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教育》2010,(9):10-10
<正>本刊讯"网络问政,就是走进基层,直面群众,原生态听取民意,零距离了解民生。"近日,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书面采访时,专门就网络问政发表观点并在末尾亲笔签名。省教育厅高度重视"网络问政"工作,积极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倾听民意、与民沟通。多年来,省教育厅一直通过门户网站——安徽教育网开设厅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问政已成为政府执政、公民伸张正义的一种重要渠道。文中阐释了网络问政的内涵和类型,分析了广西网络问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建设广西网络问政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低下,主要有决策机制、监督问责、行政主体行为三个层面的根源。依托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电子政务,改造优化政府业务流程,打造电子政府,搭建信息渠道通达民意,扩大公民知情权和参与度,进而改进决策机制,便于体制内外监督,限定行政主体行为,是化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林野 《华章》2012,(10)
自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政府开通了第一家政府微博以来,政务微博日渐成为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信息发布的渠道、为民服务的平台、了解民意的方式和官民互动的空间.微博问政因此成为各级政府官员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兴的社会管理方式.本文就微博问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民意的合法性是民意输出系统的合法性,是实质合法性和形式合法性的统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民意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新渠道。现代民主政治本质上是民意政治,民意是政府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依据。网络民意要在政府政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证明其存在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已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场所,网络舆情深刻地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评价机理,其功能正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其中积极影响的原因包括公共政策评价主体系统的缺陷催热网络问政;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产生强大的舆论压力。消极影响的原因则是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角色定位不当;网络舆情的非理性。通过分析提出规范网络舆情发布,加强网民素质教育,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等对策建议,来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评价的积极影响。建立线上快速应急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以规避网络舆情对公共政策评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问政的逐渐兴起,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面临新的考验。能否正确应对"网络问政",提高"网络问政"能力,已经成为贴近民众、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新要求。本文试图就提高网络民意回应能力、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提高网络媒体环境下执政能力等方面论述党政领导干部网络问政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网络问政作为中国执政生态的新事物,以其快捷性、互动性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便捷的互动方式,“网络问政”有利于社会矛盾的释放,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理念与方式的创新,有助于营造政府与民众互动沟通的良性政治文化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由于网络问政发展现状中存在着娱乐化倾向严重,非理性网络舆论蔓延等缺陷,建立健全网络问政机制,科学引导网络舆论倾向等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大致有弱势群体利益的被剥夺感、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网络的推波助澜等。协商民主这一新型的民主模式,在应对群体性事件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表现在公开透明、平等对话、理性思考等方面。用协商民主的理念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要做到正确认识新阶层的存在,协商解决利益冲突;提升政府公信力,消弭群体性事件产生的谎言之弊;完善民意表达渠道,构建公共协商机制;发挥网络的作用,构建治理群体性事件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围绕政府信息公开与"网络问政"的内在关系,阐述政府信息公开对"网络问政"的积极意义,分析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存在问题对"网络问政"的影响,并从思想认识、工作实践、法律制度等角度提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促进"网络问政"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民意在社会民意表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这种新形式的群众意见表达方式,有利于各级政府及时了解社会舆情,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因为其匿名性与不可控性,给政府的决策过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网络民意崛起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从提高重视程度、改进宣传方式、健全监管机制、提升应对能力和进行公关培训等五个方面进行对策分析,推动网络民意在政府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微博作为新兴媒体,有着传统传媒不可比拟的互动性、便捷性和亲民性。这些优势使政务微博成为构建政府公共关系的一条新渠道,在发布公共信息、沟通民众、获取决策信息、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等方面起着不客小觑的作用。微博问政常态化、机制化成为必然趋势,但目前我国微博问政的法律机制并不完善。本文试从政务微博的法律定位、法律基本原则及实施细则方面探讨其法律机制完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下,网络问政成为一种新颖、特别的政治参与手段。与传统的政治参与相比较,网络问政使民意的表达更直接、开放和迅速。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利益分化,使得社会冲突不可避免。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具有建设性地提出"安全阀"制度可以放大冲突的"正功能"。由此,推动网络问政的有序化、制度化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问政是信息时代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民主执政的新途径,也是广大网民主动参与社会事务的新选择,其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网民的理性互动。而现阶段网民非理性的问政不仅破坏两者的互信,更消减了网络问政的权威。探究了问政背景下网民的责任内涵,将责任内化为网民的自我约束,以期成为提升网络问政效果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的问政方式相比,微博问政作为网络民主的发展延伸,具有特殊的优势与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要尽快构建微博问政长效发展机制,旨在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加快政府社会治理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政是依托官方认可的互联网平台进行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它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公民与政府距离的重要手段,对推进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改变受教育者思想观念、社会认知、政治信仰的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网络问政之中,有助于推进网络问政的规范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因而,应以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网络问政规范化建设,以更好地提高网络问政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逐渐成为网民参政议政、传达民意的公共平台和快速通道。同时,网络也逐渐成为政府倾听民声、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危机事件中,网络如影随形。因此,重视网络舆情研究分析,对于及时掌握和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的一种新形式。在政策制定中,微博问政拓展了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公共空间,微博议题成为了公共问题,博民平等参与有利于塑造理性决策制定者。然而,微博问政必然带有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和公众两个层面改进。从政府角度通过加大信息公开来保障公民参政权利,加大制度建设来构建微博问政平台;从公民角度提高公民意识,增强公共舆论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一、自评目的 建立区县政府教育工作自评制度,有利于强化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良性工作机制;有利于畅通政府工作信息渠道,保证人民群众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利于区县教育发展目标的实施,形成区域教育特色和品牌。  相似文献   

20.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群体为了实现目标,利用互联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信息,在相对自发、无组织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发泄不满、制造舆论的集群行为。以社会重大公共事件、伦理道德事件、民族主义事件、文化争论事件等热点事件为发端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近年呈上升趋势。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内容庞杂、传播主体复杂、传播范围广泛、传播渠道融合的特征。因此,政府应采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网络问政制度、加强网络执政能力建设和提高对网民的伦理道德教育等应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