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易发生坍塌、变形等事故。为进一步提高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质量,应对超前支护施工技术进行完善。结合麻地箐隧道施工情况,对隧道断层破碎带超前支护施工主要技术进行探讨,为日后不同断层破碎带支护施工提供理论及实践支持,为安全、合理的隧道施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隧道穿过断层塌落体的施工对策,以及工程处理方法.为对付围岩破碎严重的隧道特别是深孔注浆法加固和其它隧道工程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和方法.根据经验和研究,可对断层带及大塌方段先用深孔注浆法回固围岩和超前止水后,然后采用正台阶法弧形导坑引进,预留核心土稳定掌子面,眼镜形开挖联合支护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刘猛 《教育教学论坛》2012,(36):164-165
本文简述了甘河隧道洞内管棚施工的经过,分析了管棚钻孔及注浆控制的重要性,全方面地阐述了管棚施工工艺的流程。通过工程实际的运用,证明了洞内管棚穿越断层破碎带的科学性。总结了管棚施工,为重载铁路隧道的洞内管棚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甘河隧道洞内管棚施工的经过,分析了管棚钻孔及注浆控制的重要性,全方面地阐述了管棚施工工艺的流程.通过工程实际的运用,证明了洞内管棚穿越断层破碎带的科学性.总结了管棚施工,为重载铁路隧道的洞内管棚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5.
温福铁路秦屿隧道出口段穿越受断层破碎带影响的软弱围岩地段时滲水量大、掉块严重,施工中采用超前小导管辅以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止水加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的处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文章结合工程实践介绍这种方案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6.
温福铁路秦屿隧道出口段穿越受断层破碎带影响的软弱围岩地段时渗水量大、掉块严重,施工中采用超前小导管辅以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止水加固,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的处理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文章结合工程实践介绍这种方案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断层破碎带铁路桥梁工程圆端型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结合砖房子双线特大桥6~21#墩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圆端型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的要点及在具体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得到,在断层破碎带铁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圆端型薄壁空心墩翻模施工技术,在墩顶段采取预制盖板进行封顶施工,可很好地提升施工速度和效率,对于圆端型薄壁空心墩墩身截面呈现出变坡型,需按照最高高度在模板中进行加工,根据墩身高度进行支立施工,可有效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大量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隧道是通畅东西部交通的主要方式,并且隧道的建设技术也日趋成熟,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开挖有着不同的方法。由于CRD技术能在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的开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对CRD施工技术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进而保证其在隧道施工中安全、高效地进行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施工过程中富水带、软弱层、断层和破碎带等地质结构的具体位置和宽度,采用高密度电法方法进行预测。通过预测结果和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密度电法预测的地质结构与实际地质状况基本一致。实践证明:高密度电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勘察距离长、效果明显等优点,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铁路山岭深埋隧道穿越富水破碎带时,容易导致涌水、塌方,这是隧道施工的难题。以和邢铁路天河山隧道穿越富水破碎带时的工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施工工艺对比分析,最终选用最为合理的“台阶法开挖+喷锚、拱架等常规支护+管棚+小导管+注浆加固”综合施工技术。针对塌方体施工,采用早强性好、强度高的硫铝酸盐水泥砂浆进行帷幕注浆,实现快速固结、有效止水、防止继续塌方的目的,从而确保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地应力水平和围岩工程性质影响,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变形显著,施工中常伴有支护变形侵限、大面积开裂,甚至坍塌等现象发生。如何选择合理的支护措施,有效控制软岩隧道变形并确保结构安全已成为目前地下工程界的关注焦点。施工中各阶段隧道极限位移的研究,可为该种条件下隧道设计和施工决策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根据乌鞘岭隧道F7断层区段的实际情况、对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大变形隧道不同施工阶段的极限位移进行研究和确定,并将研究成效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
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大变形隧道极限位移计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受地应力水平和围岩工程性质影响,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变形显著,施工中常伴有支护变形侵限、大面积开裂,甚至坍塌等现象发生。如何选择合理的支护措施,有效控制软岩隧道变形并确保结构安全已成为目前地下工程界的关注焦点.施工中各阶段隧道极限位移的研究,可为该种条件下隧道设计和施工决策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根据乌鞘岭隧道F7断层区段的实际情况、对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大变形隧道不同施工阶段的极限位移进行研究和确定,并将研究成效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3.
兰新高铁是我国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原高速铁路,其隧道建设是高原高铁的中心枢纽,它是沟通甘、青、新三省区城市建设的核心项目,如何安全快速推进隧道施工,安全施工管理的重点是安全风险分析与有效控制;立足于中铁二十局集团公司承建的兰新高铁祁连山、大梁两座Ⅰ级高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实际,分析风险存在因素,并提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风险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地质雷达勘探方法是应用于隧道掘进中的超前预报,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针对如何有效地提高探测精度做了探讨和总结,对工程实例中典型的雷达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成功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状况,为保障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一定依据,也验证了地质雷达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双孔并行隧道双洞间距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的不同线间距条件下的隧道安全系数和围岩及支护结构内力、位移、塑性区的结果分析,对嵩山隧道的线间距进行了优化设计,确定了最佳、最小线间距.  相似文献   

16.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出的安全系数作为评价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指标,借助于ANSYS程序,使用莫尔-库仑等面积圆屈服准则,计算嵩山隧道的安全系数,通过分析比较确定最优开挖方案;对隧道的开挖支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应力场、位移场、塑性区和支护结构内力变化规律,为隧道工程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The methodology of visual simulation for a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is presented. Visualization of simulation model, calculation and result of construction schedule simulation is realized, and the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and the resource optimization of tunnel engineering are made. A risk analysis and a decision-making method of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based on visual simulation are presented. Furthermore, using S curve theory and schedule management method, the real-tim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method of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ased on visual simulation is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 to the tunne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shows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8.
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斜井进正洞的情况,从工艺原理、施工方法、监控量测等方面对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安全的措施,对同类施工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