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幻小说属于幻想文学类型。现代魔幻小说有不同于其它小说类型的审美特点。它运用魔法、巫术的思维特点建构起一个“架空世界”。《魔戒》1954年出版后在西方引发了魔幻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本文将主要分析发表于现代的、以文学文本的形式存在的侧重于其文学价值的现代魔幻小说,并具体以现代受众甚广影响较大的《魔戒》和《哈利.波特》为代表性文本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星 《文教资料》2009,(24):20-22
一个原本在历史上被剥夺了语言权利的民族,在托妮·莫里森书写的这段历史中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和<宠儿>实现了穿越时空的往返旅行,在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表面隐含了深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真实.本文结合族裔文化语境考察<所罗门之歌>与<宠儿>中的文学原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作品体现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谊文旨在探讨语料库检索软件在分析文学文本中的应用,并运用Wordsmith Tools和AntConc软件分析斯坦贝克小说<珍珠>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手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影像叙事与文学叙事的不同,使<色戒>的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同中存异.首先,在小说文本中,叙事上有着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表现了王佳芝意识中个人话语与革命话语的冲突,而电影将王佳芝的内心冲突外化为几条故事线索.其次,电影用色艺术与小说文本用词风格的差异.电影采用了深栗色基调,辅捉到了沪、港都市的高雅之气,但也丧失了小说用词风格的丰富与华丽.在用色特点上,<色戒>不同于张艺谋等商业大片的用色风格,接近于中国早期表现"小城镇"文化景现的电影,同时具有当代美国好莱坞电影的用色风格.  相似文献   

5.
<吉姆爷>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为读者提供<吉姆爷>文本的新的诠释角度.  相似文献   

6.
延廷云 《文教资料》2009,(18):160-162
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百年孤独>曾以"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响誉全球,其跨越时空的轮回叙述手法已被20世纪许多作家奉为圭臬.然而其经典性并非止于此,<百年孤独>呈现的"魔幻的现实和现实的魔幻",渗透着加西亚·马尔克斯浓厚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浓缩着作家对拉美人民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永恒思考,无愧于20世纪文学经典的称谓.  相似文献   

7.
威廉姆·戈尔丁的<蝇王>是一部糅合了大量异质文本编码的小说.它引入基督教文明的魔王概念和圣徒意象以突出小说中的邪恶与善良的对立争斗.它借鉴了英国文学中的荒岛文学传统,然而却彻底颠覆了经典荒岛文学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与<珊瑚岛>所隐含的乐观主义色彩.为了传达对所处的时代的批判、扩大文本的社会维度,戈尔丁还在<蝇王>中融入了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核威胁、集权统治等发生在20世纪的真实历史事实作为小说的前文本.通过互文性的方式,<蝇王>指涉广阔的社会文化文本网络,体现了作者戈尔丁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普世关怀,呼吁着人们对人性中所潜伏的邪恶保持警醒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纳博科夫的早期俄语作品与俄罗斯文学传统联系紧密.以作品<绝望>为例,通过文本细读,说明小说对俄罗斯文学传统尤其是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的有效借鉴和利用.作家继承却不拘泥于传统,运用戏拟、欺骗等手段,纳博科夫在作品上按下自己的印记,从而继承了传统又作出创新.  相似文献   

9.
由魔幻小说改编的电影《魔戒3:王者无敌》一上映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部小说的作者是堪称魔幻文学界泰斗的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JohnRonaldReuelTolkien.简称J.R.R.Tolkien或JRRT)。他是一名学术造诣深厚的语言学家,他根据自己对古代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在《魔戒》中,为精灵(Elf)们创造了一门完整的精灵语言——辛达语(Sindarin),从字母到文法一应俱全。整部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和地名当然也不会是随随便便起的。据说,托尔金一般是先确定人物的名字,再根据人名来详细描写他们的性格及命运。这里就介绍小说中几个名字的来历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学自觉地发展,又受到近代翻译小说的影响.<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以及<沉沦>三部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从传统单一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现代第一人称叙事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亮剑>已然掀起了新一轮的军旅文学的热潮.对该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可见其较建国以后的战争小说在审美模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其新质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文章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伊始,军旅小说热销,军事题材电视剧热播,中国的军旅文学已然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尤其是<亮剑>,对该小说文本进行分析,可见其较建国以后的战争小说在审美模式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其新质主要体现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  相似文献   

13.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因此也奠定了他作为英国小说之父的地位.笛福采用了流行于16,17世纪流浪汉传奇的体裁,第一次把流浪汉传奇带入了现代小说的轨道,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流浪汉传奇是由中世纪骑士文学发展而来的,该文从文学传统的继承和相互影响出发,阐述了中世纪骑士文学在叙事结构,主题,和人物性格塑造三个方面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詹姆斯·乔伊斯奠定了意识流小说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使现代英语小说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尤利西斯>是现代西方意识流小说的典范.乔伊斯通过对三个核心人物的描写和人物潜意识的挖掘,深刻揭示了现代西方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5.
王朔的<动物凶猛>、林白的<致一九七五>和韩东的<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都突出地表现了文学的主体性.这三位作家都在颠覆中"成长",但是颠覆的内容和形式迥异.就文本的创作技巧而言,都采用"颠覆"的叙事策略,却收到不同的效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在"颠覆"中成长,彰显着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美国当代元小说的杰出代表,威廉·加斯以其在元小说理论与实践上的探索,在后现代派文坛独树一帜.作为中国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余华也和加斯一样,坚持小说自成一体.小说家需要写作技巧来表现小说中的虚构世界.他们都强调小说的虚构性、玩弄文字游戏、对历史或现实的情节进行戏仿.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对比分析他们各自的代表作品,即余华的<鲜血梅花>和加斯的<在中部地区的深处>,以探讨中美元小说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朱珠 《文教资料》2008,(5):25-26
<棋王>的"寻根"意识,主要体现在小说内容、叙述手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文化作为作者的内在修养而非外在表现对象进入小说文本.使得文化真正成为小说的灵魂所在;从对<棋王>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寻根"的,意义,在于转换思维方式,以及寻找到新的写作资源.  相似文献   

18.
张岱 《文教资料》2008,(26):26-28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运用了双重的互文性策略:与<圣经>及<哈姆雷特>等存在文本间指涉的互文性和在"对话"和"对位"的叙述手法下发生文本内在的互文性.通过该策略小说在宗教文化背景中发挥了对西方文学"弑父"母题的反思,并完成了关于上帝存在与人类信仰等问题存在主义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郑淑娟 《文教资料》2008,(20):23-24
<呼啸山庄>是英国十九世纪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以此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从歌特文学的角度出发,简述了歌特文学的发展与特点,结合作者的生平与时代的背景,简要分析了<呼啸山庄>中的叙事和体裁的特点,以及作者性格在其中的折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纳博科夫在小说<洛丽塔>中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实现其修辞目的.使精神病患者亨伯特犯下不可饶恕的罪恶之后反而赢得了读者的同情;中国"70后美女作家"卫慧在小说<上海宝贝>中则凭借一腔热情,叙说自身的苦闷及欲望,但并没得到读者的支持和认同.本文重在探讨同样作为欲望叙事文本,同样在出版之初遭禁,但如今前者已经成为后现代主义经典文本而后者仍未解禁的技术原因,从而考量当下中国女性文学身体叙事与经典作品的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