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英语会话中话轮转换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轮是人们日常会话的基本单位,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文章分析探讨了英语会话中话轮转换的几个问题:话轮、反馈项目、话轮转换规则、话轮转换信号、保持话轮、放弃话轮以及索求话轮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90):58-59
本文以日语课上的会话为例,运用会话分析理论中话轮转换规则,对"相邻语对"中日语课堂会话的表现形式做一考察。  相似文献   

3.
话语的机构性权力:电视访谈中的话轮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轮(turn)是人们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说话轮次的长短,顺序,内容变化等.以H.Sacks等人提出的话轮转换规则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电视访谈的分析,对话轮转换规则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话轮转换规则不仅在日常会话中起作用,在电视访谈中也同样起作用.但电视访谈中的话轮转换与一般日常会话又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谈话双方的发话权和对话轮控制权的不对等上.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发达的现代社会电话是进行交流信息的良好媒介.在电话会话中,双方只能靠语言来表达,靠语言使交流双方彼此理解.文章借助于会话分析中的话轮转换规律,从话轮的构成、话轮的分配规则、话轮转换形式和话轮过程,以及话轮转换过程中会话的修正机制和会话结束方式,探讨电话会话的交际规律,从而有助于交流双方正确使用电话言语进行交流,提高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文本中的会话及其交流机制对文本意义相关,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运用话轮转换系统分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夕阳>中的会话,展示了<夕阳>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及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并通过毗邻对、插入与重复等机制解读小说中人物态度及情感,试图从新的视角探讨这部短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及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顾丽娟 《江苏教育》2012,(16):42-43
话轮(turn)是会话的基本形式,由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Harvey Sacks,Emanuel Schegloff和Gail Jefferson提出。Sacks于1974年提出了"话轮转换系统"的概念。"话轮交替"指的是参与会话的人交替进入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色,即轮流说话。会话参与者每个人轮流说话,就叫"话轮转换"或"话轮替换"。话轮转换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  相似文献   

7.
学生话轮转换技巧的提高是会话流畅的关键。本研究在介绍会话、话轮、话轮转换理论的基础上,抽取《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2.0版)》2003-2006年专业四级口试的48个样本,重点研究学生会话中话轮转换处的会话填充语。研究发现,专业四级学生话轮转换处的会话填充语主要有四大功能:延缓回答、回应/应答、要求发话、表明观点。专四学生已基本掌握捕捉话轮转换关联位置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话轮转换技巧。但是交谈过程还欠缺自然流畅性,主要表现在对母语语音词进行直接迁移和过度使用语气词等。数据证明,学生还不能自如使用话轮转换处的会话填充语。  相似文献   

8.
话轮转换研究是会话分析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话轮转换的过程等方面探讨了会话交际的规律,介绍了进行话轮转换的相关技巧,同时探讨了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话轮转换意识,培养学生的英语会话技能,以便提高实际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话轮是会话的基本构造单位,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中外学者的话轮转换和会话分析研究理论为基础,应用归纳法,通过对典型的外教口语课堂上的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从话轮的构建和分配两个方面,探讨口语课堂中外教和学生之间的话轮转换技巧,旨在提高学生与外教的交际能力并为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电视访谈节目是日常会话的一种表现形式,话轮是日常会话的基本结构单位,话轮转换通常被认为是会话分析的核心问题。而人们在进行话轮转换时,语境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杨澜访谈萨马兰奇中一些对话为例,旨在阐释语境在访谈类节目话轮转换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话轮的构成、话轮转换的类型及话轮转换规则方面揭示了会话结构的规律,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夺取话轮、保持话轮和出让话轮的语用策略,以有利于会话参与者顺利完成交际。  相似文献   

12.
话轮转换研究是会话分析中的核心问题。熟练的话轮转换技巧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交际能力之一,也是学生最终形成语言能力的基础之一。本文主要从课堂这一语境出发从持续话轮技巧,放弃话轮技巧及获得话轮技巧等方面探讨了话轮及其转换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小说《追风筝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的个人成长史为主题。以该小说某一冲突性话语片段为例,从话轮分布、话轮长度、次选回应和话题控制等方面入手,分析文本中的面子威胁行为,从而可以揭示话轮转换视角下人物权势关系的变化,解读阿米尔在外力推动下的心灵救赎和个人成长。  相似文献   

14.
在外语教学课堂上,教师的问话技巧与学生应答的机能与话轮转换机制有关,需要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会话的话语模式,运用话轮转换规则增加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掌握操纵话轮的语用策略,使会话活动利于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交际目标和意图。  相似文献   

15.
林丰  姜龙 《英语教师》2023,(4):159-162
话轮是对话的基本组成形式。话轮转换可分为三个过程:话轮的获得、话轮的保持、话轮的放弃。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会话部分为例,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对话部分进行分析,总结各个方面常用的话轮转换策略,并对各策略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话轮获得和放弃的策略灵活多样,话轮保持策略较为单一,期待今后的教材中能加入更多衔接手段进行话轮的保持,从而提高会话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16.
话轮转换规律为我们日常会话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何使会话和交谈顺利地进行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话题。依据话轮转换理论,探讨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如何运用反馈项目和话轮转换策略,以便有效地展开和收回谈话的主题;以及主持人如何掌握谈话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力求能够对人们的日常交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胡蝶 《鸡西大学学报》2012,(11):119-120
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重要方法,但是对自由辩论这一特殊的会话模式的话轮转换的分析并不多见。试以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决赛的自由辩论环节为例,运用话轮转换模式来分析自由辩论的会话特点,从话轮转换的角度来认识辩手们在自由辩论环节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话轮作为会话主要形式,在英语会话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境而适实话轮转话,就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要讲话,既要做倾听者,也要做交流者。将话轮转换策略应用到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有利于小学生发现会话结构规律,促使小学生积极的交流,不断提高会话效率。本文研究了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应用话轮转换策略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话轮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轮换成为话轮转换,话轮转换并非说话人随心所欲的转换,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话语标记语well是会话中话轮持续的手段.本文分析《绝望的主妇》中话语标记语well的话轮转换标志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话轮转换在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它是基本的"言说转换机制"(speech-exchange syst em)(Sacks et al.1 974:698)。访谈类节目《非常静距离》在会话过程中能合理的使用话轮转换机制。本文根据Sacks,Scheglof f和Jef f er son在日常交际研究中总结出来的话轮转换规律及该访谈节目本身的一些特点,对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及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现象和他们所使用的话轮转换机制进行分析,揭示此类访谈节目中的会话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