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被《中国教育报》评为“十大读书人物”,我在《获奖感言》中写道:  相似文献   

2.
为用而学     
冯英子 《中文自修》2001,(10):50-51
编者要我写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我讲一点我读书的过程吧。我出身贫贱,少年好学,1932年我踏进新闻界时,报社要我写篇言论,我竟把南京条约写成马关条约,大为同业所诟病,有一家报纸竟然写了篇《异哉,何来马关条约》,直斥我的错误。不过,正因如此,使我懂得读书对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也教育了我,使我养成六七十年来无日不读书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岩子 《辽宁教育》2006,(9):52-54
“我更喜欢在德国的学校读书” 我曾问过女儿,德国的学校与中国的学校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在那里读书?为什么?女儿受过整整九年的国产教育,又在国外的洋学校里摸爬滚打了四个年头,应该说,感受深切,颇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4.
一、2002午8月,《中国教育资讯报》开设了一个新栏目“人物”,我居然有幸成为第一个被介绍的“人物”,被以大半个版面的篇幅“隆重推出”。其实我并没有为此沾沾自喜,因为我知道,这完全是因为我的一个网站“菊荣的家”,而不是因为我有什么教育业绩。  相似文献   

5.
原始学历只有初中毕业的我,十几年前从民办教师起步,由一名普通小学教师逐渐成长为一名中学教管人员,并时有文章发表在《中国教育报》、《湖北教育》、《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杂志,如果说这些年我在教育教学道路上取得的进步可以称之为“成长”的话,那么,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最得益的莫过于自觉并坚持不懈地“读书”和“教研”。  相似文献   

6.
从走上工作岗位至今,我结识《人民教育》已经8年了。回顾自己工作的每一天,我几乎天天与书籍打交道,尤其是读了《人民教育》上众多名师的文章,催生我读书的志趣。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如何读书”等道理。现在,我每年都自费订阅20多种教育报刊,连同平时购买的书籍,花费不少于1500元。读书已成为我生活和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我一生最大的嗜好就是读书。还是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就课外读完了《水浒传》和《西游记》。读书伊始,难免有许多看不懂的地方,读得多了,慢慢地也就看得懂了。如此,我读书的兴趣更加浓厚。于是,我“目睹”江姐、许云峰等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染红了的岩石(《红岩》)。经过一场《暴风骤雨》的洗礼,知道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来,我“结识”了八路军侦察员肖飞(《烈火金刚》中的人物),和他一起“深入”敌后(《敌后武工队》),过了一把“打”日本,“除”汉奸的瘾。  相似文献   

8.
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个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都成为我志同道合的“书友”。多年来,我致力于此,学习、思考、实践,先后发表了《阅读:打开语教育的窗口》、《教师为什么要读书》等十多篇相关章,还在江苏、湖南、福建、四川等地作了几十场有关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有一个从书香校园到书香社会的梦想,有一个书香中国、化中国的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番禺区区域性课程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的启动.2005年我校申报了“基于生态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这里的生态教育是自然界概念在教育领域的移植和借用,是一种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内心发展需要的教育.是一种真正着眼于孩子的发展.着眼于心灵人格健康的教育。“生态教育”的理念促使我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了重新的思考。我们以“读书”为切入口,进行了将读书教育活动与道德养成教育相结合的读书养成活动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0月,我有机会参加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教育管理高级研修班”,对美国的基础教育作了为期18天的学习考察。通过听讲、读书、对话、访谈、考察.不敢说“走进”了美国教育,倒确实是“走近”了美国教育,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及其教育文化有了远比从文本和媒体获得的深刻、具体得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中国文字学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支持,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秘书处具体承办的“爱我母语,爱我中华”读书教育活动——“第三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以下简称“规范大赛”),于2006年5月21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读书     
前几天回到老家,见到邻家的几个伯伯、伯母,他们让我有时间帮助教育教育她的孙子孙女,告诉他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听了她的话,我突然想起我的一位老师讲述的一件事:这位老师在耶鲁大学读书选修了中国历史文化课,遇到了一位美国人,后来熟悉了,了解到这位美国朋友是辞去了收入丰厚的工程师工作,专门来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我的老师就跟他打趣说:“那你毕业以后的收入就大不如以前了,你会觉得后悔的”,没想到这位美国人一本正经地说:“我受了教育,个人得到了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的…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27日,德育报社在太原召开了“祝贺德育报社魏书生研究所成立一周年教育报告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00多名教育工作者聆听了魏书生先生的演讲,并现场观摩了他上的语文示范课。其要旨是谈“如何当好班主任”。他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就教书而言,我把它放在第三位,没用多大气力。把什么放在第二位呢?育人。那第一位是什么呢?咱要改变人家.  相似文献   

14.
人物档案:杜芸,晋城市城区第三小学校语文教师。任教15年来,她的教学课件、教案、论文等曾多次获得国家以及省、市级的奖章,其中,《小壁虎借尾巴》课件获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课件评选优秀奖,《观潮》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优质课评选二等奖。同时杜芸有着15年的班主任经历,2003年,杜芸被评为“山西优秀班主任”,所代班级被评为“山西省先进班集体”;2007年教师节时杜芸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的荣誉称号。 教育理念:教师要不断读书、学习,充实自我,让自己永远用一颗温润、柔软、健康的心灵面对学生。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教育思想得到验证,感受自己的教育智慧在学生的身上溶化、萌芽、生长,聆听学生思想抽穗、知识拔节、情感裂变的声音,由此见证学生的成长。我追求人性的美好,追求教育的智慧,我的每一天都会有新感觉,我真的觉得很幸福。  相似文献   

15.
<正>星期天,吃完早饭,妈妈把我叫到身边说:“希希,你写的作文发表了,报社寄来30元稿费。这钱怎么花?”我爱吃糖果,我说:“买一盒巧克力吧。”妈妈说:“巧克力又香又甜,有营养。希希,要是不买巧克力呢?”我想了想说:“就买两本童话故事书。”妈妈说:“买书好啊!多读书,读好书,读书长知识,还能学做好孩子。希希,要是不买书呢?”  相似文献   

16.
写作素材集锦爱国·为民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这是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在回答读书是为了什么时所说的话。一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国外参加了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他的学术论文在会上得到了高度评价,一下子成了会上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好几位...  相似文献   

17.
1991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和中国教育报社在京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与会同志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联系当前教育的实际,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发表了意见。中央教科所所长卓晴君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宣言,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对教育战线来说,这个讲话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盏指路明灯。全国教育工会主席李星万说,1940年毛泽东同志写了《新民主主义论》,我认为,  相似文献   

18.
采访者的憾事《中小学管理》杂志要集中宣传一下教育先进县的领导同志是如何抓教育的。文教办的同志把写人物通讯的任务交给了我。理由是我过去在报社“混”过几天饭吃。 我接受任务后,表示努力完成,便和教育局长赵自瑞同志几乎把全县新改造的中小学转了一遍,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接触了张金铎同志身边的有关同志,搜集到他和他的“一班人”在改变北京市顺义县教育面貌当中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8,(27)
(一)喜迎奥运捐赠图书协商共建志愿服务(二)素质教育倡导读书千秋功业为民造福注:①2008年7月14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副秘书长赵坚强同志致信给我,介绍《中国学校图书行动计划》开展的捐书与读书活动,取得了可喜成果。我即兴感言相赠。②“捐书与读书活动”即指《中  相似文献   

20.
任大星 《小学生》2009,(12):1-1
我从小受宠、贪玩,妈妈说我“读书总是读不进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渐渐懂得读书的重要,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可是,该怎样做好作文,头脑还是不开窍,能勉强吃个“及格”已经算是天天的运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