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二)长竿短线钓法 用长竿配短线,是在水草丛生的水域钓草膛、戳拱和戳苇茬的传统钓法。长竿配短线可以装浮漂底钓,也可以不装浮漂也不用坠子浮钓。 1.长竿短线装浮漂底钓法  相似文献   

2.
手竿底钓     
底钓是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现介绍一下手竿底钓的方法。(1)带浮漂钓法: ①配长线钓法:在竿尖连接一根与竿等长或略长于竿的钓线,线的另一端连接饵钩,配置坠子和单体浮漂。垂钓前,先依钓点的水深调定浮漂的位置。饵钩沉落水底后,浮漂应呈直立状态,上端露出水面2厘米左右。下钩前,可在选定的钓点投撒诱饵,然后挥竿将钩、坠投甩于钓点。每次投甩时,要尽量使钩、坠较准确地落于选定的同一钓点,以便提高垂钓效果。投甩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或双手握竿,先慢慢向后悠竿,将钩、坠带到身后,随即适当用力向选定的钓点方面挥竿,借助竿的弹力,将钩、坠甩到钓点。另一种是右手握竿柄,柄端紧贴肘部、竿体略向下倾斜,竿尖指向钓点,左手捏住坠子上方的钓线,然后右手迅速扬竿,左手同时松开钓线,使钩、坠在扬竿的瞬间悠去。悠出后,右手随钩、坠的下落,同步将竿放平。  相似文献   

3.
手竿的传统钓法丰富多样。其中装浮漂定点底钓和浮钓法、不装浮漂定点底钓法、钓点不固定的引逗钓法、戳拱钓法、系沫钓法、钓撞草等方法沿用至今久盛不衰。这些钓法若按所使用的钓线的长度来区分,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钓线的长度与钓竿的全长相等或略长于钓竿,另一类为钓线的长度比钓竿的全长短很多的,前者通常称作齐竿线钓法,后者称作长竿短线钓法。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第五章传统钓法与钓技长竿短线定点钓长竿短线定点钓,是北京地区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传统钓法之一。它的突出特点是定点精确,打窝、下钩准确,无论是钓草窝还是钓亮水,钓深还是钓浅,上鱼率都比较高,缺陷是遇上大鱼较难对付。长竿:一般以8~10米左右为宜,当前已有不少人使用11米以上的钓竿了。这样钓点距岸远,很符合鲫鱼胆小、喜静和害怕惊扰等特性。但玻璃钢竿不宜用超过10米的,因其竿长底把粗,竿体特别笨重,因而操作起来累人和不灵便,压竿后还极易造成竿尖先点头,往往贻误鱼钩向上受力的时机,掌握不好这个时间差极易…  相似文献   

5.
勤“动”就是指垂钓过程中将装好饵的手竿钩线从钓点里提上来再放回原地的动作。 在传统的钓法中钓底层鱼有长竿短线和长竿长线两种。长竿短线的水上线(竿尖到漂)要求长度在0.6米左右,漂一般落在竿尖下,线呈自然下垂,竿平着握在手中或架在叉上,好处是提钩及时,缺点是钓0.5千克以上的鱼较困难,钓条小的  相似文献   

6.
巡钓草河     
草河是指水草密布,覆盖水面的河或池塘。 巡钓钓具:一根硬调长竿,2~3米短线,重坠,星漂,单钩。钓法:多窝巡钓。 巡钓就是用一根长竿逐窝垂钓。因在草窝中垂钓,竿要长而硬。长是为了能把钩伸到较远的窝点;硬是为了提鱼出水时不给鱼挣扎钻草的机会。渔线要用1~1.5号的高强力线,单钩的倒刺要大一点的,以免挂草跑鱼,钩也要稍微大一点,短线重坠,便于伸钩入窝,星漂的粒数最好多一些,10粒左  相似文献   

7.
在野钓中时常见的一种竿线齐长、单钩直漂的钓法,是淡水手竿底钓(传统钓法)的一种,其基本组件一般为直径3毫米长200毫米直漂、直径0.20毫米钓线、钓鲫小钩、脑线长4厘米、铅皮卷线为坠。多数人将其钩坠漂调配为钩坠在水中的重力等于水对浮源的浮力,即钩坠未触底时漂的顶端正好与水面齐平。以粉饵作窝、面食作饵为例:垂钓时钩饵触底时漂顶微露于水平面,鱼儿吸钩抬头时浮漂上送。本人平时也较多使用这种钓法,效果尚可,在浮漂上送时起竿,中鱼率不错。然而,在长期使用中,也时有一些现象(浮漂反应)让人疑惑不解,其中之一就是有时…  相似文献   

8.
邹思全 《钓鱼》2009,(20):40-41
有口不中鱼,有钓友耐不住性子开始收竿,我正好接钓位。3.6米硬调手竿,1.5号主线,1号子线,伊豆5号无倒刺钩,1号芦苇硬尾浮漂,空钩半水调4目钓1.5目。使用清鲫、九一八2号鲫、速攻和部分拉丝粉配制的钓饵,搓大饵团找底带打窝,水深3.1米。因钓点是陡坡,  相似文献   

9.
姚远 《钓鱼》2014,(21):24-25
手竿绷尖钓法是由海竿底坠串钩和活坠爆炸钩的钓法演变而来,是指在手竿传统钓法和悬坠钓法的基础上,去掉浮漂,抛满竿,收紧钓线后通过观察竿尖点头的变化而判断提竿时机的一种钓法.本来此钓法主要是用于在自然水域因钓场环境特殊(如流水、钓点水位太深、大风、下雨)的情况下,而采用的一种极端的钓底栖鱼(包括半斤以上的鲫鱼、鲤鱼、草鱼等)的办法.但由于近年来自然垂钓水域的减少,黑坑池塘的增多,黑坑里的鱼类经过多次的垂钓之后警觉性会就会增加,悬坠钓法由于子线垂在水中,鱼就饵的时候容易因为触碰子线而产生警觉性,导致目标鱼没有明显的吃饵漂相.  相似文献   

10.
9.长竿短线钓“三戳” 提示:竿长,覆盖水面宽,线短,可直下直上,有利于对准钓点。在水草茂密或有苇茬的地方,垂钓时除长竿短线之外,可以说别无选择。 长竿短线是一种传统钓技,由于现代钓竿更长更轻,使用的范围更宽,既可用于定点钓,也可做游钓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这里一到夏秋季节,每当天气晴朗,气温28℃左右,刮西北风的日子里,钓友们在有草鱼活动的敞亮水域,采用浮力打草窝,用长竿短线定点钓草鱼,是最受青睐的垂钓方法。所谓浮力打草窝就是自制一个浮力吊环用来吊起草窝,并用手竿和抄网柄将草窝推运到钓点的水面上后拔掉插销,草窝就静悄悄地落到钓点,水面几乎没有搅动,故发窝最快,颇有收获,现按图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洪升  陈泽纯 《钓鱼》2007,(6X):28-28
夏秋过渡时期,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时问题出在温度、气候或是钓饵和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甚至认为某些天气鱼就是不可能咬钩的,尤其是在气候反常时,把鱼不肯咬钩的原因归结到温度或是钓饵上。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发现,很多的时候并非如此。在遭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关新铭 《钓鱼》2012,(11):37-38
1.手竿双钩、串钩钓。竿要用7米以上长竿,线用4号齐竿线或比竿稍短的长线。长竿长线是为了将钓钩甩到较远处。钩用8~9号上下双钩或3~4枚的短串钩。为了能将双钩悬起和串钩直立,必须使用比铅坠浮力大的浮漂。由于草鱼基本都是在离开水底的上、中、下水层活动,所以在垂钓过程中,千万不能将钩(包括串钩最下面的一枚钩)落底。钩子一旦落底,难免要遭遇鲤鲫等鱼的抢食,从而达不到专钓草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钓浮萍     
在浮萍中垂钓常采用长竿短线.钓法钓取鲫鱼等小型鱼;用手竿或海竿抛线钓法钓取鲤鱼、草鱼等大型鱼。在用长竿短线钓法钓漂提起移动钓竿,钓线能轻易地切开浮萍层,  相似文献   

15.
柏名荣 《钓鱼》2004,(13):31-31
长竿短线钓法中的逗钓的是把死饵变活饵的一种战术,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钓法,常使得鱼咬钩的频率大增,这种近似底钓但又不完全底钓的方法,使鱼在咬钩时容易出现领漂、黑漂的多种不同的鱼讯,这种看似混乱的鱼讯,则是不同的鱼咬钩的正确反应。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7,(12)
夏秋过渡时期,使用长竿短线钓法,常遇到钓点鱼星很多而鱼不咬钩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有时问题出在温度、气候或是钓饵和钓法上。然而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却被很多钓鱼人误认为正常,甚至认为某些天气鱼就是不可能咬钩的,尤其是在气候反常时,把鱼不肯咬钩  相似文献   

17.
流水泛指急流、缓流和平流而言。钓流水与钓静水有许多不同之处,更能让钓鱼人感受到垂钓的乐趣。钓流水的钓具是有讲究钓具组合的。除钓小溪外,到大江大河垂钓流水一般要用4.5米以上的硬调竿或超硬调竿,因为这种竿力度大,不跑鱼,还不会被鱼咬钩时拖入石缝。钓急流的渔线宜细不宜粗,一般主线可用0.15毫米,子线0.10毫米。而钓缓流和平流渔线要适当加粗,这是由于垂钓对象鱼的大小决定的。渔线的长短要与竿相匹配。钓远要用长竿长线,钓近用短竿短线,钓中间用长竿齐线。钓急流的钩用单不用双,以3~5号钩为宜。钓缓流和平流可用双钩。钓流水所用的…  相似文献   

18.
台湾钓法     
5.看漂起竿 台湾钓法使用台湾浮漂,鱼咬钩时的浮漂动态和起竿时机,与我们通常的钓法有些区别。由于浮漂的灵敏度高,而且经过施钓前的调整,坠子、鱼钩等的重量与浮漂的浮力匹配得好,钩、线、坠等稍微受到一点影响,例如鱼在钓点附近游动、觅食等造成水的流动,浮漂可能出现一些晃动,当鱼发现饵料扑向鱼  相似文献   

19.
贺建成 《钓鱼》2007,(9X):50-51
传统钓法可分为涮竿钓法、插竿钓法、短竿长线钓法以及长竿短线钓法。其中,长竿短线钓法是保留得最为充分、流传得最广泛、继承和发展得最好的钓法,在某种场合下,甚至成为传统钓的代名词。由于这种钓法具有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泛等优点,因此受到钓鱼人的青睐。但是,长竿短线钓法并不是无所不能,并不是想怎么钓就可以怎么钓的,垂钓时仍是有一定的操作规程和使用标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一、浮漂与浮性浮漂的作用之一是垂钓者通过浮漂与水面的相对运动来判断鱼在水中食饵咬钩的动作,以伺机扬竿;其二是提拉并固定线组,使其保持稳定状态,垂钓者可调整线组中的水线长度和配铅重量,以实施不同的垂钓方式,如钓浮、钓半水或钓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