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课前准备 四张带有文中人物姓名的水果型剪纸,12张中、英、美国人物的图片(背面画上国旗,写上姓名,课前发下去),录音磁带,相关课件,每个学生英文纸一张(课前发下去)。  相似文献   

2.
初中历史课的人物教学李启明前不久,听了某中学历史教师上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一课.这一课依次出现的人物有廉颇、赵括、秦始皇、李斯、蒙恬等.其中秦始皇是主要人物.教材特意配上了秦始皇的大幅画像.教师按照教材和事件把这些人物都讲到了,按理秦始皇应当给人留下...  相似文献   

3.
王丽 《英语教师》2023,(8):40-43
介绍导读课和整本书阅读。结合奥斯卡·王尔德的剧本《认真的重要性》,探索导读课教学。认为导读课教学应分五个步骤进行:封面激趣阅读,形成阅读期待;阅读剧本片段,感受体裁特点;主要人物登场,输入背景信息;阅读精彩部分,感受剧本冲突;开展人物评价,探究主题意义。提出导读课教学要关注对兴趣、思维和主题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教材中以人物所说的话作为题目课数量比以前有所增加,这不仅丰富了课的内容,而且体现出教材改革的一种趋向。笔拜读了《这些题目也应该加引号》(载《小学教学研究》2001年第l期)一以后,认为以人物语言作课题还是不宜统一加上引号,加不加引号应该从课的内容和人物特点出发,因而异才对。  相似文献   

5.
小学历史课采用直观教学效果好陈建方(浙江省余杭市实验小学)一、语言直观D小学历由教材员得生动.站一课一人物,或一课一担要,或一课一事件。因此,想就要求教师的语富国生动形象,在表应中要有丰富条彩的描绘,在分析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比喻。在教学中使历山人物“复...  相似文献   

6.
运用对比法教《粜米》一课江苏钱存桂一、语言对比,领悟中心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无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尤其是人物间的对话十分简要恰当,非常符合人物身份,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读出语气,体会人...  相似文献   

7.
充分利用教材,突破写“人物”的难点西城区黄城根小学高伟器进入六年级,写人物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调动学生写作热情,我紧密结合教材,认真备好写作课,精心选择和巧妙设计,由浅入深,使学生摸到写好人物的门径。写人物包括外貌、动作、语言...  相似文献   

8.
生涯人物访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方法。本文从生涯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可行性、操作要点和影响等三个方面,阐述生涯人物访谈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论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问题张文玲每一时代的某一些社会团体里,差不多都会涌现出少数具有突出才能、特点的个人,对社会起着促进抑或阻碍的作用,我们称之为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人物评价课,对培养学生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研读人物的内心独白,准确把握圣地亚哥这一经典人物形象。2.比较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体会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的差异。3.探究作品所蕴含的深层人生哲理,以及带给我们的启迪。【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分享了阅读时圈点、批注的最触动自己的人物内心独白,小组同学对人物内心独白进行了研讨解读,  相似文献   

11.
【导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阅读了《雷雨》文本,了解了其中的人物关系,把握了作品的矛盾冲突:很多同学还结合文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主题方面的、有人物性格方面的、有人物语言方面的、有标题的含义方面的,等等。这节课,我们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重点分析人物台词,并看看台词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情感,传达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重点句段,通过课语言,特别是细节描写,了解人物特点及其表现出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3.
本班学生通过四年半的学习,多数学生具备了较好的自学能力,能针对课主要内容质疑,能通过查阅资料、查字典等方法初步解决自己在读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多数学生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大量课内外阅读有着丰富的积累。但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不成熟,通过语言字理解抽象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人物语言以及神态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品质、性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绪论课是教学中的第一节课。文章分析了绪论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并围绕着有机化学不同发展阶段的几个重要人物,讨论了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概念及学习有机化学的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渡船》一课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凤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卢学锋一、教学要求:1.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角色,从中受到纯朴乡情的感染。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和外貌特征表现人物内在情感和个性的写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一淡到历史课,人们往往将其与死板僵硬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鲜活的,教师怎样把历史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呢?“诗情画意入课来”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教材一轮一轮更新,能成为传统课文,稳居宝座,也是作品生命力的一种表现。《最后一课》显示了自己的生命力,都德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成功的经验呢?1叙事叙什么事,也就是选什么材料,至关重要。都德写最后一课,确是抓到了一个极好的题材。这一课,就半天时间;地点,主要就是一间教室;人物,虽说教室里全是人,需要描写群像,但需要下功夫写的只有两个人物,拿一个学生作为故事叙述者,再写好一个老师;总而言之,记叙要素比较简单,写起来比较容易。《最后一课》是小说,揣测起来,都德虚构这个故事也比较容易。然而最后一课的内涵可就…  相似文献   

18.
将课内容剧本化是学习英语所使用的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方法。它不仅可以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培养自我与自我成就感。通过演饰课人物,重新诠释课内容,模拟现实生活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对学生的综合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是历史长河中闪亮的坐标,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推动了社会进步。在此意义上,人物素材资源必然成为道德与法治课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试图从道德与法治课人物素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视角展开思考、提出建议,期待促进同行对这一课题的深入研讨和实践探究。一、道德与法治课人物素材资源选取来源道德与法治课人物素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外乎两类,我们要博观约取,让学习内容鲜活起来。1.创造性利用教材所载人物资源以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为例,教材列举了我国思想家孔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相似文献   

20.
此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人物面部表情变化掌握其规律,学会正确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提高线的造型能力。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在第十课《人的五官》中学习了“三停五眼”的基本比例知识,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话题:“人的五官在笑、愁、怒、哭时变化一样吗?(不一样)它们的变化叫什么?(表情)教师及时抓住知识的连接点,重点强调:“表情有哪几种呢?它有什么变化规律和特征,这节课我们就学第十二课——绘画——生动的表情。”二、讲解规律,演示画法。1.学生表演,总结规律。在引出本课的题目后,我讲解了表情的定义,让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