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以物权理论来规范林地承包经营制度。集体林权物权化是回应现实诉求,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推进集体林地使用权物权化的措施是:赋予林农排他的林地占有权;落实林地使用权物权的经营权和处置权;确保林地使用权人的收益权;完善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权;赋予林地、林木使用权以抵押权。  相似文献   

2.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新时期林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意义重大,但集体林权的改革还存在这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要想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必须明晰产权,完善的配套改革,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强化利益保障.  相似文献   

3.
农村林权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农村林权制度改革与土地承包制度的背景、取向和制度绩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时隔30年后的林权制度改革在仿效耕地承包制的经验基础上,在承包期限、流转程度、规模化经营和融资工具的应用等方面超越了耕地承包制.但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也出现了林地大面积流转、林权集中、林农失山和林农抗争等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土地承包制度正在转向以土地流转为目标的改革实践,同样面临一些亟待破题的新命题.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坚持三个效益并重,科学有序,积极稳妥的原则。通过破解制约集体林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难题,解决集体森林和林木产权不明晰、经营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在林权制度改革中要处理好与林权制度稳定的关系、与林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林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等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在全国积极、稳妥、顺利地推开,受到了广大林农的衷心拥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社会投资林业建设的极大兴趣。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主体改革完成后,在林权管理、规模经营、监督管理、经营服务等方面出现了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不完善引发的种种矛盾对公平与效率的影响,提出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推进公平与效率实现的前提和对策:在确立农民经营林业的主体地位的平等,保证农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追求林业土地生产效率;加强系统性地深化推进林业产权改革,加快对产权的界定、流转,保障产权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林权登记既是行政管理手段,又具有私法上的确权功能。作为全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重要一环,林权登记制度在实践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建立健全预告登记制度、规范林权登记内容以及设置统一的林权登记簿等。这不仅关系到林权权利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事关我国林业改革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集体林改配套措施改革不仅关系到安徽林权主体改革的成果巩固,还影响着安徽林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保护,及时解决林业融资困难、林业交易市场不健全、森林资源保护及林业管理体制不配套等问题是推动林权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安徽省林权抵押贷款和林业市场建设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当在巩固前一阶段林权主体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服务,健全林业保险体系,妥善解决林业管理体制机制与林业生产经营不配套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8年6月8日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至此,我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推开阶段。三年多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其内在的因果关系。该关系表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坚持制度先行、统一思想、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林地经营权流转作为现代林业持续发展的基本行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发展的必然,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山区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林地经营权流转日趋普及,并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本文根据现有林地流转基础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林地经营权流转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林地经营权流转的特点,林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类型和林地经营权流转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现有林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此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土地承包制改革之后又一次事关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变革。目前,集体林改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问题仍然存在。明晰产权、加大金融支持、规范林权流转等是当前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我国物权制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从分析现状着手,提出了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相关设想。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特殊时代下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政治产物,创制之初就与法律逻辑没有多大关系,造成目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权制度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当前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改革是重新调整农村土地利益分配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并重的制度变迁过程,法律改革的核心在于在集体所有权的框架下理清农民集体的法律内涵、通过对征地制度和农村建设使用权制度进行调整以实现集体所有权在经济利益、平衡集体所有权与集体成员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及完善农村土地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两元制体系的不合理性,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不科学性,土地使用权淹没所有权,所有权主体不明、权益被弱化、经济价值被贬化,集体土地征收过程中不平等、不公正性导致农民失地、失业、失生存,严重损害了集体土地所有权权益。架构主权—发展权—所有权—建设权—租赁权一元土地权益体系,发挥土地权能,保障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存在的问题的揭示,论证了制度安排的实质就是权利的分配、产权的分配。所以,实现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公平与效率也必须从产权分配改革入手,从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实现形式上解决土地所有权虚王的突出矛盾,从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立法上保护农民的利益,从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流持上实现农业生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从法律和实践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现象存在的原因。作认为,我国现行法律虽然规定了农村土地三级“农民集体”所有,但却没有明确规定“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构成要素和运行原则;没有明确产权代表和执行主体的界限和地位;没有解决“农民集体”与农民个人的利益关系,而在实践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权能已事实上由土地使用权所代替,这种权能替换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法律地位,使土地所有权高度弱化,使用权对所有权的分割程度很高,特别是国家对“农民集体”行使土地所有权超法律强制,使本来在法律上已虚拟化了的“农民集体”只能是有限的土地所有权人,国家才是农村土地的终极所有。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林业合作中的集体林地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的海峡两岸林业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林区集体经济组织及林农自主、深层次的参与,林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从《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立法现状和林改的实践来看,在两岸林业合作中探索对集体林地的利用创新模式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通过林业合作社的牵头作用,可以实现林地的规模利用;通过林农与台胞的有限合伙,则可以实现林地的增值利用。一些与林地利用有关的配套制度的建设也有助于促进和稳定两岸合作关系,增强集体林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改革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权能虚置;集体土地使用权内容混杂,不能流转等弊端,必须对其作根本性的改革。在坚持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借鉴国有土地使用权改革的成功经验,取消集体土地所有制,代之以单一的土地国家所有制。建立和谐统一的土地用益权体系,严格控制改革土地用途,加强土地公权管理,这是改革我国土 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制度的理想模式和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现行土地产权制度:问题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错位 ,产权界定不清 ,土地流转机制缺乏规范 ,权能结构不合理。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革 :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 ;建立规范合理的产权结构和土地流转机制 ;深化农村赋税制度改革 ,明确租税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