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分析低氧环境下的训练对肌肉爆发力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市某高校志愿者30名,将其随机分为低氧运动组和常氧运动组,低氧训练组的15位受试者在模拟青海地区海拔环境下进行训练。常氧训练组受试者进行常氧测试。两组受试者均进行相同强度的训练,对最大摄氧量、低氧通气速率、肌肉收缩产生某个运动关节屈伸扭转力矩、对抗肌比、相对平均功率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低氧训练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显著低于常氧训练组(P0.05),同时随着运动负荷的逐渐增加,最大摄氧量逐渐降低;两组受试者通气反应速率均随运动负荷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低氧训练组和常氧训练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膝关节屈伸肌快速相对峰值力矩实验后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伸肌快速相对峰值力矩增长量低氧训练组非常显著性高于常氧训练组,P0.01;屈肌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氧环境下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肌肉爆发力,对肌肉爆发力参数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肥胖症患者运动步态对下肢骨骼承压性的影响。方法:将美国生产的Fastec Imaging高速摄像机置于人体行走的正侧面,受试者以正常行走的步速沿既定路线行走,随机拍摄,采用艾里尔配套的解析软件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比利时RSscan公司生产的压力分布测试系统Footscaninsole对受试者下肢骨骼承压型进行测试。结果:步宽肥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的步长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相对步长显著高于对照组。双支撑时期,肥胖组显著大于对照组。单支撑时期肥胖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其余时间参数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足跟着地时,肥胖组踝关节角度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肥胖组髋关节角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在单支撑时相中,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角度肥胖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一定的改变,但无显著性意义。当足趾离地时,肥胖组在膝关节、踝关节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在骸关节处的屈曲角度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运动步态下肥胖组右下肢的腓骨、足骨平均峰力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右下肢髌骨所受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肥胖组胫骨、足骨所受冲量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其它区域肥胖组虽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症患者运动步态下下肢骨骼所需承压性大于体重正常者。  相似文献   

3.
《内江科技》2022,(1):49-51
目的:探讨8周的适应性体育教学对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12名14~16岁智力障碍儿童,分为6名男生一组,6名女生一组。两组均接受为期8周的适应性体育干预训练,被试者干预前、后分别接受智能手环心率测试、肌力测试和关节活动度测试。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的心率变化较干预前有了明显的提升;男生的膝屈肌、膝伸肌、肩伸肌和躯干屈肌干预后肌力数值明显高于干预前数值(P<0.05),女生的髋伸肌、膝屈肌、膝伸肌、肩屈肌和躯干伸肌干预后肌力数值明显高于干预前数值(P<0.05);男生的髋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和肩关节前屈的关节活动度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提升(P<0.05),女生的髋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和肩关节伸展的关节活动度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提升(P<0.05)。结论:8周的适应性体育干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蛋白食物摄入同肌肉运动力量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某体育大学体育力量项目运动员男生90名,随机分为3组,分为高蛋白食物摄入组30人,低蛋白质食物摄入组30人,对照组30人,为各组学生设置不同的营养干预方案,对各组学生进行肩部肌肉训练,再分别对3组学生进行肩部等速肌力的测定,分析各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肌肉运动力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蛋白食物摄入组学生的肩关节前屈角度高于低蛋白食物摄入组和对照组的肩关节前屈角度,随着蛋白食物摄入量不断增加,学生运动肩肌肉的后伸角度增大明显。对照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屈肌总体做功能力出现降低趋势,低蛋白食物摄入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伸、屈肌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总体做功能力等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高蛋白食物摄入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伸、屈肌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总体做功能力等指标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蛋白食物摄入量的增加,使得肌肉运动力量出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强度体育运动中人体运动的易损伤区域。方法:进行不同的测试。结果:高强度运动组受试者心率明显升高,和正常运动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高强度运动组、正常运动组受试者的体温、收缩压及舒张压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高强度运动下能够使受试者血清SOD和MDA含量以及血清HPS70显著增加,和正常运动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强度运动组和平常运动组受试者的Ig A和Ig G含量没有很大的变化。高强度运动使血清PRL含量和血清GH含量显著增加,与正常运动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血清皮质醇含量也显著增加,与正常运动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强度运动能够使人体运动的易损伤区域各相关指标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网球运动对中老年人群体脂肪率的影响。方法:将40名肥胖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运动组应用网球运动方法干预16周,对照组不作特殊干预,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受试者体重、腰围、体脂肪率,统计分析各组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或实验前后比较,运动组体重、腰围、体脂肪率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网球运动能降低中老年体脂肪率,降低其因肥胖所致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强污染下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市某校大学生志愿者60名,其中男生30名,女生30名,将其随机划分成四组,分别为强污染运动组、强污染对照组、低污染运动组、低污染对照组,每组20人,强污染运动组在强污染环境下进行Bruce方案,强污染对照组不进行运动,但与强污染运动组共同处于强污染环境下,低污染对照组不进行运动,但处于低污染环境下。结果:强污染运动组的安静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压、心功指数均高于强污染对照组与低污染对照组,且安静心率、脉搏压、心功指数与低污染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强污染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收缩压与强污染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污染运动组ESD、EDD、ESV、EDV、MSER以及MVCF均高于强污染对照组和低污染对照组,其中EDV与MVCF和低污染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EDV、MSER与强污染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MVCF与强污染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强污染运动组实验后FVC、FEV1、FEF25%-75%、FEF与实验前相比明显增加,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MVV较实验后明显降低,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强污染对照组与低污染对照组实验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强污染运动下,运动对改善和提高心肺功能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选取杨式太极拳中的典型动作"云手"进行分析,获取探讨"云手"动作姿势控制特征的外在表现,提高老年人身体姿势控制能力,预防跌倒。方法:选取60岁以上、经常练习太极拳8年以上的老年人受试者共30名,采用Vicon红外运动捕捉系统采集受试者正常步行和表演太极拳的运动学数据,通过人体重心位移和下肢三个关节角度活动范围等指标对受试者进行量化评定。结果:与正常步行相比,"云手"动作在上下、左右和前后方向上均表现出较小的重心位移,除踝关节的跖屈背伸和内外旋角度活动范围比正常步行显著更大外,髋关节和膝关节角度活动范围一般更小。结论:"云手"可作为一种防止老年人横向跌倒的训练方式,以加强和改善身体稳定性,特别是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旋转运动,有利于提高身体姿势控制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9.
童海琼  陈菊芬  徐春丽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161+167-161,167
本文研究运动训练对肥胖大鼠腹内脂肪、血压和蛋白尿的影响。通过高脂膳食进行肥胖造模。随机将SD大鼠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安静肥胖组、运动肥胖组(对四组大鼠进行3月跑台训练,其中Sed-Ob=安静肥胖组,Ex-Ob=运动肥胖组,Sed-C=安静对照组,和Ex-C=运动对照组)。对大鼠腹内脂肪含量、肌酐,蛋白尿、血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安静对照组的大鼠血压正常,而安静肥胖组大鼠血压高;经过1月的锻炼运动肥胖组血压下降。运动训练组的体重和腹膜后脂肪量低于安静对照组。安静肥胖组尿蛋白排泄量明显高于安静对照组。目前的研究结果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运动训练可以降低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腹内脂肪含量、血压和蛋白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鼠过度运动状态下内分泌症状特征。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常规运动组、过度运动组三组,每组各10只,空白对照组每天无任何特殊运动,正常饲养,过度运动组小鼠进行过度训练,常规运动组小鼠在与过度运动组相同的游泳箱中每天进行30 min的游泳训练,持续7 d,测定心系数、收缩压、心率、血浆心钠索、ET、Ang、NO、NOS等指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常规运动组和过度运动组小鼠的心脏系数/体重指数变化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运动后常规运动组和过度运动组的平均血浆心钠素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运动前,运动前后常规运动组的平均血浆心钠素量也分别显著高于过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常规运动组ET具有显著性差异,Ang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过度运动组的Ang显著低于常规运动组。常规运动组与过度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NO、NOS活性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过度运动组小鼠NO活性显著低于常规运动组小鼠,过度运动组小鼠NOS活性低于常规运动组小鼠,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过度运动状态下,小鼠体内分泌各指标值降低,内分泌系统活力大大降低,紊乱程度增大,使得小鼠机体功能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11.
新老卢德运动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考察了“卢德意象”从贬损到褒扬的历史嬗变 ,探讨了新老卢德运动在性质、目的、方式和后果等方面的区别 ,通过分析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心理特征阐明了新老卢德运动的联系 ,提出老卢德运动为新卢德运动提供灵感、勇气和动力 ,新卢德主义实质是一种技术批评主义 ,是技术批评主义在后工业社会新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情报杂志》2007,26(4):108-109,112
信息系统保持着信息环境、信息结构、信息功能、信息交流的平衡运动形式,永恒性的非平衡追求是信息系统平衡运动的力量源泉,平衡与非平衡间的落差是信息系统平衡运动的动力机制,信息平衡具有结构功能、信息进化、控制反馈三大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人眼模型及其运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一种人眼建模及其运动控制的方法 .人眼采用三维网格模型 ,并结合纹理匹配 ,获得了较逼真的人眼模型 .人眼眼皮上下边界用抛物线近似 ,其运动通过眼皮上的特征点控制 ,并在模型中考虑了眼皮皮肤运动的关联作用 ,达到了较好的动态效果 .该方法已在微型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 ,人眼模型逼真 ,通过帧间时间的非线性分配 ,可较为形象的模拟出人眼不同的眨眼动作 .  相似文献   

14.
物体在空间的机械位移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由此构成了一门叫力学的分支学科。自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问世以来,经典力学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辉煌的成功。无论蒸汽机的发明还是喷气飞机的上天,无论航海事业的开拓还是水利建设的发展,无论天文学的巨大成就还是空间技术的惊人进展……,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了经典力学高度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在“低速”范围。然而,相对论在口头上声称自己涵盖经典力学,“低速度下相对论与经典理论没有什么原则区别”的同时,…  相似文献   

15.
赣南采茶舞蹈中独特的动作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色彩斑斓,其中赣南采茶舞蹈更是标新立异,其独特的舞蹈动作是表达民间文化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使得赣南采茶舞蹈大放异彩.黑格尔曾经说过:"能够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的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从美学角度分析,又可认为动作是直接表达给观众的,它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设计采用P89LPC932单片机作为物体运动和电机转速控制的核心.采用一套独特的软件算法实现了物体运动轨进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运动理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law of their mov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odel of network information movement.  相似文献   

18.
王建敏 《科技通报》1998,14(4):251-255
由CCD摄像装置、视频信号采集卡和个人计算机构成的眼球活动分析系统能实时地跟踪、分析病人眼睛凝视点的变化规律.本系统应用图像分割和快速边缘检测技术精确测定眼睛注视位置,根据预定准则分析凝视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为精神病临床检查和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文中给出了一个凝视点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19.
梁枫  沈萌红 《科技通报》2006,22(5):655-660
本文对概念设计中已有的评价决策方法进行讨论与比较,考虑到机构运动方案评价决策阶段的特点,构建了包括动力性能等5大方面,加速度峰值、噪声、可靠性等17个因素的机构运动方案综合评价体系。在介绍整个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配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分析评价结果,说明了这种方法在机构运动方案评价决策中的实用性,同时为概念设计的最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文献运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丽 《情报杂志》2007,26(3):77-79
“马太效应”意指成功导致成功,形成累积优势,是社会上一种不可避免而又利弊俱现的偏态心理。“马太效应”是科技文献运动的必然,“马太效应”在科技文献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主要表现为:科技文献分布不均衡——文献集中趋势;科技文献引证不对等——作者集中趋势;高产作者群的出现——论文集中趋势;科技文献老化加快——时间集中趋势。科技文献运动过程中的“马太效应”只是一种心理倾向,把这种倾向化作实事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马太效应”这一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