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谓的元语用学是对语用学研究自身的考察、审视和反思,是对语用学研究中方法论和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思考。在语用学发展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对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语用原则及其解释力等进行反思、审视,有利于语用学的健康发展。然而,从科学分类的角度看,似没有必要建立语用学的元学科,元语用学的相关研究内容可归于语用学本身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2.
论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和语用学等。文章探讨了语用学研究中语境的界定和变量分类,指出了语境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陈述语用学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入手,首先追溯了语用学翻译研究的起源,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继而探讨了将语用学与翻译研究进行交叉的可能性和可行之路,最后指出了语用学翻译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发现,语用学与翻译研究有着广阔的交叉面,按照分相论和综观论的框架构建其学科体系,能够作为其发展的可借鉴之路;研究最后指出:语用学翻译研究未来的发展重心在于理论体系的构建、重大理论的创立、研究领域的拓展和研究重心的转移上。  相似文献   

4.
语用翻译是将语用学和翻译研究结合起来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通过文献搜索与阅读,该文对国内外关于语用翻译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进一步将国内语用翻译的研究分为从整个语用学的角度进行的翻译研究和将语用学不同研究方向与翻译结合起来的研究两大类,并对语用翻译研究做出评论.  相似文献   

5.
语用学和语义学一直以来被定义为是用以表达语言意义。本文对语用学和语义学进行了简短的说明并进行了一些比较,对近期的教学研究作了一个小结。本文对语用学和语义学做说明、对比时,提出了二者间的关联点,希望有助于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语言在使用中或在语境中的意义,研究说话人如何说话以及听话人如何理解话语。本文通过对语用学主要理论进行的阐述,进而分析了语用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口译是一种跨语言的文化活动,口译过程中总回避不了语用差异。随着语用学与翻译学的日益发展,把语用学引入翻译领域,从语用学角度对口译进行研究,将为口译注入新的活力。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事例对汉英口译中的称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对人类有目的的行为所做的研究,今天它已经成为语言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语用学研究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及其规律,研究在不同语境交际的参与者怎样相互理解。正在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与语用学的本质是一致的。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语用学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如何利用语用学来指导大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项目。一般认为,汉语指示语研究是在西方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考证汉语指示语研究应该开始于对汉语代词的研究,到目前主要经历了“汉语指示语非语用学角度的独立研究阶段、引入语用学后的模仿阶段、指示语研究的本土化和创新阶段”这样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宁玲 《英语辅导》2008,(1):132-133
作为一本从语用学角度对翻译研究的著作,曾文雄教授的《语用学翻译研究》从语言哲学、语用学和译学相结合的视角对翻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该书视角新颖,是本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集中反映,也是构建跨学科翻译研究的一次新的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在多个学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的产生也从某个侧面证明了语用学的魅力是无限的。实践中也有学者将语用学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综合提升。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语用学将语境和语句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对于语句的理解,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基本的交流,实现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此外,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一种通过简单的应试教育的方式,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针对当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将语用学的相关理论内容灵活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实现学生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对语用学有更为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语用的发展,丰富了语言文化,但也给社会语用带来语用混乱和不规范现象。本文通过对社会语用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以规范社会语用,使汉语语言更加健康、纯洁。  相似文献   

13.
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追述当代语用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根据近期国内外语用学的研究主题和探索路向,发现语用学的研究的已超出指示语、言语行为、会话含义等传统议题,日渐体现出语言使用的语用纵观论。其次,语言使用与理解的语用探索再也不是单向的语用学研究,与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界面研究日益凸显。另外,语用与认知之间的相互结合和渗透,或从认知语用的视角分析言语交际,已成为当今语用学发展的一大主流。  相似文献   

14.
指示语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一人称指示语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其用法及语用功能因英汉文化的差异、交际的场合、交际的目的意图、交际双方的关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语用学的角度对第一人称指示语的各种用法和语用功能进行探讨,旨在揭示英汉人称指示语在语用上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话语推理经历了从语用学到认知语用学的发展进程。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及其合作原则首开了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话语推理的先河,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原则探讨了作为主体的人对话语推理过程所起的重要作用。Thornburg和Panther提出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则从语用学和认知的角度对转喻在言语行为中的语用功能做了较好的阐释,为话语推理的研究开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插入语在句法平面上地位特殊,它是作为语用成分在言语交际中承传的。探讨其语用价值,能深化对这类语法现象的认识,本文借助关联理论观点对插入语的语用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语用学与翻译研究密切相关。脱离了文化语境的翻译难以精确传达原文的精神与要旨,甚至会产生许多重大的失误与矛盾。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对于翻译原则的把握、翻译特殊现象如不可译性等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以及方向性的指导。因此,只有在跨文化语用学的视域范围内进行翻译研究与实践,才有可能将翻译研究引入更高的层次,也才能进一步拓展跨文化语用学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8.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但从动态的跨文化语用学角度来考察语码转换,更能反映出其文化特征,由此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文化现象。语码转换与跨文化语用学诸因素(跨文化语用语言学,跨文化社会语用学,语际语用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单语文化背景下和双语文化背景下的语码转换在跨文化语用学诸因素中具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积极语用是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而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因而富于创造活力的主动完整的表现性言语行为,消极语用是一种机械认知、单向接受从而趋同外化、共性输出的被动狭隘的复述性言语行为。由消极语用到积极语用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语用风格的转换。积极语用观依托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时代发展的大背景,汲取了"超越论"创新说"等新教育理论、"表现性目标"等西方新课程理论、当代积极心理学和时间美学等诸多思想精华而发展起来。积极语用观包含了多维度基本内容,即基于表达动机的"自觉语用",以"思"为中枢、以"听"读"视"为输入、以"说"写"评"为输出且互为有机循环的"全语用",从言语内容到言语形式洋溢着主体个性活力的"深度语用"(表现性语用)。积极语用理论视角的顺时确立,为中国母语教育的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提供了一种坚实的学理支撑,为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乃至母语教师素养的完善和更新输入鲜活的思想养料,进而催生母语教育多元、个性化和开放的一系列实践性探索。这种实践性探索将打造出未来公民以"表达力"和"表现力"为内核的活力汉语,最终转化并汇聚成象征青春中国的空前的文化创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