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研究表明: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不容乐观.针对高职学生学习意志力不高、主动性不够、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兴趣普遍匮乏这些特点,高职院校“实用口才”课程需要进行大胆变革.该文主要探索“实用口才”课程教学方法的变革.笔者发现:采用分组教学、游戏教学和情景演练等教学方法,能从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取得高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法学本科生口才素质是法学本科生专业素质的重要内容.法学本科口才教育具有专业性、模拟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法学本科学生优秀口才不仅应言之有法、言之有据,而且应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还应该言之有序、言之有度.由于法律口才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问,加强实践教学至为重要.加强法学本科生法律口才实践教学,应重视情景教学、实践模拟和实践演练,综合运用多元口才实践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靠口头语言来教书育人的,如果口才不行,则必然影响工作效果。特别是语文教师,担负着学生听、说、读、写四大基本功的培养任务,口才就越发显得重要,语文教师的口才直接影响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师的口才更多地表现为课堂上的说话技巧。能说会说,但不多说,扮演引导者角色语文教师首先要会说,说得学生爱听,让学生对教师的口才产生兴趣和崇敬心理,产生想向教师学习的欲望;其次又要能说,即随时可以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化深为浅,解疑答难。一个能言善道的语文教师,经常能使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形象,使古板教条的…  相似文献   

4.
口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更是各类人才必备的素质。中职是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实用技术型人才的基地,中职语文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口才的培养。要通过课堂随机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口头表达的自信心;加强阅读、背诵的要求和指导,提高学生语感;加强思维和说话相结合的能力训练;发挥教师口才的示范性功能等诸方面加强对学生口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严绍国 《文教资料》2006,(31):85-86
良好的教学口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口才对学生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非智力因素。前者按感知——思维——知识、智能(包括应用)的过程施加影响;后者按感受——情感——意志、个性(包括行为)的过程施加影响。优秀的教学口才,不仅是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全方位影响学生,使其形成良好素质的必要手段。决定教学口才的是教师的素质、教师对备课环节的态度以及和谐的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6.
教学改革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学比赛可以说是教学改革当中的一次实践演练。本文不仅是对《演讲与口才》课程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收获进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比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反思与探究。  相似文献   

7.
所谓“口才”,就是说话的能力。清代学者认为,教师是“以舌耕为业”,形象地道出了“说话”这一简单动作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好的口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感受能力,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并使学生在轻松听课的同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由此可见,教师的过硬口才所包含的巨大魅力。然而,在对待口才方面,在教师群体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实,口才的优劣也体现着教师的素质和综合能力。首先,从口才上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一个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备课充分,板书工整就可以了,至于是否善于言谈则…  相似文献   

8.
教师以“舌耕为业”。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叙述教师的语言魅力 :“一个能够动听而明晰地教学的教师 ,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地浸人学生的心里 ,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这就是说 ,作为一名教师 ,不仅其语言是规范的 ,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口才。教师的口才能反映教师的气质、修养、学识、情操和人品 ,它不仅对于教学和教育举足轻重 ,还能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语言。教师的口才要素由语言与非语言两部分构成。语言要素 ,指的是教师口语本身 ,非语言要素指的是思维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教态能力等。一、教师口才的非语言要素语言要素是口才的直接…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阶段着力搭建平台创造机会培养孩子的卓越口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当一位语文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行之有效的尝试,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找准定位、把握机会、开展训练,必将使得学生的卓越口才实现相得益彰的提升。"培养学生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中的一大重要内容,朱永新教授认为:之所以要"培养卓越口才",是因为口才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人际间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教育里所缺乏的。因而,从小培养学生卓越的口才是助力孩子成长成才、适应社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口才能力是当今社会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一生事业、生活的成功与否。如何帮助学生锻炼提升这种能力,是大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生动实在的资料论述了教师在口才课堂上的表现,在造就学生口才能力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教学语言是钥匙,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引导学生开启知识之宫的千门万户的钥匙。从进行思想教育,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从培养能力到发展智力——每项教学目的的完成,任何教学活动的进行,都要依靠教学语言来动员,提示、示范和指导。教学语言是教师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口语表达能力的高低是关系教学成败的关键。凡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都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方面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内容丰富,且能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就是善于表达,讲授能力强,口才好。没有口才,即使你满腹经纶,也不能讲好。同样的内容,有的人一讲,就平庸乏味,使人生厌;有的人一讲,就情趣盎然,大家都喜欢听,这就是口才的力量。锻炼口才,是提高讲授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都应重视提高自己的口才。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常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吐莲花、娓娓而谈、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巧舌如簧、侃侃而谈、能说会道、语惊四座、才辩无双"等成语来形容一个人的好口才,但语文教师的口才既不同于演说家,也不同于领导讲话。现  相似文献   

13.
口才是一种能力,也是一门艺术,没有人天生就有好口才,口才都是练出来的。语文教学作为锻炼学生口才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各种载体、途径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口才,通过课前三分钟说话训练、编演课本剧、即兴发言、自我介绍等途径,让学生想说、爱说、敢说、会说,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口才、练就口才。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演练场,能力的最佳境界是自主和自能。课堂应该是学生作为主人翁进行自主学习的"学堂",而不是教师进行教练表演的"教堂"。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分组主持牵住了改革理念和方法的"牛鼻子",理应成为优质生态课堂的必备项。一、分组主持的内涵与原则分组主持是将全班学生每45人分为一组,集体担纲由教师分解的学期序时学习内容的研发任务,  相似文献   

15.
我是怎样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培养学生口才的湖北戢运爽树立口才观念,培养学生口才,不仅是语言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也责无旁贷。所有的教师都应让我们的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不但满腹韬略,蕴秀于中,而且出口成章,现美于外;有敏于思辨的睿智,成竹在胸的应变,游...  相似文献   

16.
马晓嘉 《考试周刊》2009,(16):190-192
本文从转变观念,概念更新;革新课堂,潜能开发角度分析研究了新的教师口语教学模式,形成了"教,学,做合一"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的教师口才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7.
郑雅  王静  张超 《陕西教育》2021,(1):48-49
文章以创业素养提升之魔力口才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五个方面对创业口才类课程如何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实践改革进行了剖析,从而得出教学实践结论:开展口才类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师能力的提升,目标是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难点是信息化平台的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18.
“口才”是指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有无良好的口才,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某某老师虽有真才实学,却是“水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因此,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讲究教学语育艺术,是对我们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当前的教学辅助手段层出不穷,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对于以"舌耕为业"的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无论风云如何变幻,其教学口才的艺术性依旧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学语言是否有魅力,是否能"像油一样"浸透到学生的心里,是其教学效率能否高效、能否事半功倍的重要保障。因此,锻炼口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必修课。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体验,简要介绍了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几点口才素养,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师应注意口才修养●济南第二师范荆红丽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单要会“做”,还要会“讲”,要有好的口才。体育知识要以语言为工具表达出来,口才是传授知识的手段。体育课上,学生多练,教师必须精讲。因而,体育教师应注重口才的培养。课前试讲、课后总结两方面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