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写了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他高兴地给我看,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爸爸总是笑咪咪的……”我毫不迟疑地将“咪”改为“眯”,并虎着脸“纠正”他:“‘笑mī mī’的‘mī’应为‘目’旁,不是‘口’旁,要记住是‘目’旁!以后别再写错了!”我的儿子不服气:说“是‘口’旁,不是‘目’旁”。他倏地把课本翻到“笑咪咪”那一页,指着“咪”字给我看,我不禁楞住了。他又把《新华字典》递在我手上,我翻到“mī”  相似文献   

2.
我家有个“开心果”,那就是我弟弟。别看他只有6岁,却人小鬼大,连我这个做姐姐的有时候也不得不服他足智多谋。有一次,我们正在吃晚饭。忽然,弟弟眨巴着眼睛说:“爸爸,我会写‘爸’和‘舅’这两个字了。”爸爸、妈妈听了都非常惊奇。爸爸说:“哦!那太  相似文献   

3.
一天,山羊老师把小熊叫到办公室,指着句子“西瓜像蜜一样甜”对它说:“这里的‘象’字你写错了,应该写成‘像’字。”“为什么?这两个字有什么不同?”小熊摸摸脑袋,满脸不解地问。山羊老师说:“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都念‘xiànɡ’,可是不一样的地方多着呢。你再看看,哪儿不一样?”小熊仔细一瞧说:“字形不一样,‘像’字多了一个单人旁。”山羊老师说:“对!可是最重要的是使用方法不一样。我教你一首儿歌吧:‘像’和‘像’,都念‘xiànɡ’,使用方法不一样。形态样子要写‘象’,景象、气象和印象;相似比喻要写‘像’,眉毛弯弯像月亮。”小熊…  相似文献   

4.
午饭后,姜旦旦回到小书房,又翻开作文本,看他那已经看了几次的评语:“姜旦旦同学,你的‘说’字为什么都是秃着头?你要知道,大多数‘说’字是要戴‘帽子’的。”姜旦旦还是没有看懂那评语的意思。他想:“同学们都说作文老师写的评语很有意思,我怎么就看不懂呢?”然而,姜旦旦还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轻声地自言自语起来:“‘说’字秃着头?要戴‘帽子’?戴什么‘帽子’?……”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说”字不放。他看着看着,那“说”字一颠,闪动了几下,从作文本上站起了一个小小的秃头“说”字人!那“说”字人一站起来,就朝着姜旦旦哀求说:“旦…  相似文献   

5.
智力星球     
才字、邀峰飞 上语文课时,老师提问“‘张小明,请你用文明礼貌的‘礼’字造个句子。”张小明思索了一会说:“爸爸提着包出门托人办事。”老师说:“没‘礼’字呀?”张小明认真地说:“咋没‘礼’呀?礼在爸爸的提包里装着哩。” “足球比赛我看得多啦,我懂得有关足球的一切知识。”“是吗?那你告诉我,足球网有多少窟窿眼儿?”莎一‘办星球答‘…毖加白…血到鱼答案:在“口”上加上一横,再把字向右转就成了“冲”字。(1)答案:谜底写起来很简单:一横一竖勾—“丁”字。为什么呢?你看,加上一个“留’,是“盯”字,加上“口,字是“叮”字,加上金字旁…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2)
1故事播讲站崇祯测字明朝末年,风雨飘摇,李自成起义军声势浩大,所向披靡,直逼北京城,使得崇祯皇帝惶惶不可终日,一筹莫展。一天,崇祯皇帝和一名太监乔装打扮,步出宫庭,混入民间,想察看一下民情,刺探一点消息。他们在街旁遇到一个测字先生。崇祯想预测一下吉凶命运,便要测字先生为他测一个字。测字先生要他写一个字看。崇祯想知道大明江山还有没有,便随手写了一个“有”字。测字先生问他测什么事。他说:“国事。”测字先生说:“呀,不好!‘有’字拆开,是‘大明’二字的一半。大明江山已去了一半了。”崇祯被吓了一跳,连忙改口说:“错了,不是有…  相似文献   

7.
幽默两则     
别字在一家副食店里,服务员刚写完黑板上的“现在另售”四个字,旁边一位顾客就说:“同志,零售的‘零’,你写的是别字。”服务员瞪了顾客一眼说:“得了吧,‘别’字还有个立刀旁儿呢!”  相似文献   

8.
读前猜想小猪闹闹从来没有伤害过谁,却被告上法庭,这是为什么呢?“砰砰!砰砰!”小猪闹闹开门一看,来的竟是动物王国的黑猫警长。“小猪闹闹,有好多人告你犯了伤害罪,你得去法院受审!”黑猫警长严肃地说。“什么!”闹闹一路申辩,“我从来没有伤害过谁。”闹闹被带到动物王国法庭上。老虎院长喊道:“原告出庭!”小兔、小鸟、小猴、大雁一齐来到法庭上。小鸟说:“闹闹常常挖掉我的眼珠,它把‘鸟’字写成‘乌’字。”小兔说:“他还砍伤我的腿,把‘兔’字写成‘免’字。”小猴说:“它还在我身上搞上一刀,把‘猴’写成‘’字。”大雁说:“它还平白…  相似文献   

9.
<正>小粗心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从花丛中跳出“旁”“榜”“傍”三个形近字,原来它们三个在做游戏。小粗心看它们三个长得十分相像,就对它们说:“你们三个长得这么像,别人会分不清楚的!”“旁”“榜”“傍”三个字听了,呵呵笑了起来,然后就自我介绍了一下:“我们三个是形近字,长得当然相像,但是还是有办法区分的!”“我读páng,旁边的‘旁’。”“我读bǎng,榜样的‘榜’。”“我读bàng,傍晚的‘傍’。”  相似文献   

10.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惠’,从‘直’从‘心’,‘直,即直梵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惪”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直”字的本义是“正见”,它的引申义才是“正曲为直(不弯曲)”。“惪”字的上半本是“正见”的直,并不是“曲直”的直。因此,不能说“惪”字的上半就是“曲直”的直字。  相似文献   

11.
我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有一个学生对“他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一句中“他”的用法提出异议,他说:“乌鸦是鸟,应该用‘它’,为什么这里用单人‘他’?”我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为什么这里用‘他’呢?谁能回答?”于是,有好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有的说:“这里是把乌鸦当作人来写,所以用‘他’.”有的说:“因为书  相似文献   

12.
我启蒙时接触的第一个字是“一”。启蒙老师把“一”字写在我手掌心上时,我只用了一口茶的工夫就认识了,美得简直要飞到七彩云上。这时,老师向我得意忘形的心上泼了“一桶冷水”:“从前,有个学生,学了‘一、二、三’后就辞别老师了。他说,‘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两横, ‘三’字是三横。行了,我不用老师教了。谁知有人要这个学生写个‘万’字,他花了大半天时间,画了一万条横线哩……”  相似文献   

13.
小红经常把“两个人”写成“俩个人”。一天晚上,小红写好了日记,早早地上床了……她突然听见低微的哭泣声,觉得很奇怪,便寻声走了过去。原来是“两”在日记里哭。“你为什么哭呢?”小红不解地问。“两”字带着满腹委屈对小红说:“我和‘俩’是兄弟,可你却把我们混淆,让我们兄弟俩闹矛盾……”“那你们有什么区别呢?”小红低着头问。“两”字说:“我只有一个读音‘li2ng’,意思有四种:一、表示数目,一个加一个是两个,常用于成双的事物、量词或‘半’‘千’‘万’‘亿’前。二、表示双方,如‘两败俱伤’。三、表示不定的数目,大致相当于‘几…  相似文献   

14.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看见一个农夫扛着锄头从田间走过,便故意问身边的大臣:“那是个什么人?”大臣回答:“那是个农夫。”乾隆又问:“‘夫’字,该怎么写呢?”大臣答:“‘夫’字:两横,左一竖撇,右一捺,即成。轿夫、孔夫子、夫妻、匹夫的‘夫’字,也是这样写的。”乾隆听了,摇着头说:“不对,不对!农夫是刨土之人,故先写‘土’字,下面再加一个‘人’字;轿夫是扛竿之人,故应先写‘人’字,再在他的头上加两根竹竿;孔夫子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天’字出头便是;夫妻是二人,故应先写‘二’字,再写‘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应先写‘大’字,再加‘一…  相似文献   

15.
刚开始教幼儿写数字“3”,我说:“写‘3’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再向右下碰线,略成半圆向中间弯,在虚线以上转向右下方碰线,向下碰底线,最后弯向下碰线。”孩子们一脸茫然,写出了各种各样的“3”。我只好又将写“3”的要求强调了几遍,然后让他们自由练习。在巡视指导幼儿时,我听到王禹鑫小朋友一边写字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小头爸爸,大头儿子。”我感到很难奇怪:写数字与“小头爸爸,大头儿子”有什么关系呢芽就问他:“你在说什么芽”他说:“陆老师,你看,‘3’的上半圆像‘小头爸爸’的头,下半圆像‘大头儿子’的头,他们在玩顶头的游戏。”还真…  相似文献   

16.
1993年第2期《修辞学习》所载《念白字和“飞白”》一文中有一段文字:《中国民间笑话选》里就记载了两则笑话。一则叫《读白字》,说的是有个不用功的青年爱念白字。有一天,他正读古代长篇小说《水浒》,正巧有个朋友来看他。朋友问:“你在看什么书啊?”回答说:《木许》。朋友非常奇怪,说:“天下书这么多,‘木许’这本书,  相似文献   

17.
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是新凤霞写的《万年牢》。学习这一课时,有个细心的学生问我:“老师,在第四自然段‘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一句中,‘甩的’的‘的’字应该是双人旁的‘得’字,我认为是书上出错了。”我认真地看了此段,当时发现学生的质疑不无道理,可是教科书会轻易出错吗?我及时表扬了他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并请他给老师留一天的思考时间。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释迦牟尼和孔夫子坐在一起论道。在休息的时候,佛祖写了一个“射”字要孔子辨认。孔子回答说:“这是射箭的‘射’字。”佛祖摇着头说:“错了,错了!身子仅有寸长,此矮人的‘矮’字;而‘矮’字,才是射箭的本字。你看:‘矢’者,箭也;‘委’者,放也——将箭放出去,不是‘射’字吗?”孔夫子听了,若有所悟,沉思片刻之后,写成一个“重”字,问:“大师可认得这个字?”佛祖答:“此乃轻重的‘轻’字,有何难哉!”孔子摇头晃脑地说:“非也,非也!此字乃‘千里’二字组成,乃是出门的‘出’字,意为出行千里也;而出字是两座山重叠在一起,自然就‘重’…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刻     
举一反三“爸爸,月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糖酥饼的‘饼’字。”“糖酥饼的‘饼’字怎么写?”“就是煎饼的‘饼’字呗!”“煎饼的‘饼’字怎么写?”“你这个笨蛋,我举一反三地教你,你居然都不会!”“这是八毛钱的头”某村剃个头收一块钱。张老汉家里,儿媳当家,花一分钱都得向儿媳要。老汉3个月没理发了,试了几试,终于开了口。儿媳气呼呼地说:“才理了几天,又要理。刚换了彩电,没钱,只剩八毛钱了!”说完,从口袋掏出扔给了公公。剃成了阴阳头的张老汉回家后,故意在家人面前晃来晃去,儿媳生气地说:“理得像什么样子,哪有从脑袋顶上下来一…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已”时我估计学生会“与己”混淆,就进行了反复强调。可是在作业中仍有许多同学把“己”写成了“已”,“把已”写成“了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把这两个字区分开来呢?于是,我写出“己”“和巳”的篆“书“””作为过渡,让学生联系字义来辨别这两个字的形体。生1说“‘:己’像一个人在做自我介绍,挺胸收腹,一副自信自豪的样子。”生2说“‘:巳’像一条蛇,巳时到了,天气暖和了,蛇爬出洞来吊在树枝上晒太阳。”这时,我突然发问“:对‘已’字你怎么想?”一阵沉默之后,生3举起手说“‘:已’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超越自己,战胜自我,所以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