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燕 《青年记者》2006,(12):79-80
新媒体的崛起使报纸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行工作,作为报纸重要生命线成为报纸发展战略的重点.所谓“有效发行”是指在报纸的行销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报纸做好有效发行,实现广告、读和报社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报社发行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2.
传统媒体时代,广告和发行是报纸最主要的两大盈利形式。但是技术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挤占了报纸的市场份额,也削减了报纸的广告数量。转型时期,报纸如何实现创新,开创新的盈利模式是纸媒持续发展亟需思考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广告创意、多元化经营、数字化转型和打造品牌等角度为报纸开源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3.
核心阅读:笔者曾在中西报业经营对比的基础上就节流手段及其效果提出了一些看法1,本文试图探讨报业开源之道。我国商业报纸收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采取低价发行,在盈利模式上过度依赖广告收入,此单一的收入结构应对风险能力弱,而新媒体又迅速分食报纸的广告份额,2011年网络广告份额已超过报纸。传统报纸广告收入急剧下降,而数字广告增长乏力。如果说网络摧毁了传统媒体主要依赖广告支撑的的商业模式,则需跳出传统盈利模式思考窠臼,探讨广告之外报纸的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4.
众多大众化传媒的快速崛起和发展,特别是都市报和网络、手机等新媒介对广告市场的蚕食,党报广告经营受到严峻的挑战.党报具有二元属性制约,即党报一方面肩负党和国家舆论导向宣传的重任,另一方面报纸又具有商品属性,必须参与市场的检验才能生存和发展.立足于党报自身的定位,审视传媒竞争的新态势,党报如何打破常规,走出广告经营的新路,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尝试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传媒生态环境下,报纸基于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已经失效,为了抵抗各种风险以及新媒体竞争,基于内容与品牌优势,报纸应立足于报纸内容深耕,寻找新的盈利模式,让内容的价值运转起来;对于数字化生存时代的报纸发展而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和树立收费墙,通过数字内容收费使得发行收入成为报业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付费墙实践逐渐出现成功案例,需要思考付费墙成败因素,以使付费墙真正成为报业有效且长久的盈利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报纸开设微博如火如荼,然而热闹的背后,也存在一哄而起、盈利模式不清晰、运营目标不明确等现象。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新浪报纸微博的抽样调查,文章对报纸微博从品牌宣传、内容运营、广告及活动营销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报纸微博在数字报业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报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7.
报纸开设微博如火如荼,然而也存在盈利模式不清晰、运营目标不明确等情况,归根结底,这是对报纸微博在数字报业产业链中定位认识不清造成的。本文通过对新浪平台报纸微博的抽样调查,针对报纸微博在品牌宣传、内容运营、广告及活动营销等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报纸微博在数字报业产业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报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8.
DM(Direct Mail)广告即直邮广告,是指向目标客户通过邮寄、直投等方式发布的广告,它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同时成本低廉,还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一个以细分目标受众为对象的DM广告群正在形成.本文借用市场营销学理论,从盈利模式、受众需求和延伸营销、跨媒体经营、进入融资市场某方面来分析DM广告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并非伪命题 写下这个题目,首先觉得似乎是一个伪命题,但回顾近二十年党报广告结构的变化脉络,发觉这其实并非一个伪命题.在党报刚一恢复刊登广告时,企业广告就成为党报广告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有绝对的份额.当时报纸版面少,而企业广告需求量大,甚至出现供不应求、企业排队等广告版面的局面.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企业广告投放决策的逐步理性化,尤其是随着晚报、都市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市场化媒体的迅猛崛起,广告市场竞争加剧,加之党报的经营模式单一,没能适应市场形势的急剧变化,与时俱进地改变、提升自己的经营策略,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党报企业广告的份额大大地下降了,代之而起的是政府形象广告占主导.这一方面是因为地方政府的确有宣传的冲动,另一方面更是党报在市场夹缝中艰难生存发展的一种无奈选择.  相似文献   

10.
通过厚报的发行量去占据市场,由此带来广告效益,这种二次销售的营销模式也是都市类报纸的盈利模式.交流中,都市报的老总们普遍感觉到,这种生存模式在今天看来已经变得非常脆弱.利用新媒体,与新的技术平台合作是大势所趋.那么,都市报介入新媒体面临哪些门槛?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平面媒体有何最新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周志懿 《传媒》2007,(7):22-23
来自"2007中国报刊经营模式创新论坛"的一些观点表明:报刊数字化盈利模式尚未形成,传统报刊受政策影响广告增长乏力.那么报纸的未来究竟在哪里?迷茫之余,《永康日报》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三次售卖理论"与期刊赢利模式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据中国期刊协会调查,在全国9000多种期刊中,能真正盈利的期刊只有几百家.从赢利模式看,有的立足大众市场,以发行量取胜;有的走精品化的路子,以广告收入保养其利润;还有的通过论坛、会展、咨询服务等创收,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成为当前期刊经营改革的首要任务,也是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存图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荣泰 《传媒》2005,(12):51-53
文摘类报纸一直是作为特殊的报纸形态存在和发展的.和都市报、晚报、晨报等热闹的现状相比,文摘报之间的竞争虽然也很激烈,但用"躲进小楼成一统"来形容它们并不为过.在报业跨区域重组、资本兼并竞争、同城报纸白热化拼杀等等市场表现面前,文摘类报纸因稳健的盈利模式而使其影响力溢出了自身的市场边缘,成为当仁不让的新的报业经济增长点,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使得我们解读文摘类报纸核心竞争力的努力同时具备了市场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勤俭 《传媒》2005,(12):20-22
走过秋天走进冬天,我们将跨过旧岁迈入新年. 受国际市场波动、宏观经济调控、自然灾害和国家产业政策变化的多重影响,我国媒体市场当前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继2004年全国报业广告增幅趋缓,整体营收下滑之后,今年前十一个月,从多数报纸的经营表现和相关数据来看,全国报业广告总量略有增长,增量大幅下降似乎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媒体依靠传播信息产生影响力,吸引受众,广告商看中媒体的影响力向其支付广告费用,这也是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2016年6月公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媒体发展报告》显示,在2015年的中国传媒业市场,电视、报纸、广告和杂志四家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之和不及互联网媒体的广告收入.四大传统媒体当年广告收入下降12.59%,其中,报纸下降 35.4%.实际上,受众的注意力在单一媒体上停留的时间正在逐渐缩短,受众对单一形式广告内容的接受程度正在降低.媒体和商家都在寻求更高效的获利方式.  相似文献   

16.
马燕妮 《青年记者》2016,(11):91-92
2015年报纸经营经历了断崖式下滑,全国各个省市的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等下滑程度虽然不同,但是较大幅度萎缩的态势已经很明显.2015年1~9月报纸广告合计降幅达34.5%,且广告减少与报纸广告版面的减少仍然呈现同步态势.从宏观经济和传媒市场的趋势来看,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整体下降的局面不仅很难改变,而且有降幅继续扩大的趋势.①因此,面对严峻的传媒生态环境,报纸媒体达成的共识是:顺应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潮流,以媒体融合为抓手,不断促进报纸媒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移动阅读产值井喷式增长,市场格局明朗化,为谋求更好发展,企业亟须创新盈利模式.论文以IP生态为视域,从产业链的构成要素切入,探讨产业盈利模式的创新策略,得出如下几点:以知识付费为主的类众筹模式、以IP运营为核心的泛娱乐模式、以社交为切入点的阅读轻社交模式、以人工智能科技为契合点的定制化盈利模式、以原生广告为主的新型广告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05,(12):75-77
插页广告是由报社代印或由广告商直接提供的活页广告,一般先于报纸印出。插页广告与分类广告一样,在美国区域性报纸的广告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广告客户多为零售商。在报纸发行下滑,广告收入萎缩的今天,美国报纸的插页广告额保持了上升势头。美国报业正将插页广告的个性化服务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印刷包装机械和计算机系统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之比较,我国报纸的插页广告服务就粗放、粗糙得多了。[编按]  相似文献   

19.
王凌云 《声屏世界》2011,(8):182-183
数十年的传统报纸,遭遇媒体技术变革,都市报不可取代的优势在哪里?传播工具数量激增,广告预算严重分流,都市报的增收空间在哪里?报纸新闻转战网络,盈利模式前景不明,都市报当下的探索方向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占全国报纸半壁江山的地市报,在中国报业整体面临转型的新形势下,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报业市场看,长期的同质化过度竞争,消耗大量资源,全面拉升成本,降低了平均利润水平;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使效益增长渠道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