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中国外宣工作的新范式."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对当代青少年成长成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时代强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故事"青少年英文读物的价值,梳理"中国故事"青少年英文读物编辑出版存在的问题,提出形成"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社会风尚、制定"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内忧"与"外患"的快速升级,"西北中国"在中国地缘政治快速凸显。精英媒介《大公报》通过媒介议程的建构重新发现了"西北中国"。《大公报》对"西北中国"的发现与当时政治议程中"西北中国"存在关联性。但是,《大公报》的"西北中国"媒介议程设置保持难得的独立性,有一定的自主空间。范长江是《大公报》"西北中国"议程的首席定义者,他的西北报道成就了《大公报》作为精英媒介在定义"西北中国"媒介议程的引领者地位。  相似文献   

3.
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排头兵,"十三五"以来中国出版积极探索和运'用多种途径,"走出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本文在分析"十四五"期间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背景、动因、机制等方面的基础上,回望"十三五"期间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经验、模式与路径,讨论中国出版"走出去"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十四五"期间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发展趋势和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3):38-40
中国模式之争9787516114803李建国编2013-0336.00《中外热点论争》丛书到底有没有"中国模式"?"中国模式"的概念是否成立?"中国模式"的特征是什么?"中国模式"是否可以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普遍借鉴的发展模式?从"中国模式"的争论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本书将围绕"中国模式"的概念、特征和意义这三大争论,深度解读在"中国模式"问题上的思想交锋与碰撞。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南阳日报社近年美名远播,盛誉在握,先后获得"中国百家品牌媒体"、"中国报业影响力十强"、"2013中国十大公信力地市党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奖"、"中国地市党报经营十强"、"中国地市党报网站十强"、"全国百家读书媒体"、"全国自办发行先进单位"、"全国印刷精品级报纸"、"全国公益广告宣传贡献奖"以及"河南省十...  相似文献   

6.
马会峰 《出版广角》2019,(15):33-35
中国文学"走出去"实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更重要的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道路上,国家主管部门、出版企业和知名作家应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中国贡献论"是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崛起的一种较新的提法,它是继"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机遇论"之后国际社会看待中国崛起的一个全新的角度,是一种较为理性和科学  相似文献   

8.
每月视点     
事件伦敦书展将掀起"中国风"将于4月16日揭幕的伦敦书展上,中国将以"市场焦点"主宾国身份亮相,活动数量超过300场,届时将在英国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文化风"。"五行"元素融入中国展台据透露,这次中国主宾国展台的设计别具一格,将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蓝"的推出到现在的"第一梦想频道",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梦想秀》称得上是"中国蓝"众多品牌中的扛鼎之作,为"中国蓝"整体品牌的未来运营树立了标杆、指明了方向,为"中国蓝"之"蓝"添上了"公益"和"梦想"的新注解。近年来,省级卫视的竞争日趋激烈,而具有全国影响力和极富特色的频道定位无疑是提升频道竞争力的助推剂。蓝无界、境自远。从"中国蓝"的推出到现在的"第一梦想频道",浙江卫视依照"市场嬗变——定位转型——打造标杆"的发展脉络,由原来的"综艺纵贯线"向"中国第  相似文献   

10.
王珣  李翔 《兰台世界》2016,(11):139-142
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近代化的序幕,同时也开始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进程。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外交体制,由"朝贡体系"到"条约体系",从"近代化"到"现代化"嬗变,这种嬗变既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同时也是中国主动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然选择。晚清中国外交体制的变化与发展在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乃至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代中国外交也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本质是中国文化"走出去".近年来,中国出版业开创了多种"走出去"的途径与方式,无论是"借船出海"还是"造船出海"都有一批可贵的经验亟须反思与总结.在全球场域中,中国出版"走出去"需要上升到文明类型与文明道路的高度,面对不同国家优化出版"走出去"的方案.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仍在进行,需要我们的哲学和社会科学不断总结中国社会的实践经验,不断修正和完善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在此意义上,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效果和规模最终仍然取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9,(6):17-29
2018年对于中国新闻学来说,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因为2018年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诞辰百年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的一年。所以,站在今天,回顾中国新闻学的百年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简言之,即既可"承前",又可"启后"。"承前"是指,继承中国新闻学经过几代新闻报人与新闻学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历经理论孕育期(1834-1917)、奠基与多元发展期(1918-1948)、"苏联化"和政治化时期(1949-1977)、调整重建与发展繁荣期(1978-2017),从无到有,由术入道,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发展壮大,所形成的三种贯穿新闻学发展始终的研究传统:业界的实践新闻学研究传统、政治新闻学研究传统、学术新闻学研究传统";启后"是指,有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但中国新闻学要想在新时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模式,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则必须从现实中中国新闻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历史上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脉这两个维度出发,为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找寻新的发展出路、方法,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寰球传媒     
美国:开播介绍中国的电视台日前,美国五洲电视台在洛杉矶举行开播仪式,这是首家在美开播、以全面介绍中国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电视频道。其宗旨是"把中国带给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现已开播"走进北京2008"、"中国神奇科技"、"中国探秘"和"游遍中华"等节目。该频道将用英语或汉语配英文字幕的形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有关中国经济、民生和文化、历史的节目。它通  相似文献   

14.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5):66-67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三化观"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这里的"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符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话语体系中,中国形象以"他塑"为主的局面源于中国在跨文化实践中主体性的缺失。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逐步摆脱不在场的尴尬处境,"崛起"为西方世界中的"强大他者"。中国的崛起虽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框架起到了某种程度上的解构作用,但"中国威胁论"却再度升温,遮蔽了西方对中国进行的客观、公正的描述的可能。以"中国梦"为代表的叙事话语作为中国的民族身份的自我想象,规避了"和平崛起"所蕴含的"威胁"可能,将抗争性话语演变为对话话语,为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进行对话寻找到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创七项中国第一(1)中国第一次全媒体整程走完"丝绸之路"(2)全球和中国第一次利用GOPRO 360全景技术整程记录丝绸之路(3)中国第一次卫星车全地形全过程直播"丝绸之路"(4)中国第一次拥有"欧卫"认证的卫星车(5)中国第一次对"丝绸之路"进行整程航拍(6)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导航丝绸之路(7)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记录丝绸之路航迹  相似文献   

17.
由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和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共关系高层论坛--融入世界的中国公共关系"日前在北京举行.这是继他们成功地举办了主题为"中国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建构"、"中国公共关系发展与中国软实力"两届高层论坛后的又一届重要论坛.  相似文献   

18.
时至21世纪,中国出版界"文以载道"的使命任务之一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一使命号召下,中国出版人在跨区域、跨国别的市场拓展,跨语种、跨文化的出版能力提升,以及国际化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中国出版"走出去"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仍然存在不足,中国出版人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历史感,将出版"走出去"与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出版物"走出去"、版权"走出去"、人员"走出去"、资本"走出去"等方面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苏秉琦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面旗帜,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考古学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深远。苏秉琦创建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和"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道路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创建具有中国特色考古学派的过程。以"两论"为代表的"苏秉琦学术思想",是指导中国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中国考古学派形成和存在的重要标志。在没有出现新的能够超越它的理论或学说以前,中国考古学仍然处于"苏秉琦时代"。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谱系来看,其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是一体两面的,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学术出版的形式重塑世界思想格局,在世界思想的普遍性话语中,凸显中国思想话语的普遍性维度。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就是中国思想"走出去",通过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参与世界思想格局重塑,是建立在充分吸收中国优秀古典学术成果和"引进来"的优秀学术成果之上的。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重塑世界思想格局,首先要求重塑我们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