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巨大的影响,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积极进行校园传统文化教育的尝试探索。进行"晨诵经典",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举办"校园读书讲坛",在交流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开设"经典阅读课",教给学生阅读传统文化书籍的正确方法;丰富的班级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校园读书活动着意突出传统文化主题,展示学生诵读成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发挥家长"一对一"的作用,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气息,自觉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健全自己的人格。教师要引导学生追根溯源,让学生感悟汉字的内涵;要多元诵读,让学生体味诗词情感;要组织活动,拓展教学外延,扩大学生视野。这样,学生才能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从注重积累,使学生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品味语言,使学生内化传统文化的细度;传承思想,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度;尝试写作,使学生提升传统文化的高度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来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4.
吴丝丝 《学苑教育》2023,(11):87-88+9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丰富小学德育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教师做到: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适机渗透传统文化;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理解其正确内涵;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情景中;重视实践活动,达到传承经典的目的;引导学生传承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对接。  相似文献   

5.
陈丽 《学周刊C版》2019,(17):69-69
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初中是基础教育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获得熏陶、深受影响,由此形成优良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积极挖掘古诗文中的有趣素材,使学生乐于学习传统文化;探索语文教学新手段、新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教师应把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传统文化渗透存在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知行不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缺少有效性问题。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有:以传统风俗为基础,传递传统文化内涵;发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传统文化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开放的中国迎来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被漠视,中国文化发展陷入迷茫。事实上时尚与传统并不冲突,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并很好地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尚文化才是真正的民族时尚文化。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更要挑起传授、熏陶、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学,实时展示传统学生魅力;要接纳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时尚圈;要找准时尚与传统的结合点,使传统文化时尚化;要用最感动的最具生命力的事例,去抓住触及学生们心扉的那一刻,使民族精神在学生们心中撑起一片绿荫。  相似文献   

8.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德育工作中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即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价值观念,能引导学生去追求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优秀传统文化能使青年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开启学生的智慧和原创精神;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推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蕴 《教育探索》2007,(4):40-41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应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能力.为此,应采取以下途径与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传统文化输入;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内在学习动机;调整学习方式,创造文化输出机会;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文化学习;提高教师素质,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超 《知识文库》2023,(6):35-37
<正>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教师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主动选择与尝试,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通过文献法、观察法等方法整理归纳小学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与策略。就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来说,主要有四点: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使命感。结合音乐教学规律,简要阐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1)介绍音乐背景,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2)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魅力;(3)加强乐器教  相似文献   

11.
当前,如何整理、提炼、改造、发扬中华文化,让小学语文教学成为传承文化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自觉成为汉语文化的传人,这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小学语文教学还必须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努力从传统教学中汲取经验,彰显文化品格,体现母语特色,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刘欣 《成才之路》2022,(9):19-21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沉淀的宝贵精神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应用于党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体现政治高度,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加深理论深度,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加强情感渲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在党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应用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有:推进红色文化在党校学员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跨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高中英语教材的利与弊,笔者先阐述了语言与文化的重要关系,从而引到高中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接着分析了高中英语教材的三大优势: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性和丰富的异国文化,紧跟着指出了教材的不足之处:选材过难,缺乏中国文化介绍和缺乏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最后肯定了高中英语教材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也有了现代化的标志,在音乐方面,我国的音乐文化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同时,融入了中国风的音乐在社会上更是掀起了视听狂潮。文章通过对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中专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出发,提出了加强中专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并对未来中专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展望,希望能够引起中专教学的重视,加强学生音乐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about the schooling experiences of preschool Chinese emergent bilinguals. This is especially evident when compared to other minoritized groups and warrants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rapid increase in Chinese immigrants in the US recent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ociocultural misalignments a group of preschool Chinese emergent bilinguals from low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encounter in school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misalignments. The study spanned 7 months and include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collection of textual/visual evidence as methods of inquiry. Findings point toward assimilationist tendencies in school as students experienced challenges becoming independent, making decisions, adjusting to individualistic outlooks, and adapting to different dining habits. Despite the subjugation of home culture under school culture, parents and students remained silent about their need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is silence needs to be reinterpreted in light of cultural and class differences. The author also proposes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model minority myth surrounding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 reimagination of new ways to collaborate with families and students so that both home and school cultures can be equally honored.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如何为学生打下一点精神的底子、文化的底子,从而使之积淀较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学校特有的人文气息。始终是笔者治校育人所追求的目标。植根,是教育者天然的职责。传统文化教育最终目的是转化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赵薇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92-94,99
华侨高等院校的校歌校训不仅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亦体现华侨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的校歌校训在指导学生言行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激发着华侨学生的爱国热情,促使其为祖籍国侨居地的建设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differences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SEBs), motivation in learning science (MLS), and the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in Taiwan and China. 310 Taiwanese and 302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SEBs and MLS were assessed quantitatively. Taiwanese students generally were more prone to believe that scientific reality is invente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culture-dependent,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always changing and its status is tentative than the Chinese students were. Yet, the Taiwanese students perceived higher test anxiety in science than the Chinese students did. Moreover, Chinese students who have a stronger belief that science knowledge is changing and tentative are more likely to perceive themselves as having higher test anxiety in scien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ole of culture might have an impact on students’ SEBs and their MLS.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各种差异。目前而言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教师可以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引导、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分制下的职业教育语文教材,应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内容结构要符合职校生的专业要求,适应职业学校课时要求,体现分层次的教学思想;教材应体现多元化教育的特色,做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兼容并蓄,主流文化与非主体文化雅俗共赏.教材还要遵循实用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