堂还多是老师一个人在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有待改进,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是大势所趋。对此笔者做了课堂四部曲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蒋红 《科教文汇》2012,(9):114-115
课堂低效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学生,它能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不学。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我认为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与学生个体学习的内化程度密切相关,而个体学习的内化程度直接受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课堂教学应着力从课前预习、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发展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等方面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陈雷  孙岩 《科教文汇》2014,(14):29-29
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既是对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又是培养新一代实践型大学生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大学生为例,探讨第二课堂在社会实践这一载体上,可更加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社会理想和职业理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孙健 《科教文汇》2014,(8):162-163
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班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题班会是一种富有教育意义的典型形式。班主任会经常利用主题班会这种形式来加强班级管理,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就班主任如何开展主题班会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