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国,作为诗人的雨果家喻户晓,然后才是戏剧家和小说家.这种认识符合其创作实际.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他首先是一个小说家,其次才是戏剧家和诗人.导致这种误读的因素有:不同文学体裁在翻译时的语言难易程度,社会历史的需要和文学接受心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优美的艺术凝炼的风格──试论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王玉琴屠格涅夫,作为俄罗斯的文学名家,以其独特的风貌区别于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狂状的心理剖析”而独立于文坛。他──是一个古典式的精美艺术匠。擅以巧妙的构思、优雅美丽的悲剧故事,以及...  相似文献   

3.
中国开始有计划地大量译介俄苏文学是在“五四”以后.在对俄苏文学的译介中,较多的是屠格涅夫的作品.这位异国大胡子文学家的创作风格,在一批中国现代文学家身上引起共鸣,他们模仿、借鉴,从而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风格.鲁迅的《野草》是中国散文诗的代表.1921年《学灯》上发表了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对中国“五四”时期的作家包括鲁迅都有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积极介绍俄罗斯文学,贡献最大的要推瞿秋白.瞿秋白在俄文专修馆学习时,就阅读屠格涅夫的作品,并对屠格涅夫的思想、创作有深刻地研究.他在《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中,曾精粹地概括其现实主义特征以及对俄罗斯村野风光的描画,“屠格涅夫的天才在于客观性的严格——他向来对于无论那一派论调的人都不加褒贬,而只是写生的描画.”屠格涅夫小说散文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4.
<正> 屠格涅夫是第一个在全欧引起“俄国热”的俄罗斯伟大作家。“俄罗斯文学中已经有的某些东西,谁也不如他来得深刻,没有的东西,由他来创造。”在俄国解放运动由贵族知识分子逐渐过渡到平民知识分子这一新陈代谢的动荡过程中,屠格涅夫能够敏锐地觉察出当代社会政治和哲学生活中的新思想,并以第一流艺术家的高超技艺真实地反映出那个复杂的时  相似文献   

5.
林纾及林译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林译小说在清末民初之所以能成为畅销书,除了外部的时代社会原因外,最关键的是他出色的译笔及极富个性化的思想性误读.正是学界对其毁誉交加的思想性误读,成就了林纾及林译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容忽略的地位.本文拟对林译小说中思想性误读的表现形式及作用加以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6.
屠格涅夫(1818-1883)是19世纪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主要成就是在小说创作上,特别是他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最著名的有《父与子》和《前良》。屠格涅夫晚年才从事散文诗的创作,他以深邃的思想和隽永的语言写下了82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散文诗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我从来不会光凭脑子去创造,要在小说中描写一个人物,我必须选择一些真人作为我的凭借"。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正是按他自己的这个信念写小说的。屠格涅夫一生写下了许多小说,著名的有《猎人笔记》、《罗亭》等。他是第一个被西欧评论家承认的俄国伟大作家。据说屠格涅夫在彼得堡拘留所里写成的中篇小说《木  相似文献   

8.
屠格涅夫对文学的本质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提出了生活乃是一切艺术的永恒源泉、文学必须准确而有力地表现真实、任何艺术都是把生活上升到理想等文学本质理论,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文学批评丰富了其文学本质观。  相似文献   

9.
屠格涅夫,作为俄罗斯的文学名家,以其独特的风貌区别于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癫狂状的心理剖析”而独立于文坛。他——是一个古典式的精美艺术匠。擅以巧妙构思、优雅美丽的悲剧故事,以及贯穿一切作品的抒情情调感染每一位读者。阅读他的作品,尤如晶尝甘醇的美酒,使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跨过自己     
晓桦 《初中生》2007,(3):14-15
很多同学跟我说自己很需要朋友,但是他们面临着许多困惑.一个同学跟我说:是不是人一旦受了谢德林和屠格涅夫(看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学爱好者)的熏陶,就会变得不识人间烟火?我就是这样.仿佛周围的人和事都显得很世故,我找不到同类人.我自己的世界很精彩,但又有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寂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