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韩礼德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了近两年的国际知名语言学期刊学术论文信息性摘要,分析表明,语言学学术期刊文章的摘要中确实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这些语法隐喻主要出现在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和词汇语法层面的隐喻化,语法隐喻大多数是通过名词化实现,在学术论文摘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语法隐喻和认知隐喻是互相补充说明的关系.而语法隐喻理论又进一步提示了隐喻的认知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认知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探讨认知与语言的关系,隐喻被看成是对新事物和抽象概念进行概念化的方式;从功能主义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隐喻被认为是语言结构和语法功能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直接模仿。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语言的人际功能是说语言的运用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地位及对待事物的态度。人际语法隐喻分成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由于语言构建现实,语法隐喻就必须建立在有实际意义的语篇中。  相似文献   

4.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Halliday根据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语法隐喻的实现可以依靠很多方式,其中名物化是产生语法隐喻,尤其是概念隐喻的最有力方式。名物化使过程、特性由名词或名词词组体现,从而使语篇连贯、客观、简洁、信息含量大。掌握名物化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语法隐喻,了解书面语体的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依据元功能可将其细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在英汉翻译教学中,充分利用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表达形式的转换,利用名词化隐喻以及语篇语法隐喻中的衔接功能进行语篇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其中,人际隐喻可进一步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态隐喻。该论文主要从语气隐喻视角探讨广告语篇中的人际意义,分析广告语篇中语气隐喻的体现形式及其作用,进而得出恰当使用语气隐喻对广告语篇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王静  王雪玲 《林区教学》2008,(10):68-70
在隐喻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其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结合研究理念人们发觉在语言和认知的关系中隐喻的运用始终与人的认知思维紧密结合。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隐喻的国内外研究都在不断的拓宽。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认知机制,透过隐喻研究的发展情况研究隐喻,通过隐喻研究的认知和语言的发展进一步分析、了解隐喻。  相似文献   

8.
人际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科技语篇、新闻语篇、广告语篇方面都有很强的阐释力。本文以《唐顿庄园》第一季的对白为研究对象,从人际语法隐喻角度进行解析,试图揭示使用隐喻的原因以及所体现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新闻报道中包含大量的语法隐喻,解读新闻报道中的语法隐喻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新闻报道中的隐喻现象如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指出其在篇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也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语法隐喻现象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语法隐喻化形成的概念隐喻及人际隐喻的语言认知过程做了解析。文章认为语法隐喻现象的更高层次即是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它们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语言认知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都对语法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认知语言学强调语法化与隐喻、象似性、主观化等密切相关,从而词素、词、短语(或词组)、句子和语篇经过语法化形成一个连续统,不具有清晰界限,因此只有语法化而无语法.本文就此进一步从语法化的角度对语法单位的划分确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朱毅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7):106-107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SFL)框架下的名物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可被认定为是一种语法隐喻。从SFL中的及物性和主位结构-信息中心两方面分析论证报刊英语中概念隐喻之一的名物化是实现语用预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进一步说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之间存在相界点和相关点。  相似文献   

13.
龚鸣 《教育教学论坛》2014,(11):130-132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有大量的语法隐喻现象存在。本文通过对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分析,验证了语法隐喻理论在其领域的适用性,分析了语法隐喻的两大分类,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在英语教育新闻语篇中的分布情况,语言的实现方式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隐喻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而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可以推出语法隐喻是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在句法结构上的不一致性体现,其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之间的转化.本文首先介绍了隐喻和语法隐喻,然后把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对语法隐喻进行语义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5.
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现象,是隐喻研究中的重要一支。受隐喻学整体研究的认知转向影响,单纯从语言结构层面研究语法隐喻的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认知和隐喻的密切关系,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德语语法隐喻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词汇和句子语法层次的隐喻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人际语法隐喻理论最早由Halliday提出并被视为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取美国的《奥普拉脱口秀》和中国的《杨澜访谈录》为研究对象,从人际情态系统的角度比较中美访谈类节目中的交际话语,研究发现两个节目在主客观取向系统、情态的三级量值、归一性等几个方面都存在异同点:两种语言都存在情态隐喻的用法,但英语主观显性的表达多于汉语,较多体现隐喻的高情态值,表现形式多样化;汉语则倾向于表达低情态值,情态表达更具抽象性。通过研究,人们对中美访谈类节目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对人际语法隐喻理论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为人际话语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语言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日常语言中,多义现象的形成与人类认知密切相关。隐喻在英语中大量存在。了解隐喻有助于学生对词汇意义的深层把握。本文主要利用隐喻理论进行一词多义教学的研究,进一步证明隐喻在一词多义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探讨语法隐喻在二语习得中的个体发展规律。首先将取自不同受试组的60篇文章中的句子归类,再对比其中的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然后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验证二语写作中语法隐喻使用量是否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以此验证母语的隐喻思维是否会无条件地迁移过来。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英语写作中人际隐喻的使用量随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研究数据没能证明概念隐喻及语篇隐喻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9.
语法隐喻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语法隐喻的研究除了涉及其类型和语言体现形式外,还包括对其文体功能的研究以及对特殊句式的研究。文章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学者对于语法隐喻在语篇和特殊句型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探讨了语法隐喻对作者建构自己观点及语义表达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恒 《华章》2011,(3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一个重要概念,体现词汇和语法之间的转换.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的主要实现手段,反映人们对经验世界的不同认知方式.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存在一个概念重构过程以此来理解输入的语言信息.本文以语法隐喻为理论基础,力图探讨名词化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其是在语言输入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