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曹周天 《学语文》2022,(4):33-36
教学环节观是从动态角度认识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抓手。为了更好地呈现教学环节观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笔者选取《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作为案例,从教学筹备、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三个环节入手来设计整节课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一、“有效”问题的提出 目前,人们在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都有一个默认的前提,那就是“有效整合”,似乎不存在“无效”整合的问题。面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以及信息化教育实践困惑,究竟怎样才算是有效整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整合?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来看:一是从信息技术角度,在教学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程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用技术支撑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了“技术本位”的整合观;  相似文献   

3.
郭丽 《教育导刊》2004,(5):26-28
随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蓬勃发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以及教学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从多视点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学习的独特的理论体系。不管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角度,这一理论体系都对幼儿教育具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4.
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介绍各国母语课程与教学观、“学生中心”观、创造性作文教学观、语用与语识教学的关系、口语交际教学以及语文考评变革诸方面的发展动态,指出其基本特点及其对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曾令方 《家教世界》2012,(12):53-54
我国课程改革已经十多年了,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与时俱进的快速发展。《体育与健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保证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和核心问题。我的体会是在实施课程中必须具备这样一些教学观:《体育与健康》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健康第一的教学观;重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观;要树立"轻技术重技能"的教学观;应结合校本实际,合理开发体育教学资源的教学观;要有能真正反应社会生活的教学观;教师要树立"长远发展"的教学观等等。教学观的转变到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所以,在课程的实施中学校和教师都获得一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真正考验。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观是从教学认识论的角度,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作用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从现代教育目的观、教学本质观、教育发展观等方面重新加以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升华其中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7.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关联理论都重视语境的研究。但前者是从社会文化角度,后者是从心理认知角度;前者注重的是广义的文化语境与具体的情景语境,而后者注重的是认知语境。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话语的认知心理依据。注重社会文化角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话的隐含意义识解上可以用关联理论动态的认知语境观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在实施领导力时存在很多问题:教师领导和行政管理二元化;缺乏校园文化氛围;缺少专业机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措施:首先是从教师角度,通过提高教师的情绪智力,培养教师"学生导向"的领导观,增加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其次是从外界环境角度,创设与教师领导力相匹配的情境,营造支持教师领导力的校园文化,构建"权益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知识本质与知识价值的探讨,有助于教师提高认识,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尤其是从建构主义角度,对知识生成的过程以及知识存在的价值做详细的分析,在知识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从葛瑞汉(A.C.Graham)、唐君毅等人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从动态人性观出发来重新解释孟子的性善论。所谓动态人性观,指认为先秦"性"概念有时指生长这一动态过程的特性,这与把"性"理解为生命这一静态存在的属性不同。我们对前人解释孟子性善论时的几种动态人性观加以批评,提出一种新的动态人性观,即认为孟子的"性"概念包含先天地决定的生存方式或成长法则这一重要含义,而性善论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指孟子发现了生命健全成长的一条法则——为善能使生命辉煌灿烂。孟子与道家均有一种动态的人性观,如果说道家人性论是从精神和生理角度发现了人性健全成长的法则,孟子人性论则是从道德角度发现了人性健全成长的法则。对孟子人性观的重新认识,可以弥补心善说和人禽说在解释孟子性善论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基于维果茨基的经典著作《思维与语言》,深入梳理其关于科学概念的论述,逐一讨论科学概念的本质、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规律,探讨维果茨基对科学概念发展的研究为教学带来的启示。维果茨基对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作出区分,开创性地指出二者是同一概念形成过程的两个方面。他结合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重点分析了科学概念的发展方式,指出儿童智力发展与学校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教学先于发展。教师教授科学概念时,儿童的高级心理机能尚未成熟,而是在互动教学中通过与所学概念不断建立内在联系而逐渐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主动性、教师的积极性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共同构建了概念的发展,而这些教学概念和方法同时也为科学概念在儿童内部心理机能中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不断深化人们对掌握概念和学科知识规律的认识。维果茨基对儿童科学概念的研究为教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开拓了新的角度,推动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综合科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转变,即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等必须转变。但是传统的观念与行为方式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需要时间,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改变过程。因此,使教师明确应当具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表现,有助于教师转变旧的观念,进而促进综合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小学思政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应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将新课标理念和精神充分体现在课堂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立体化教材是高校教材建设的一种创新,引领了教材建设的新观念、新思想。通过立体化教材的概念、构成、内涵和呈现方式的阐释,论述电工电子系列实验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背景、建设体系与结构以及立体化教材应用情况,并阐述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ature of the language used when teaching mathematics to young children. It proposes that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of a mathematical concep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specific terminology. Children may need to be taught new meanings for already familiar words. The timing of these introductions to new words or meanings is critical to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being taught.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ere are two aspects of the children's learning that need to be considered. Firs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being introduced, and secondly, their learning the appropriate word to describe that concept. By assessi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new mathematical concepts through their own use of the terminology, the teacher can then negotiate new meanings with them through practical experiences, introducing new word meanings only when the concepts have been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克服传统社会本位德育理念存在的缺陷,而推崇人本德育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在人本主义德育视阈下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理解基础、人文关怀和以生为本三种新理念,贯彻民主性、个性化、自主性、开放性四原则,可以通过在教育方法上注重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在教育渠道上注重理论与实践养成的结合这两个途径来实现,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中第一门为大学生开设的课程,如何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不仅对学生学习、教师讲授这门课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从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对增强这门课的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It is important that students of physics develop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Althou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in solving quantitative problems is necessary, a qualitative understanding is required in applying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to new problems and in real-life situations. If students are not able to understand what underlies quantitative problem-solving procedures nor interpret the solution in physical terms, it is questionable whether they have developed an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physics. The research reported here is part of a larger phenomenographic study that is concerned with the assessment of physics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in kinematics. In this articl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relative speed is described. A variety of ways of understanding relative speed and of viewing a problem that dealt with this concept were uncovered.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suggest ways for teachers to proceed in assisting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is concept.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outlined concern both teaching relative speed, in particular, and teaching scientific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more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9.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事例和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入新概念。利用揭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巩固和应用概念,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翻译教学的历史不断演变,从视为对外交流的一种手段转变为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理念已被公认为助教与助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已成为一种陈旧的定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与信息化促使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引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文章就其利弊进行分析,提出翻译教学应适应现状,形成从“教”转换到“学”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