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4 毫秒
1.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介于私学与官学之间的积聚大量图书、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年之久,其中真正具有聚徒讲学性质的书院兴盛于宋朝(9&y-1279年)。宋朝书院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办学形式、教育教学的组织管理,以及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书院的教学经验独树一帜,其精华至今仍闪射着不灭的光辉,对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深化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启示。一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大兴书院,其数量之多,规模之…  相似文献   

2.
<正>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从宋初到清末,存在了近一千年之久,对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在办学形式、教学组织和制度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研究我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批判地继承古代的教育遗产,不能忽视对书院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书院教学特点对当今大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立于官学之外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研究性、主体性、民主性、开放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色,在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史上独树一帜。书院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至今仍闪耀着不灭的光辉,可给当今大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书院”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至清末,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书院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宋代之前基本上是以私人聚徒讲学为主,宋以后的元、明、清时期,则逐渐出现官学化倾向,开始出现官办书院和私办书院并存的局面。书院有其独特的教育教学及组织管理措施,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择师选生。也就是说,作为古代高等学校中的一种,书院不仅重视学生对教师的选择,而且也重视教师对学生的遴选。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作为中国书院的一个缩影,在清末民初南通教育转型的艰难历程中,书院的作用不容忽视。首先,由书院脱胎而来的学校,经民国初年之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普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其次,书院公产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兴办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经费;第三,部分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为南通新式教育的创办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四,大批新学化书院的肄业生任教于新式学堂,并从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名家,其中不乏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者。  相似文献   

6.
钟错  卢祖琴 《考试周刊》2007,(30):11-12
书院作为我国历史上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书院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学术创新、人格教育、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颇具特色,对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有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书院与学院源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教育传统,现代书院是20世纪教育变革的产物。大学书院制作为现代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等教育组织与书院教育传统的融合。从组织机构及功能来看,它包括独立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特定教育机构下的学生教育管理方式两种类型。大学书院制的兴起,受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等因素推动,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深厚的文化教育基础。大学书院制融会中西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书院制与学院制互补,适应了新时代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构建立德树人保障机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促进学术创新和教育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是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为中国教育、文化、学术、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育以及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形成都作出了诸多贡献。通过对明清时期郧阳书院创办时间、地域分布及其管理和教育形式的研究,从而考证郧阳书院的时域特点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9.
书院漫谈     
书院漫谈●北京大学季羡林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制度,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官,一私。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建为主,有时也有官方创办的。其特点是:在个别著名学者领导下,积聚大量图书,聚众授徒,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从唐、...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中国有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它在我国古代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古代书院促进了我国古代学术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重视学术研究,自由讲学,提倡尊师等方面值得当代高校借鉴。书院提倡学术自由的教育精神,独立自主的培养模式,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本文主要介绍了古代书院的产生与发展,古代书院的精神,现代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修复书院振兴理学--朱熹与白鹿洞书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为后世所宗,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是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学者。他对南宋和后世书院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兴复白鹿洞书院,为书院确定方针、建立制度、置田建屋、延聘名师、充实图书,并亲自参加教学工作,和学生一起质疑问难,不仅为南宋书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树立了榜样,为其后历代书院所遵循,甚至对封建社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朱熹将理学引进书院,书院弘扬理学,理学家自己办学,弟子又办学,书院以扩大理学为范,在理学的指导下,发展更快,其他书院亦效仿之,从而推动全国书院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石介是宋初著名学者,对宋代文教事业有开拓性贡献。泰山书院是在石介的努力下开创的,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石介既是书院的组织者也是该院的名师之一,他不仅为书院延揽名师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宋初儒家文化的复兴及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学规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和教学规章制度,在书院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河南的书院学规,自宋代初具规模,明代基本完善,清代以降内容更加丰富,涉及到办院宗旨、修身养性及治学门径,乃至祭祀、图书、经费、告假、诉讼、吸食鸦片及嫖赌等,体现出崇儒重学及制度化管理的基本价值追求,值得深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古代蒙学教材经历了以识字教育为主体的周秦汉魏初创时期,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隋唐五代大发展时期,集识字读本、韵语读本、经书读本三大体系并存的宋元明清成熟时期,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探讨和研究我国蒙学教材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启蒙教育特点,对促进当今启蒙教育发展,提高启蒙教材编纂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书院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宋元时期,随着书院的不断发展,这一制度化的教育机构在保持其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的同时,也通过御赐图书和院额、讲学活动和德行考核、学规的制定和祭祀活动等发挥着巨大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福建士子学风大振,特别是入宋以来,福建更是人才辈出,这些知名学者中,有不少与三坊七巷有着不解之缘。三坊七巷历代,尤其是清中晚叶学者东渡台湾筹办书院、推广传统教育,为清代台湾书院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其中福州鳌峰书院严谨、创新的学风更是对晚清台湾各地书院教育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几经兴衰沉浮,到了清朝,经过登封名儒伙介的奋力振兴,书院又盛极一时。耿介置办校产,扩建书院;聘请名师,门户开放;讲授学业与学术研究相结合;提倡质疑问难,自学与讲学相结合。他为中州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后些教学方法对今天的教学改革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往论者论及胡瑗教育思想时,往往习惯地将其与"苏湖教法"、"太学法"联系起来,似乎都是胡瑗官学实践分不开甚至是相为表里的。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即将胡瑗教育思想放到宋初八十年及"庆历新政"前后书院发展的大背景中去,突出胡氏教育思想与其书院讲学的关联,特别是突出他与以范仲淹、孙复、石介为代表的睢阳学脉的紧密联系。这就将胡瑗教育、教学思想实践与整个宋初八十年民间私立大学(书院)的实践和"庆历兴学"联系起来,显示其既是宋初书院讲学历史的结果又通过"庆历新政"之教育革新反过来又促进了书院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霞玲 《培训与研究》2009,26(10):41-42,103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宋代是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宋代书院的德育体制完备,其重要特色之一就是它对品德教育的高度重视,书院教育家们都把以德育人作为书院教育的理念,将道德品质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因此,对宋代书院德育这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仅可以全面深入地认识书院教育及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而且可以吸收和借鉴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书院的教学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它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延续发展于元代,于明清时期达到普及,在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宝贵的财富。它的教学特色,如学规、讲会制度、自学制度,对当代大学的发展都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