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夔作为南宋词坛一大家,诗词兼擅,虽无专门的词论专著传世,但他在词的创作上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体现了其独有的艺术审美理想和文艺追求.姜夔的词学观体现在:精思高妙、幽韵无尽的审美追求;沉郁温厚、高格雅调的艺术风貌;协律填词的词乐观与诗法入词的词作观;穷尽野处,陶写寂寞的文化性格.姜夔词的创作虽未能如其所愿完全实现其艺术理想,但其创作观念中的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仍值得我们去不断挖掘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 ,诗词兼擅 ,《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 ,也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姜夔以其诗学观为指导 ,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 ,同时也带来若干不足。把握姜夔诗学观及其对词创作产生的多重影响 ,有助于深入理解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诗词兼擅,《白石道人诗说》是姜夔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也体现了他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姜夔以其诗学观为指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高超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有若干不足。把握姜夔诗学观及其对词创作产生的多重影响,有助于深入理解姜夔词的艺术特色及其词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词中表现了1160年扬州惨遭金兵劫掠十六年后仍满目荒凉的景况。这使姜夔不由产生了强烈的感慨之情。其艺术特色令人赞叹,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姜夔作为南宋格律词派的杰出代表,其词音律和谐精密,词句雅正工丽,词风清空峭拔。“清空”、“骚雅”是历来批评姜夔艺术风格之定论。从姜词色彩词语运用这一角度可以分析其清空骚雅的艺术特质,从姜夔生活的时代及身世背景等可以探究造成其词清空骚雅的艺术成因。  相似文献   

6.
姜夔词被后人称为"白石体",具有"不惟清空,又且骚雅"的艺术特色。其"清空"的审美风格在词中主要表现为意象的清冷及意境的清旷;其"骚雅"的审美风格在词中则主要表现为咏物词皆有所寄托及用事的委婉含蓄。姜夔的"清空骚雅"为宋代词体风格注入新的美学思想,不仅迥异于前人,更对后世词的创作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词人姜夔作为布衣寒士,身世漂泊。其词中隐含了飘零怀归之情:一方面悲戚的飘零之感导致词人的怀归之情。另外一方面,乡愁和恋情成为词人怀归之情的载体。同时叉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共通的寒士之悲,这种情感脉络影响了姜夔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姜夔(1155—1221)是南宋重要的词人、音乐家。建国以来,文学界对姜词的研究比较重视,不过,对艺术方面的评论较多,思想内容方面的分析较少,对其爱国主义思想谈得更少,同时大多数人持否定意见。为此,本文打算就这方面谈些个人的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和对此问题感兴趣的同志。 姜夔现存词八十余首,这些词在内容上除了抒发怀才不遇、感伤身世的情感,以及怀念情人,应景酬唱、咏物之外,表现他关心国家命运和强烈政治爱憎情感的词也有十几首。这  相似文献   

9.
姜夔是南宋词人的代表,其词题材广泛,涉及感时抒怀、咏物记游、交游酬赠等,但关于姜夔词中的爱国情怀却始终存在一定争议。近现代以来,姜夔的爱国之思、淑世情怀已经逐渐被专家和读者认可,然而关于其爱国词作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拟从姜夔爱国词的艺术手法、章法结构、创作意图三个方面,分析其爱国情怀之所以含蓄隐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与姜夔共同铸就了南宋词坛的辉煌,作为爱国文人,词坛前辈,辛弃疾其人其词对姜夔都有很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作品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两方面对稼轩爱国词对姜夔词的影响稍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红 《文教资料》2007,(19):70-71
姜夔词的一大特色是词序。在流传下来的八十多首姜夔词中,有小序的约三十多首,有短序的五十多首。这些词序或交代背景,或叙述作词缘起,或记录作者交游、行踪,成为研究姜夔的重要资料。还有的词序保留了当时的音乐资料,在词乐早已失传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姜夔词序在艺术上情文并茂、意蕴悠长,与词水乳交融、相映成辉,大大丰富了词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姜夔词中,到处可见他对虚与实这两种手法的交错运用。实的一面是姜夔词情感和意境的载体,是客观实在的场景物象和人物踪迹。是可以分析把握的实体。虚的一面是词的气韵,贯穿于词作之中,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趣及所触发的艺术联想。它能够被感知。却难以清晰地描摹出来。姜夔将虚与实这两种艺术手法进行了独特的运用和处理。并使二者高度融合。形成了“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姜夔词中,到处可见他对虚与实这两种手法的交错运用。实的一面是姜夔词情感和意境的载体,是客观实在的场景物象和人物踪迹,是可以分析把握的实体。虚的一面是词的气韵,贯穿于词作之中,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趣及所触发的艺术联想,它能够被感知,却难以清晰地描摹出来。姜夔将虚与实这两种艺术手法进行了独特的运用和处理,并使二者高度融合,形成了"清"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姜夔是南宋文学史上难得的全才型纯粹文人,工于诗词艺文。但后人认为白石诗歌题材狭窄,艺术成就较低,所以长期以来学界对其词的关注和研究高于其诗歌。本文从姜夔现存诗歌分析归纳,认为白石诗歌有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政治生活的丰富性,有揭示其身世感喟、酬赠言怀诗歌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5.
南宋词人姜夔的词在清代的命运可谓非比寻常,先由浙西词派的推尊,形成"家白石而户玉田"的盛况,而后的常州词派则对其大加贬斥.郑文焯是常州词派后期"变革型"的一位词人,他变革的其中一点就是学习姜夔的词.其词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艺术特色,均可见对姜夔词的接受之迹.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词的煞尾主要有"景结、情结、事结"三种,以情作结主要包括以问句抒情作结和以陈述句抒情作结两种。在南宋词中以情作结占的比重较大,这是因为南宋词中大多是上景下情的创作模式。以辛弃疾、姜夔的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南宋词以情作结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17.
姜夔词中副词运用较多,且蕴含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词境与艺术效果。姜夔词中副词的运用使词中名物的列举与描写变得疏远,将名物之间的距离拉开,达到一种较为虚空的审美状态,形成“清空”的风格。副词暗示的时间变动能使词作在较短的篇幅之内形成较大的时间容量,且形成跌宕起伏、灵巧流转的特点,避免了词的“质实”。此外,姜夔在词中寄予了相思恋情、身世之感家国忧叹等思想情感。在使用副词时,他在其中寄托其情感,通过使用带有主体态度的副词造成独特的情感表达效果,即情感的内敛倾向,表现为情感的深沉含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词学史上,姜夔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于姜夔词的研究一直没能给予正确的定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词学研究的全面勃兴,对姜夔词的研究相应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种状况下,本文拟从姜词的思想蕴涵、艺术风格、小序研究、词史地位四个方面述评1990—2000年间关于姜夔词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以期在把握姜词研究动态的同时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姜夔词的风格是点到即可,留有余地,绝不和盘托出。他所写出来的内容(指文字的)与所写的事物或抒发的情感之间总有一种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距离。这也是他向诗借鉴艺术表现手法的结果,即隐晦其旨、含蓄其意,不着一字,最得风流。本文以姜夔的写景抒情词、恋情词、咏物词三种题材的作品为例论述了姜夔词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20.
姜白石的爱情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夔的词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文人雅士的激赏,而对他的爱情词谈及的却不多.当然是由社会和词作本身的含蓄两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姜夔的爱情词一反四百年爱情词的余绪,具有独特的情感基调和艺术形式,将爱情词写得清刚深情,柔而不媚,实在中国词史占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