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梅里美是十九世纪法国文坛上一位独具文采的作家,素以短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小说情节曲折动人,富有异国情调,他笔下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本文所论的嘉尔曼就是其中的一个夺目的形象,本文斌从嘉尔曼追求自由的个性入手,对这一形象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2.
萨拉是英国小说家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的女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莎拉是一个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精神相悖,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威,视传统道德为粪土,颠覆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否定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行为准则。自由始终是萨拉的生命主题。为了自由,她背负骂名,放弃爱情和婚姻。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萨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觉醒——反叛——自立。  相似文献   

3.
萨拉是英国小说家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里的女主人公。在这部小说中,莎拉是一个与维多利亚时代传统精神相悖,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她蔑视权威,视传统道德为粪土,颠覆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否定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行为准则。自由始终是萨拉的生命主题。为了自由,她背负骂名,放弃爱情和婚姻。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萨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觉醒——反叛——自立。  相似文献   

4.
《文山学院学报》2014,(5):57-60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物质水平得到空前提高,作家更加关注现实生活,文学作品也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其中,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法国作家梅里美《嘉尔曼》中的女主人翁简爱与嘉尔曼,都以追求人格尊严与精神自由且极具反抗与叛逆精神的形象给当时乃至现在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魅力经久不衰。文章着重比较二者性格中平等自由和反抗叛逆精神的异同,并探索这种异同产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姗·罗林斯受男权社会压迫而形成的"理智"的"完美天使"形象,在面对男权社会不断的禁锢中,内心世界开始觉醒,因此,她不断追求、寻找自我,最终以死为代价冲出"天使"的枷锁,获得精神自由,同时也以死亡的方式无声地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6.
凯特.肖邦是美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以探讨爱情、婚姻、独立、自由等主题见长。《觉醒》是一部颇具争议的作品,被人遗忘多年。20世纪6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使得世人重新关注这部作品。研究小说女主角打破传统男权社会的束缚,追求女性个体存在意识觉醒之旅,旨在分析个体存在意识觉醒来自各方面的阻挠以及必然结局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谢冰莹的《女兵自传》是一首追求自由的欢歌,记下了她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走向社会,成长为新时代女战士的历程,她争取、体认自由的方式和途径显著地体现在她与母亲的关系、她处理爱情的方式以及她观照周围女性的目光上,与之追求自由的人生适应,她的小说也是她自由言说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以整个生命为代价坚持个性自由和忠于自己的原则是嘉尔曼最突出也最吸引人的标志,但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信条是“法外之民”自然、淳朴的“人性”的流露.而非“自由对立”。  相似文献   

9.
在后现代社会中,自由是社会内部一种不对称的权力关系,是财富拥有者和特权阶级独有的体验。《老妇与猫》中主人公赫蒂的处境决定了她所追求的自由只能是精神上的自由。对于她而言,自由永远只存在于理念和价值观中,存在于一种鸟托邦式的思想范畴中。  相似文献   

10.
法国作家梅里美《卡门》中的女主角卡门通常被冠以原始生命的活力、女权意识的觉醒、追求自由的精灵等词眼为世人所瞩目。本文另辟蹊径,从卡门身上展示出来的所谓自由入手,揭示了卡门内心丑恶的一面,指出卡门标榜的自由是建立在邪恶的欲望基础之上,她追求自由的手段和途径充斥着人性的罪恶,实则为一个标榜自由的邪恶灵魂。  相似文献   

11.
《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一部体现女权主义思想的作品,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在一小时内经历的情感起伏。这里剖析了女主人公女性自由意识顿悟的建构过程,并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阐释她自由意识的不自觉性和被动性,反映了女性自由意识觉醒后注定在男权社会无路可走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玛拉是多丽丝·莱辛在《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塑造的坚韧、乐观、善良的女性形象,她勇敢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崇尚自由,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获得自我身份的确认。玛拉的形象在她坎坷的历程中逐步丰满,她独特的人格魅力也体现了这部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3.
内尔是女作家考琳·麦卡洛<呼唤>中的女主人公,虽然在小说中的分量并不多,但其"女性抗争史"成为一个值得玩味的维面.本文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剖析内尔的"恋父"情结及其陷入的性别困境,并解析了她对男权社会的置疑、走向自觉的追求女性自由话语的荆棘历程.作者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示了十九世纪后期澳洲大陆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对抗男权社会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4.
《红字》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是霍桑创造的一个极具女性主义意识的人物形象,她坚持自己的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充满反抗精神,追求妇女的平等权利。海丝特以沉默的方式向男权制社会作出了反抗。  相似文献   

15.
赛珍珠以高度的笔调赞美了中国女性,肯定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与现代觉醒美,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她在男权制的国度里提倡男女地位平等,互相尊重及互相体贴,在中外交流文学史上做出了极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从女性主义批评视角重新解读爱米丽,论证在清教思想盛行的南方社区,她不是男权社会的牺牲品。相反,由于敢于追求爱情与幸福,敢于挑战传统观念,以杀死情人的极端方式改写了长久以来妇女被奴役被边缘化的宿命,爱米丽是男权社会的叛逆者并因此而散发出女性主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狄金森的诗歌具有极强的女性主义特征.狄金森在她的诗中展现了男权社会之下女性对男性的依附.狄金森把19世纪女性的婚姻描写成牢狱和坟墓,因为她们的婚姻缺乏平等和爱情.狄金森追求自由,向往男女平等和建立在爱情基础之上的婚姻.狄金森以女性作为诗歌的叙事者充分展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和女性作家的压抑和束缚.狄金森诗中的女性叙事视角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陈学昭作为中国女性解放的先驱,她初登文坛就表现出了对女性命运的极大关注。她早期的文学创作可以看做是"五四"时期觉醒女性的悲鸣,她以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为素材,塑造了众多在"五四"时代精神的感召下追求独立自由,但最终却陷入苦闷、彷徨,甚至无路可走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女性形象群体,以此来批判和嘲讽腐朽堕落的男权社会,解构男权婚恋神话,揭露黑暗的社会对女性的禁锢和戕害,将鲜明的女性独立意识融入到自己早期的文学创作,为在男权、族权、夫权、父权、神权等压迫蹂躏下的众多女性喊出了获取解放、独立、自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弗洛姆以精神分析社会学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独特的自由观。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处于两难困境之中:既向往、追求自由,又难以忍受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孤独,转而想方设法地逃避自由。但是,逃避自由不是现代人摆脱困境的出路,实现积极的自由才是避免孤独的最佳方式,而自发性的爱与创造是获得这种积极自由的唯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由体现了人的本质、体现了社会关系的存在、体现了发展,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质.自由教育是以自由为终极追求、以自由人为教育对象、以自由内容为媒介、以自由形式进行的教育.自由教育能引导与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实现创新、终身教育、自由社会的基础.中国的自由教育目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