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益民在西藏军旅小说中塑造了公路守护神、藏族民众守护者、重情重义的兄弟、默默付出的军嫂等一系列形象,打破了以往西藏当代汉语长篇小说中"高大全"的传统军人形象,更多地关照现代军人的社会属性,赋予其生活化功能,还原了军人作为"社会人"的真实形象,使西藏军人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军旅小说经历了一个解构-重建-发展的过程.解构时期的"农家军歌"和"大院小说"侧重对军人的世俗化写作,重建时期作家再次意识到英雄出现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努力寻找当代英雄.新世纪前后,一系列长篇小说出炉,英雄以群体方式亮相文坛,英雄形象得以重塑,英雄叙事走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赵志敏 《文教资料》2007,(26):17-19
作为军旅文学代表作家,阎连科给读者呈现了一个独特的军人世界。军人主题、现实主题、生存状态及生存意义是阎连科军人世界的丰富内涵,也是他苦苦吟咏的"农家军歌"。对农民出身而又兼具军人身份的阎连科而言,直面现实的精神使他在感叹军人价值失落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积极的价值重建。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创作的作品,《弗兰肯斯坦》在男性角色的叙事下不自觉地流露出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失语"现象,包括女性形象的被动"失语",男性角色的主动"失语",以及怪物的"失语"。通过"失语"现象,作家为我们展现出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处境与痛苦。  相似文献   

5.
“墨绿的油彩、冷峻的双眼、钢铁般的意志,他们是国家正义的化身!自古宝剑赠英雄,他们是铁打的汉子。”军旅作家刘猛在作品《狼牙》中将中国军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家族·女性·历史——女性家族叙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家族叙事是一种不同于男性作家讲述家族故事的文本实践。它由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为叙述者,以家族故事中的女性为关注重点。本文从女性与家族史、家族叙事中的女性以及女性视域中的男性形象几个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对家族故事的讲述和对女性命运的言说,观照女性反观男权文化的独特体验和视角。  相似文献   

7.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女性主义并没有给我们带来柳暗花明的世界,相反,却走入了一个阴暗的胡同里弄。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希望看到的独立智慧的女性形象,也看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丑妇恶妇形象,还看到了打着颠覆男权的旗帜,以自己的身体为资本进行生理意义的“身体写作”的女作家形象。透过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反思身体写作的弊端,会让我们对女性主义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对女性主义的泛滥有所警惕,同时,警醒女性,思考女性特质,思考人性,还会让我们在接受外来的文化与理论时保持高度的警醒。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们为我们读者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向读者传递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显示出非常深刻的社会意义,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20世纪前三、四十年中国社会的演进。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文学中,旅行叙事往往伴随着征服自然、西进神话、寻求财富等话题,但从女性主义地理学来看美国非裔女性作家的旅行叙事,对于美国非裔女性而言,追寻自我与构建身份认同才是旅行叙事之要义。《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是美国非裔女作家玛雅·安吉罗的首部自传,作品重现了安吉罗幼时的旅行成长经历,颠覆了以往失真的非裔女性形象。本文以《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为例,从旅行叙事和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角度探讨美国非裔女性跨越传统性别空间与塑造自我形象、构建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非裔女性在旅行叙事实践中超越传统的性别空间壁垒,逐渐掌握空间流动自主权,构建出多元化的女性形象与坚实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军旅小说经历了一个解构-重建-发展的过程。解构时期的“农家军歌”和“大院小说”侧重对军人的世俗化写作,重建时期作家再次意识到英雄出现的必要性和紧迫感,努力寻找当代英雄。新世纪前后,一系列长篇小说出炉,英雄以群体方式亮相文坛,英雄形象得以重塑,英雄叙事走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军人心态是军人情感、情绪、意志、思想的整合体,它既具有个体化特征,又有一定的历史性、社会性与民族性。军旅诗歌是军人心态最真实的反映,本文从军旅诗歌的整体性角度出发,透过诗歌表面所展现的不停变幻的个体瞬间情感,发现其中潜在的、结构性的、重复变化的矛盾心态,从而探索军人独特的"集体心态"及这种"集体心态"背后的民族历史文化及战争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路遥小说塑造了当代文学史中经典的女性群像,但作为文学重要母题的母爱叙事几乎处于“空白”,叙述中即使有母亲在场也处于“失语”状态。一方面作家客观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女性的真实处境,另一方面也是作家成长经历中缺失的母爱体验使然。作家笔下尖酸刻薄的城里母亲形象和宽厚朴实的农村母亲形象的塑造及作家的情感倾向是受到乡土情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常敏 《海外英语》2011,(12):293-294
《喜福会》是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小说描写了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的女儿从误解、冲突到理解的故事。该文拟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这部以女性为主体的小说。进而论证,在这种"忆苦思甜"的叙事模式下,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乃至东方形象不自觉地落入了"他者"化的窠臼。  相似文献   

14.
海岩是新时期女性意识十分自觉的男性作家之一。他以爱情作为小说叙事的基础,对女性形象及其意义承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挖掘;他站在女性价值的立场,对女性致力于自我生命意识的追求给予充分的认同与肯定。在女性叙事视角中,他探讨了女性的悲剧生成;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影响下,他对传统的女性文化作了新的演绎。他的小说以男性作家别样的女性想象与深挚的女性关怀而显示出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代著名军旅散文家杨闻宇,从青年从戎,到老年解甲,一直在散文园地默默耕耘,已出版十余部散文专集。他的军旅散文具有独特的崇高美、豪壮美和明快美,不仅洋溢着当代军人的凛然正气,而且充盈着军旅作家的昂扬浩气。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五四”以来男女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美的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使我们从千姿百态女性美的形象中,看到男女作家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上的异同,从而提供创作和鉴赏的经验和角度。同时也使我们看出女性作家的创作艺术才华,可同男性作家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意义上男性所建构的科幻世界里,夏笳凭借独具特色的女性气质及含蓄的语言风格,从中国科幻场域中脱颖而出。其从未回避女性作家的创作身份,并在作品中塑造出试图"越界"的女性形象,具备潜在的革命性与混杂性。她还善于运用丰富多变的叙事技巧,讲述天马行空的奇幻故事,为中国科幻文学创作出如初恋般清新的科幻文本。  相似文献   

19.
韦瑟罗尔和菲尼克斯分别是美国南方女性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与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佳作《被遗弃的韦瑟罗老奶奶》和《熟路》中的老年女性。该文旨在比较韦瑟罗尔和菲尼克斯两位人物形象,从她们的人生经历,精神品质和形象内涵方面发现异同,并从叙事话语,叙事视角,叙事空间以及叙事手段角度探讨波特和韦尔蒂在各自人物塑造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及产生的效果,从而发现人物形象的共性和个性,作家创作手法的共通及特色。通过比较,深化读者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认识同时充分感受波特和韦尔蒂相通又迥异的创作构思。  相似文献   

20.
"甜美可人的天使"与"阴森妖艳的魔鬼"是达芙妮·杜穆里埃在经典小说《蝴蝶梦》中所塑造的两位女主人公形象。通过她们人生经历中性格和行为上的改变,不仅可以看到男权定义下传统女性形象的消解,还可以感受女性形象由"他人附属品"向"完整个体"的转变。除了对传统的继承与反叛,《蝴蝶梦》中的人物形象刻画还结合了达芙妮·杜穆里埃写作的时代背景与她独特的成长经历。由此挖掘出女性作家及其群体在创作时遭受的来自父权制社会隐形规则的制约和与由此产生的矛盾心理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