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短跑运动员跳远助跑起跳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短跑运动员副项跳远教学与训练初期,解决运动员助跑起跳的不稳定、助跑与起跳的衔接不紧密现象,并采用建立加速节奏的办法,将短跑加速跑的动作结合起来,以期望能使跳远教学与训练更加符合短跑运动员参加副项比赛的要求。通过对20 名女子短跑运动员试验,表明短程快速助跑起跳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助跑节奏和完成空中动作,提高跳远成绩。  相似文献   

2.
跳远完整技术我们一般把他分为四个部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而我们这里所说的踏板准确性包括了良好的起跳特征、踏板时吃亏和犯规,是助跑与起跳的关键的衔接环节。目前在国内各阶层训练中起跳与腾空的训练比重要远远大于助跑与起跳的训练比重,特别是在跳远初学者训练中我们更注重怎样练好腾空动作而忽视对踏板准确性的训练。  相似文献   

3.
在跳跃项目中,助跑起跳动作完成的质量如何,是和跳跃技术发挥得怎样有着直接联系的。助跑、起跳技术越正确、越稳定,则跳跃技术的发挥就越好。众所周知,跳高运动员起跳离地时,身体重心沿抛物线轨迹运动。在空中,运动员不能通过任何方式改变预定的飞行轨迹。因此,跳高训练应将主要精力用于形成和改进助跑起跳技术,而不是过杆技术。 跳高技术可分为四个部分(本文以左脚起  相似文献   

4.
跳高是越过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几部分组成,技术较为复杂。在比赛中,运动员面对已知高度的横杆,需要按相对固定助跑起点,固定的助跑步数,稳定的助跑节奏和速度,准确的起跳点,适宜的起跳角度,稳定的过杆动作来完成每一次试跳。每次试跳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运动员能否稳定和准确地发挥自己的技术,而稳定和准确地发挥技术,又取决于运动员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对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完成动作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教学和  相似文献   

5.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6.
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应着重解决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没有良好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助跑速度和跳跃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良好的助跑起跳相结合的技术,必然是建立在良好的起跳技术和良好的助跑技术上的。而现行的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中,往...  相似文献   

7.
对后排扣球中助跑起跳技术动作进行解析与探讨,目的在于提出进攻技术在助跑、起跳等方面的一些技术特征和差异变化,为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论:运用后排扣球已成为赛事中一项主要的进攻技术。助跑和起跳的技术动作关系到人体的腾起高度,直接影响空中动作技术完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现代跳远技术能够把它分为;助跑、准备起跳、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五部分进行分析。就跳远的每一个组成部分对整个远度影响而言,它们的排列顺序是相同的。助跑毫无例外、任何一个跳远运动员的最好成绩,都是由于快速而合理的助跑所致。因而、跳远技术的大多数训练手段与主要训练时间应用在对助跑的训练之上。  相似文献   

9.
跳远是一个快速奔跑与跳紧密结合的项目。由于快速助跑和迅速起跳的有效衔接,使身体产生向前向上运动,取得平稳的空中姿势和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合理的落地动作。跳远取得成功集中表现在助跑和起跳结合好的关键问题上。起跳是在助跑中完成的,只有在快速助跑的条件下紧密衔接起跳,才能产生垂直速度,所以助跑起跳的任务是:跑得快,踏板准,而又能跳起足够的高度,这样才能决定远度。  相似文献   

10.
背越式跳高助跑"曲率"与起跳技术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湖北体育科技》2004,23(2):218-219,223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问世和不断改进及技术环节上的创新,在田径运动技术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弧线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完整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后程2~3步助跑与起跳的有机衔接对强化起跳效果更为重要。研究助跑“曲率”与起跳衔接的关系,总结技术训练实践的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以求达到更高的技术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多年对青少年运动员跳远教学与训练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出跳远技术中助跑与起跳的衔接——助跑最后一步的技术特征及其重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跳远教学中对这一技术的训练手段和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心理定向是指动作开始以前和完成动作过程中心理的准备状态和注意力的指向性。国外有专家作过“强有力”和“跑过起跳板”的两种心理定向试验,结果表明,当运动员以“强有力”的起跳心理跳远时,助跑后几步往往出现动作僵硬、减速、身体重心过低、左右偏斜等现象,而带有“跑过起跳板”的心理起跳时,最后几步助跑达到了起跳的最高点,与起跳的衔接更加紧密。可见,心理定向对完成技术动作的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和训练中要重视心理定向。  相似文献   

13.
跳远的完整技术一般分为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落地四个部分。跳远教学一般把助跑与起跳结合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学好起跳动作,并在快速跑动中合理完成起跳技术,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本人作为从事多年跳远教学工作的教师,对教好跳远起跳技术进行总结,分为五步骤。  相似文献   

14.
助跑式单腿起跳腾空外摆莲是传统的基本跳跃动作之一,高质量的完成该动作需要做到高、轻、飘、脆.国家对武术基本功和基础规定套路的重视,单腿起跳的腾空摆莲又纳入基础基层教练员和少年运动员的训练范畴.许多年轻教练员对于该跳跃动作的教学训练还相当陌生.为此,文章就它的技术特点,教学要求等,结合教学实践,从技术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以及易犯错误的解决等方面给予了探讨,希望能给基层的武术教练员们和运动员们在该动作教学、学习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5.
周璋军 《中华武术》2008,(12):44-45
一、助跑(尤其是后三步)、攻板的速度、节奏与踏跳的训练是影响三级跳远技术第一因素 大家都知道,三级跳远技术是由助跑起跳、单脚跳、跨步跳与跳跃几个环节构成。助跑起跳作为整个技术的第一环节,它决定着后面技术的发挥或者说直接影响着该次试跳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助跑起跳训练尤其是助跑后三步的速度训练与踏跳蹬伸起跳训练是创造优异成绩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的跳远技术训练是以掌握快速、准确的助跑,正确的起跳技术,以及合理的空中和落地动作为前提,为将来进一步提高跳远的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小学生跳远技术的训练应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一般分为助跑、起跳模仿、助跑与起跳结合、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等几个步骤。1.助跑技术(1)在普通跑道上助跑练习。在跑道上丈量好步点,反复进行助跑练习。(2)在跳远助跑道上助跑练习。2.起跳模仿动作(1)原地摆臂。两脚平行站立,两臂屈肘位于体侧,起跳腿同侧臂在后,异侧臂在前。然后,起跳腿同侧臂顺势向前上摆起,异侧臂向侧后摆起。当脚离地的一瞬…  相似文献   

17.
汪广茂 《中华武术》2010,(10):46-49
跳远是水平跳跃的一种运动项目,其完整技术是由快速的助跑、准确而有力的起跳、平稳的空中动作和合理的落地方法这四个相互紧密联系的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跳跃项目,是典型的速度和爆发力相结合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具备高速助跑和完成强有力起跳的能力。本文就以改善跳远起跳能力,研究一种改进的新方法——“水平助跑,坡下起跳”。 我在少年跳远教学训练中,采用了“水平助跑,坡下起跳”这种练习方法。其实用性很强,能更直接有效地改善跳远的起跳能力(如图)。练习方法和要求: 一、全过程应以正确的跳远技术动作(助  相似文献   

19.
跳高的要素     
跳高的要素凯利·泰勒兹在田径运动的所有跳跃项目中,助跑、起跳的技术与跳跃的成绩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助跑、起跃结合得越好,技术越正确,跳出的成绩就越好。大多数田径跳跃项目的世界纪录,都是与成功的助跑和起跳有直接关系。因此,姚高训练的大多数时间应放在提高助...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起跳是跳高最关键的技术环节。它衔接着助跑和腾越过杆。助跑阶段运动员积累的能量不仅通过起跳转化为腾起的能量,而且背越技术所特有的转体动量矩和旋转过杆动量矩皆由起跳动作而转换。起跳阶段的动作结构十分复杂,它包括起跳腿和摆动腿以及上肢摆动的动作,另外,转体的形成还与躯干的动作例如肩轴和髋轴交叉的时空结构有关,但这一系列动作的形成和调整,无一不与起跳阶段运动员身体重心的高度及其变化和身体的倾斜角度及角度的变化有关。在技术分析中,它们虽然仅作为运动学参量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