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生动丰满,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时,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提问中学会判定平年和闰年,在发现中掌握判定大月和小月,在史料中明白二月的由来,在小结中补充闰年的判定.  相似文献   

2.
张艳 《湖南教育》2007,(8):39-40
教学目标:1.整理复习时间单位年月日,构建年月日知识体系;运用有关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19~20页是有关“平年和闰年”知识的教学。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1997~2008年2月的天数,来发现平年和闰年的排列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在教学中,当讨论到平年和闰年的排列规律时,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着大致相同的见解:“平年和闰年是按照平年、平年、平年、闰年的规律排列的。”“我发现四年中有3个平年,1个闰年。”……正当我想小结时,一双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还大声说:“我还有不同的发现。”看着他着急的样子,我心里有点纳闷:还能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呢?于是,我叫了他的名字。“我还发…  相似文献   

4.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三年级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时间单位“时、分、秒”有一定的认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和“年、月、日”有关的感性经验和认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既要注意其间的承继关系,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为了能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自主探究等学习模式,借助年历卡和课件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19~20页是有关"平年和闰年"知识的教学.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1997~2008年2月的天数,来发现平年和闰年的排列规律.在此基础上,明确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在教学中,当讨论到平年和闰年的排列规律时,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着大致相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8~99页“愉快的周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形成数学的意识。在学习中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3年级下册第4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学习目标】经过查找阅读书籍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和感受时间单位年、月、日;在讨论交流中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并会初步判断平年、闰年。【学习准备】1.课前收集与年、月、日知识有关的报刊、杂志、近几年的年历卡。2.每6人编为1队,每队分别为红、黄、蓝、绿、紫……3.每人准备1个小宠物。【学习过程】一、猜谜语游戏中感受“年、月、日”。1.猜一猜,老师带来的是一件什么东西?(多媒体出示)有个宝宝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2.(出示日历)老师撕下一…  相似文献   

9.
《认识时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引导学生探究发现1时=60分。由于时间单位看不见、摸不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应在有效情境中展开教学,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针对"有效情境"谈谈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段:一、在童话情境中展开新课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2.经历自主探究年、月、日之间关系的过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1~83页。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各月和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智能目标:让学生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概念,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德育目标: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重、难点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不同年份的年历卡4张以上。教学方法指导操作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穴苏教版雪第44~45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认识世纪和季度两个时间单位。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发展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相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方法。 课前…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第一课时,教科书第91~9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多媒体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3.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4.学生通过制作钟面、说钟面,进一步掌握钟面的构造。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听音乐,猜谜语播放音乐“嘀哒、嘀哒、嘀哒、嘀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1.请同学们猜…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8-99页“愉快的周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意识。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页测量的第三课时“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质量单位中的克与千克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首先创设了生活中“过桥”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提出各种问题,探索有关质量的知识和方法。学…  相似文献   

16.
姜媛  曲惠春 《辽宁教育》2008,(7):108-1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75页“探索与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49页。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知道大月和小月,了解平年和闰年的知识,能根据“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判断闰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活动中能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 (2)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像“第几排第几个”这样的叙述指出物体相应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算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2.学生在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中,探索、发现并归纳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3.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单项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等活动,学习新知识,逐步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情感与态度: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