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彭剑 《新闻前哨》2005,(2):10-11
灾难事件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非同一般的惨烈性与毁灭性,带给人类无尽的心理恐怖与创痛感,因而,一旦发生,便迅速成为媒体倾力报道的主角和读争睹的热点新闻。从地域角度划分,灾难事件新闻分为本地灾难新闻与非本地灾难新闻。2004年12月26日早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全球最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并波及东南亚8国,死亡人数在15.5万以上。  相似文献   

2.
去年以来,新华社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狠抓精品报道,取得较好成绩,产生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充分体现了新华社报道的权威性和不可替代性.特别是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及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报道中,新华社抓住地震发生后、春节前后、地震发生一周年三个时间节点,有节奏、不间断地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性的长篇精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称赞新华社派出最强的力量、最熟悉四川灾区情况的力量,采写出好稿件.他们指出,稿件大气磅礴,令人动容,催人泪下,动人心魂,以事实说话,以细节感人,是用心和情写出的作品.国内外媒体和受众给予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3.
重大主题报道是新闻媒体为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重大决策、重大活动所进行的集中的、大规模的战役性报道。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不仅是媒体肩负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媒体彰显实力、增强影响力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中央台在两会这一重大主题报道中不断加大广播音响节目的运用,扬广播之优势,做大做强重大主题报道,探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的8.9级强烈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国家,受灾面积之大、伤亡人数之多令人触目惊心。由于印度洋海啸预警机制的缺乏,导致信息传递、分享都无法赶在灾难前实现。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地质调查局信息中心的专家帕森表示:“我们只能通过媒体知道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是今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对新闻报道来讲,这不同于一般的节庆报道,是一次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涵盖内容极为丰富的重大战役性报道。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世界性通讯社,在国庆50周年的报道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 重大报道的组织策划,十分重要,也可以说是整个报道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试以新华社在这次重大报道中的策划与组织为例,探讨和总结节庆报道乃至重大战役性报道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2011年3月11日,日本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当日累计发生余震64次。伴随地震而来的是强烈的海啸以及随后发生的核电站泄漏事故,全世界的焦点一瞬间聚集到了日本,由于日本与我国地缘上的接近性,再加上地震本身破坏力之大,我国人民对本次大地震也  相似文献   

7.
灾难事件具有强烈的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非同一般的惨烈性与毁灭性,带给人类无尽的心理恐怖与创痛感,因而,一旦发生,便迅速成为媒体倾力报道的主角和读者争睹的热点新闻。 从地域角度划分,灾难事件新闻分为本地灾难新闻与非本地灾难新闻。2004年12月26日早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近40年全球最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并波及东南亚8国,死亡人数在15.5万以上。这是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闻周刊》2011,(10):14-15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地震发生后,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向日本人民伸出援助之手,协助他们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震级程度排入史上前五,并因地震引发了强烈的海啸,在地震与海啸的双重袭击下,日本各行各业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尤其是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使日本全国面临自然灾难与社会灾难的双重打击.然而,在如此危急的时刻,日本社会表现出令世人震惊的稳定秩序,灾后良好的社会氛围与日本媒体对于灾难信息报道及社会舆论方向的精准把握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何寿林 《视听界》2005,(4):i004-i004
在激烈的电视媒体竞争中,许多地方台的黄金时段推出了大容量、大板块的新闻时段,其中战役性报道成为亮点。第一,把握宏观,找准战役性报道的定位。一般来说,战役性报道都是围绕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展开,围绕具有强烈时代特点的新人、新事、新典型展开,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具有  相似文献   

11.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的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尼泊尔电视台在对此次地震的报道过程中,掀开了尼泊尔电视业30年历史的新篇章,反应速度快、报道量大、覆盖面广、内容准确,创造了尼泊尔电视业史上多项之最,受到了尼泊尔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的广泛好评。本文以此次地震报道为切入点,回顾过去30年来,尼泊尔电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大观周刊》2011,(11):22-22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级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引发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抛开一切恩怨,这是一场人类的浩劫,生灵涂炭,我们任何人都应当对此给予应有尊重和悼念。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近百年来罕见的强烈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自1964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强烈地震。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事件,国内外各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迅速抢发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11日,日本位于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大地震,当日累计发生余震64次。伴随地震而来的是强烈的海啸以及随后发生的核电站泄漏事故,全世界的焦点一瞬间聚集到了日本,由于日本与我国地缘上的接近性,再加上地震本身破坏力之大,我国人民对本次大地震也是高度关注,大地震的相关报道也被推到了舆论前台。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这次全国各级媒体关于四川汶川强烈地震的大型新闻报道,堪称近年来,甚至是新中国电视新闻报道有史以来.对突发事件反应最快速、报道最及时、内容最全面、最客观、信息最公开的一次大型战役性报道。笔者不断总结和反思: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把握好什么样的原则呢?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近百年来罕见的强烈地震,震级高达里氏9.0级,是自1964年以来全球发生的最强烈地震。地震和随之而来的海啸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事件,国内外各大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迅速抢发新闻。中国记协的一项调查表明,这条轰动全球的灾难新闻,几乎出现在12月27日这天国内的每一家报纸的头条。从报道实践中,我们可以考量出各媒体在应对和处理  相似文献   

17.
田颖 《军事记者》2010,(12):23-24
在重大战役性报道中.新闻策划十分重要、不可或缺。没有策划,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战役性报道。对媒体而言,重大战役性报道是展示及提高影响力的机会。所以,每遇重大战役性报道,媒体都会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竞争中占得优势。  相似文献   

18.
刘晓菲 《新闻世界》2013,(6):345-347
日本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在这场灾难中,日本媒体体现了其新闻专业主义,尤其是日本唯一的公共放送组织——NHK在地震期间提供了值得信赖的高水平报道,为地震中信息传播及灾难应对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文以NHK对3·11大地震的报道为例,分析NHK灾害报道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以期对我国媒体的灾害报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播报道以快、新、活见长.但在突出这些方面特点的同时.往往又难以顾及报道的深、重、大等元素。在报道中.尤其是在重大、典型、战役性报道中,如何把新闻做深、做重、做大,就要讲究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20.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对任何媒体来说都是一个巨大考验。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发生后.解放军报社旗下的中国军网第一时间全力投入抗震救灾报道.从4月20日至30日.共发布抗震救灾稿件7861篇.其中自采文字稿1046篇、图片676组(幅)、视频63条,推出“芦山大救援”大型网络专题、“子弟兵驰援芦山”视频专题、“四川芦山4.20强烈地震”图片专题和“地震灾后防病防疫工作”知识性专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彰显了军队网络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