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景颇族载汉双语教学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载瓦语是景颇族载瓦支系使用的语言.历史上没有与载瓦语相对应的文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帮助尚无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于1957年提出了《载瓦文方案》(草案),该方案以云南省潞西县西山地区的载瓦语为基础,以龙准话为标准音点。1958年,由于景颇族内意见分歧较大,载瓦文的试验推行工作被迫暂停。  相似文献   

2.
景颇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少数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镇以及临沧市耿马县、普洱市澜沧县等地,现有人口约14万。景颇族有“景颇”、“载瓦”、“喇期”、“浪峨”、“波拉”5种自称。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景颇族。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1957年在原有拉丁字母拼音文字的基础上创制了景颇文。  相似文献   

3.
景颇族是一个生活在中国西南边境和缅甸东北部的跨境民族,是东南亚藏缅语民族中的一支,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以云南德宏和缅甸克钦邦景颇族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景颇语使用情况和兼用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对比中国境内和缅甸景颇族的语言活力。  相似文献   

4.
汉、载瓦双语文教学实验分析祁德川营盘小学是德宏州潞西县西山乡营盘村公所一所中心小学。全村公所277户、1797人,其中,景颇族264户,1732人,汉族136户,65人。属该校招生村寨为134户,人口为823人。全村公所交际用语主要是景颇族载瓦语,自...  相似文献   

5.
何璇  海路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4):93-99,112
本文在田野调查和有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云南省景颇族新创载瓦文为例,对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教育》2013,(1):2+49-50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小学1976年建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83年,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委将陇川县民族小学正式确定为云南省16所省定民族小学之一。学校面向全县各乡镇招收读完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及偏远山区的贫困汉族学生。学校开设民文课(傣文、景颇文、载瓦文)。  相似文献   

7.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景颇族创世史诗与神话萧家成《勒包斋娃──景颇族创世史诗》于1992年出版,是我于1963年用景颇文和国际音标记录的,当时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语言学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来,发现其内容比较深奥,语言也比较艰深,只有把语言学与民族学两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解开...  相似文献   

8.
德宏载瓦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属于SOV型语言。德宏载瓦语中被动式属于分析型,但是被动句式并不发达,人们一般习惯于用主动句表达,要表明施受关系时采用被动式。本篇论文主要分析载瓦语被动式的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9.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景颇族和傈僳族是受基督教影响很大的民族。景颇族是分布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的跨境民族,傈僳族是生活在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等的跨境民族。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景颇族和傈僳族开始信仰基督教,在传教士的协助下,根据当地景颇语言和傈僳语言的发音,创制了景颇文字和傈僳文字,翻译出版了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和圣经全书。民族文字的创制结束了景颇族和傈僳族没有文字的历史,并沿用至今,增强了民族文化意识以及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还出版了大量民族特色的出版品。  相似文献   

10.
景颇语的连动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颇语的动词在句子中可以连用,动词连用的连动式是景颇语句法的一种结构。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景颇语连动式的概念。结构、句法功能、形成条件等进行探讨。一、概述景颇语的动词是句子结构中功能最大。变化最多的一个词类;连动式则是表现动词语法特点的一个重要语法手段。景颇语属OV型语言,动词都聚合在主语、宾语之后,其连动式使用频率很高,含有丰富的语法、语义内容。因此,研究景颇语动词,必须研究连动式。连动式是指一个以上的动词连用,是从动词连用这个角度划出的语法结构。连动式中的不同动词,都应当是由一个主体发出的。…  相似文献   

11.
景颇族是一个带刀、用刀的民族,映射着景颇人勇武刚强的民族性格。与其它器械相比,刀在景颇族的战斗、祭祀、狩猎、劳动、欢庆胜利等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对景颇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可以为保护、传承和发展景颇族传统武术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景颇语是克钦族(景颇族)通用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文章以《普通话机测读本》为材料对20名在昆明的克钦族留学生进行录音采集,使用人工听辨标注分析法和声学实验析法,找出克钦语声母、韵母和声调重难点。研究发现,克钦族留学习汉语语音的重难点集中在声母j、q、x、zh、ch、sh、s和韵母er、ü、ei、ou、uo、üe、uei、ün、üan、ian以及阳平调和上声调。针对这些偏误,文章进一步探究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便为克钦族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提供参考,从而提升克钦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3.
开展“双语双文”教学的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江县新城乡居住着傣、汉、景颇、德昂、傈僳。阿昌等11种民族。全乡总户数2941户,总人口17153人,其中傣族10024人,占人口总数的58.4%;汉族4723人,占27.5%;景颇族1983人,占11.6%;其他民族424人,占2.5%.乡内交际语言为傣、汉、景颇三种语者,使用汉、傣、载佤三种文字。全乡有21所小学,其中,有民族小学15所,有8所村完小,13所分校和6个教学点,96个教学班,在校生2932人。96个教学班中,有11个民文班,学生5%人,41个“双语双文”班,学生1272人。我1989年10月调任乡文教助理。在这以前,我在新城中心小学担任了十多…  相似文献   

14.
德昂族有很强的语言活力,他们不仅几乎全部熟练地掌握自己的母语,而且不同程度地兼用汉语,形成“德昂—汉”的双语类型;部分德昂人还学会了景颇语或傣语,形成“德昂—汉—景颇/傣”的多语使用类型.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次指出载瓦语存在示证范畴,并对示证范畴的类型、示证标记ka51的多功能性特征及语法化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认为载瓦语的示证范畴既具有人类语言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拉祜语和载瓦语都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属于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本文主要运用对比语言学相关理论,通过对这两种亲属语言语音、构词等进行现时状态的比较和描述,试图寻找拉祜语和载瓦语在形式结构方面共有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一) 1958年的初秋,21岁的郭经廷从云南保山师范学校毕业,到景颇族聚居的瑞丽县等戞山办学。他背着背包,挑着一担书,走在从县城通往等戞山的百里山路上。山势蜿蜒,林木丛茂,道路时隐时现,脚下是不知名的耀眼的小花,孔雀在炫耀着自己的彩屏,郭经廷被边疆的山川深深陶醉了。然而,等待着郭经廷的是复杂的形势和艰苦的斗争:山脚那边就是外国,景颇地区刚刚解放,境外还盘据着大股国民党土匪;由于历代反动统治的欺压和宗教的愚弄,景颇人民没有文化,用树叶凑起来记事、写信,用玉米种子记账,家家挂着十字架,向上帝乞求赐福;山上虽然有一所教会学校,教的不过是景颇文写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德宏载瓦语体词判断句、助词判断句、系词判断句否定式的描写和对德宏载瓦语判断句疑问式的描写及肯定、否定应答,探讨意义的改变引起的句法形式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9.
景颇语、独龙语同属藏缅语族中的景颇语支,它们有许多异同.本文从重叠的词类、重叠的形式、重叠后的意义三方面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景颇族现有九万多人口,有自已的语言、文字,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美丽富绕的亚热带崇山峻岭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里,景颇人民不仅为开发边疆,巩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学,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解放前,由于沉重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景颇族广大劳动人民长期过着极其贫困落后的生活。解放后,景颇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发展。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作家杨苏、彭荆风、苗歌、李钩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