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生存空间中的万事万物.本文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课例为例,阐述了利用教具、变式、活动等方式探索儿童数学视角下的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中的物体,也有助于学生理解人类生存空间中的万事万物。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教具、变式、活动等方式,探索儿童数学视角下的空间观念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早期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而幼儿推理能力的初步发展则是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1989年林嘉绥、王滨的实验研究证明“5~6岁儿童具有初步理解数量中传递性的能力”,又有排序的研究证明“5~6岁是认识传递性的较好时期”。传递从心理学上讲就是推理,推理是思维形式之一,指人在头脑中根据已有判断,经过分析和综合,引出新判断的过程。幼儿思维具备了传递性的同时也具备了推理能力。排序活动是促进推理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我们试图通过排序探讨传递性的层次化进程,帮助幼儿理解传递关系,对幼儿进行推理…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数学大纲中指出:要通过直观的教育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掌握数学最基础的知识,逐步发展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特别是几何知识的教学,要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几何形体的认识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取北京市3所幼儿园的72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个别测查法考察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1)4-6岁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有显著年龄差异,4.5岁以后儿童对空间测量中逻辑关系的理解发展非常迅速;(2)超过50%的4-6岁儿童具有传递推理能力,但在不同测量情境中的应用不够灵活;(3)43%的4-6岁儿童能够理解测量单位大小与数量之间的反函数关系,但大部分不能理解测量活动中使用相同大小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运算能力在初中阶段主要是指学生进行数的计算,式的恒等变形,方程和不等式的同解变形,简单函数的运算和求值,几何量的计算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由于数学运算的实质是根据运算定义、性质、公式和法则从已知数据和算式导出结果的过程.所以首先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运算所需要的概念、性质、公式和法则等.如:要使学生掌握对数运算.首先要准确理解对数的概念,理解对数中的底数为什么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真数也为什么必须大于零.其次通过与指数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掌握有关运算的各种公  相似文献   

7.
学前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儿童对有关数以及数之间的关系、量、空间、几何形状、分类、排序、模式、时间等概念的理解与运用上,其中对数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学前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概念  相似文献   

8.
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是基础性知识的核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必须建立在数学概念之上,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是不能单纯通过感观知觉直接认识到的,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方能认识它们,这种思维活动便是理解.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是要经历一定的过程和逐步深入的,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理解程度和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9.
数学概念是抽象化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也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核心,它是理解、掌握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运用知识实现迁移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浅谈"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概念课的课  相似文献   

10.
准确掌握小学数学概念,才能为数学体系这一"摩天大楼"的建造添砖加瓦,才能为学生判断推理能力的形成、逻辑思维活动的展开铺平道路,才能为计算题和应用题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可以采用的策略有巧设游戏活动——感知概念;动手开展实验——理解概念;回顾生活经验——抽象概念。  相似文献   

11.
死亡概念是生命科学领域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概念。本研究选取100名3-6岁的幼儿作为被试,采用个别访谈法对幼儿死亡概念认知的特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是同时这种认知还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中也开始融入全新的核心素养理念。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不仅与素质教育要求相符,更为学生日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当前阶段积极完善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灵动课堂构建成了教育重点。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灵动课堂构建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初中的数学教学工作开展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research experience could enhance pre-servi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children's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A group of five pre-service teacher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a study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ractions. As participant-observers throughout their study we gathered evidence of change in pre-service teachers' representations of children's knowledge of fractions. The focus of our observations was on the conflicts generated by the gaps between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research finding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s of the children's knowledge of frac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search experience is fruitful in developing an inquisitive disposition in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in sensitizing future teachers to children's knowledge of a mathematical concept. Pre-service teachers became familiar with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regard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fractions, they questioned the typical instructional sequence of teaching fractions and they scrutinized methods of assessing children's knowledge of mathematical topics.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维果茨基的经典著作《思维与语言》,深入梳理其关于科学概念的论述,逐一讨论科学概念的本质、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规律,探讨维果茨基对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为教学带来的启示。维果茨基对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作出区分,开创性地指出二者是同一概念形成过程的两个方面。他结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科学概念的发展方式,指出儿童智力发展与学校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教学先于发展。教师教授科学概念时,儿童的高级心理机能尚未成熟,而是在互动教学中通过与所学概念不断建立内在联系而逐渐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主动性、教师的积极性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共同构建了概念的发展,而这些教学概念和方法同时也为科学概念在儿童内部心理机能中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不断深化人们对掌握概念和学科知识规律的认识。维果茨基对儿童科学概念的研究为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开拓了新的角度,推动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家庭生态环境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对儿童发展的认识以及对儿童的知识传递行为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运用访谈、问卷、结构观察等多种方法对家庭生态环境与个体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母亲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认识、母亲对数学任务的知觉水平以及母亲对儿童数学知识的传递行为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相关显著;(2)家庭生态环境与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多层次关系模型是合理的、可接受的;(3)家庭生态环境中各因素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不同,母亲对儿童数学知识的传递行为对其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最为直接、有效。  相似文献   

16.
儿童的审美心理发展对人的智力、情感、创造能力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审美偏好则是审美心理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之一。儿童绘画是了解儿童审美心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审美偏好的概念界定、儿童绘画学习及审美发展的相关研究方面,考察婴幼儿期、儿童早期和儿童后期各阶段儿童在绘画学习中的审美表现及偏好特点,据此针对各阶段儿童归纳绘画学习过程中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执行性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执行性功能是指为达到未来目标而保持适当的问题解决定势的能力,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章简要介绍了儿童执行性功能的概念、构成成分、研究方法、年龄发展等问题。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儿童执行性功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主动提供控制时间或距离一个变量恒定的问题情景,并考虑皮亚杰提出的儿童对速度具有“超越”的直觉,创设了4个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情景,采取访谈形式对59名低年级儿童的速度概念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低年级儿童的速度概念具有位置决定倾向,幼儿园大班学生的速度概念表现出严重的位置决定论,一年级学生的速度概念有一定的进步,三年级学生的速度概念有了很大的提高,超过半数的学生从位置决定论中走出;2.低年级儿童距离概念和时间概念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距离概念处于优势维度。  相似文献   

19.
蒙台梭利教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特定的环境中使用,对幼儿思维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从学习过程性发展幼儿数学学习观,对幼儿使用数棒、大数字卡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以充分发挥蒙台梭利教具的作用,培养幼儿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幼儿数学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Recent accounts of conceptual development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intuitive theories play in concept formation; however, it is still not clear exactly how these theories exert their influence.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elementary school age children use theories to link together specific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individual concepts. The results of our first experiment indicate that theory-based correlations play a prominent role in typicality judgments and in decisions about category membership. In a second experiment, we demonstrate that children's theor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which attributes will be considered most central to the concept. The results of these studies suggest that feature correlations can serve to link children's concepts with their intuitive theories of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