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2 毫秒
1.
面向立法与面向司法研究视野下的犯罪特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刑法学中有关犯罪特征的争论,其核心就是没有明确在何种意义上讨论犯罪特征问题。从刑法学研究类型的角度分析,刑法学中有关犯罪特征的研究包括面向立法的研究和面向司法的研究,面向立法的刑法学研究认为犯罪的特征是应受刑法惩罚的社会危害性,面向司法的刑法学研究认为犯罪的特征是刑事违法性。  相似文献   

2.
在刑法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刑法典滞后带来的问题做出学理解释。教师有责任对犯罪论体系的争论进行讲解。在分析案例时、在讲解修正案时传授刑事政策学的知识较为适宜。教师应该从观念、案例分析、论文指导等环节向学生灌输刑事一体化思想。  相似文献   

3.
一、刑法学及其体系 刑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刑事政策概念是刑事政策学的基本范畴,刑事政策概念众说纷纭,不利于刑事政策学科的长远发展.坚持刑事政策学科的独立,是研究刑事政策概念的前提.作为刑事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刑事政策,不同于刑事公共政策,有别于刑法规范,更不是单纯的犯罪对策.刑事政策是国家基于犯罪原因认识,对已然犯罪采取的以刑罚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反应和处置活动.  相似文献   

5.
李斯特刑法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刑法思想有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社会学派、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之分野。刑法学者一般认为李斯特是刑事社会学派的创始人。李斯特主张包括自然和社会二元的犯罪原因论,重视刑事政策;坚持客观主义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刑罚论上坚持目的刑主义,在刑罚的适用上坚持以犯罪人为中心的主观主义。  相似文献   

6.
犯罪概念一直是我国刑法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为整个刑法学理论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整个刑事司法活动也以认定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为主要任务。但从我国近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来看,一直将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之间属于完全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对于犯罪治理而言,刑法重在惩戒而预防不利;犯罪学重在提供与犯罪有关的知识,但无法与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接轨,即践行性不够;相比之下刑事政策由于具有权威性、灵活性、针对性、过程性、科学性而成为人类应对犯罪的第三步理性选择,它既可以作为沟通犯罪学与刑法学的桥梁,也可以广泛吸取犯罪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制定独立于刑法的刑事政策,以达到全面治理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概述《刑法学》的学习重点冯惠敏刑法学是研究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它是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同时也是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刑法学内容繁多,考生通过考试有一定难度,本文以《刑法学自学考试大纲》和自学考试教材《刑法学》为依据,并结合近几...  相似文献   

9.
我国关于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存在诸多瑕疵,应重构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树立正确的理念。主要思路是:以人的欲望为视角,建立理性的刑事政策;在深入研究犯罪原因与犯罪规律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刑事政策;摆正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的关系,建立崇尚法治的刑事政策;正确看待“从重从严”和“大案要案”。树立辩证的刑事政策;改变重惩罚轻预防的做法,建立预防为主的刑事政策;确立亲属共同受贿的推定制度, 建立实效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0.
1 基本要求 期末复习考试是回顾教学内容、综合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刑法学(各论)》的期末复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刑法分则规范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概念、构成条件和处罚原则,重点把握常见多发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的特点及有关的政策法律界限,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并在全面掌握刑法总则规范和刑法分则规范的基础上,运用刑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各种刑事案例,以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刑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1 基本要求期末复习考试是回顾教学内容、综合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刑法学(各论)》的期末复习,要求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刑法分则规范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概念、构成条件和处罚原则,重点把握常见多发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的特点及有关的政策法律界限,划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一罪与数罪的界限,并在全面掌握刑法总则规范和刑法分则规范的基础上,运用刑法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各种刑事案例,以培养和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刑事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的关系,长期以来争议不断。普通高等院校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法学教育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司法考试刑法部分与刑法学本科教学内容既具有一致性,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司法考试刑法部分注重刑法学基本理论与刑事司法实践相结合能力的考查。传统刑法学教学在教学目标、师资力量、案例教学等方面则严重脱离司法实践。在司法考试的背景下改变刑法学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司法实践能力、增强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以促进刑法学教学与司法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严打”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从刑法学的角长对“严打”进行了准确定位,认为“严打”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刑事政策,作对“严打”与社会主义法治,“严打”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严打”与我国基本刑事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科学地探讨与分析,见解精辟独到,对消除学术界和司法界存在的争议和模糊认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刑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频繁的刑事立法活动以及高等学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原有刑法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内各高校虽有许多教学改革的经验,但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因此,通过教学实践进一步开展刑法学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刑事政策是一种选择,刑事政策的价值目标及原则决定了这种选择。在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存在众多的分歧的今天,审视确定反恐怖主义犯罪的价值目标及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反恐怖主义犯罪的价值目标为:秩序、正义、自由、效益;基本原则为:科学、法治、人权。  相似文献   

16.
犯罪中止,是刑法典和刑法学的重要内容,它同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等犯罪形态一样,都属于故意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形态。但是,它又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等犯罪形态存在本质的区别。由于目前我国在刑事立法和刑法理论中对犯罪中止都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也亟待解决,所以本文特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教于法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7.
"严打"是一定时期刑事政策的需要.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严打"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表现出与刑法等法学基本理念的冲突.我国应当尽早出台更为科学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8.
论教唆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唆犯问题是刑法学理论研究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教唆犯概念和成立要件、教唆犯性质及其负刑事责任根据、教唆犯种类、教唆犯犯罪停止形态诸方面结合中外刑事立法规定和刑法学理论各主要学术流派观点作一论述,并对现行立法中关于教唆犯规定存在的若干问题及由此导致的理论研究错位问题提出了完善初步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这一定义,为我们对犯罪未遂进行正确的分类提供了科学的、法律的依据.关于犯罪未遂种类的划分,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刑法学》将犯罪未遂分为两大类:一是“实行终了的未遂”;二是“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也有人称之为“既了未遂”与“未了未遂”.许多法学教科书也都采用此种分类方法.我认为,这种对犯罪未遂的划分存在一定的问题,很不科学,因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恳请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20.
刑事立法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设置从重处罚规定,是贯彻从严刑事政策、实现对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重要手段。虽然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有相当的规范基础,但是相关立法类型化不足,无法满足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需求,加剧了刑事司法权与立法权之间的紧张关系,不利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严刑事政策的彻底落实。利用科学的类型化思维与方法可以实现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立法的节俭性和开放性,更好回应当前社会对于从严治理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需要。在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规范类型化的过程中,应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理念为指导,吸收司法解释中相关从重处罚规范的合理因素,将《刑法》与司法解释中的相关规范予以整合,确立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从重处罚的统一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