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光宪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花间词人。其词不仅数量极多,题材广泛,而且独具一种清新刚健、境界宏阔的美学风格。究其风格的成因,有以下四点:一.与词人的词学观相关;二.选择独特的意象,运用以外在形态展示内在精神的手法来构造一种宏阔的意境;三.选取的物象多具自然之美,语言精练;四.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运用壮阔的诗语,以诗境为词境。  相似文献   

2.
意象是古诗传情达意的重要形式,是诗人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物、景、境)的结合,或"情"之于文的"赋形"。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一些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意象,经过历代诗人的沿用,成为某种独特思想情感信息的传达,如斜阳垂柳、萋  相似文献   

3.
姜凌 《教育教学论坛》2012,(18):162-163
所谓"意",会意,从心从音。当取"心愿、意向"之义;所谓"象",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意象,作为意和象的复合名词,是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意象在中国诗词创作中是一个独特的概念,一般意义上指创作主体通过艺术想象所创作的包含主体思想意义的艺术形象,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绘画创作过程中的"意"象或者说是"审美意象",是作者通过对现实世界所提供的客观资料进行主观改造,在头脑中形成的具有主观意蕴的形象再现。在诗歌与绘画创作中,诗人与画家不约而同的强调"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我国宋朝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自成一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她以其旷世之思准确地捕捉生活中的种种物象,升华为一个个清新淡雅的意象,以表现生活之情趣,张扬词人之个性,寄发幽隐之情思,从而形成其词作独特的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物我浑融的意境美。她以其清新灵秀之笔,在古代诗词的艺术世界里为读者创造了情景交融、韵味深长的奇异世界。其间展现了词人在生活领域和艺术领域对美的追求,呈现出丰富的意境内涵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是我国宋朝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自成一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她以其旷世之思准确地捕捉生活中的种种物象,升华为一个个清新淡雅的意象,以表现生活之情趣,张扬词人之个性,寄发幽隐之情思,从而形成其词作独特的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物我浑融的意境美。她以其清新灵秀之笔,在古代诗词的艺术世界里为读者创造了情景交融、韵味深长的奇异世界。其间展现了词人在生活领域和艺术领域对美的追求,呈现出丰富的意境内涵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纳兰词中雨意象出现频率颇高,统计起来,在纳兰性德的三百四十三首词中,雨出现了八十七次之多。可将雨意象归纳为四类,分别是思妻之雨、悼亡之雨、思友之雨和怀乡之雨。雨的意象的形成,与词人个人独特的感伤性格、词人自己一生的遭遇、词人的伤感的审美观以及传统的婉约词尤其是北宋词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用来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产生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寓意于象,二是以象寓意,三是意象相融。寓意于象的意思是,感性注入理性,先有情感,而后通过脑对物象的处理,从而形成意象。以象寓意的意思是,理性注入感性,先有物象,而后内心产生情感,以达到共鸣,而成意象。而意象相融则是刹那间意与象的共鸣。一、意象的作用首先,是修饰作用。修饰文章,使人看着赏心悦目。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作用,如果因为修饰文章而写文,与那  相似文献   

8.
意象的生成体现着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和审美意蕴.从中国美学史角度溯本探源,“观物取象”,表明意象最初萌芽于人们对宇宙万物的模仿;人情显于物象,是意象生成的萌动阶段,物象被赋予一定象征意;“缘心感物”,主客体达到审美统一,心与物、情与景实现了双向互动交流.意象的审美形成是在“神与物游”情境下完成的,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超然艺术,专注于物我的完美融合.“象外之象”是对意象空间的弥补和填充,是旷然出脱的再生意象,是意象之境的再创造,是意象能够完美生成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李金平 《文教资料》2012,(26):129-131
黄婉璚为湖南清代闺秀词人的代表,词集《茶香阁词》共计词作三十七。其词作内容取材狭小,风格不出历代女词人纤婉、幽约的特点,但足以窥见其生存的大环境和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意象与雅致情趣,显示了湖南女性词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诗词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词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诗词中的“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词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词作意象因物象的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多个的。词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词人。梦的意象在纳兰性德词的意象群中占了主体地位,身为皇帝宠臣、权相之子的他由于其独特的人生际遇,形成了独特的气质和情感。由于梦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征。纳兰性德选择了梦的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梦的意象的成功创造,使纳兰性德的艺术成就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所谓诗歌的意象,是指主体(诗人)审美思想与审美情感的"意"同作为审美客体的景象、事物和场景的"象",在文学语言中的融会和契合.换言之,它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说得再简洁一些,就是"灌注了生气的形象"(康德语),它是诗的语言,诗人往往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感受和思考,也要用意象来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3.
古典诗歌源远流长,早已形成其独特的风格:神会于物,情融于景。解读古典诗歌必须解读其意象。古典诗歌意象按其表达方式可分为四类:描述性景象、比喻性意象、拟人性意象、象征性意象。把握意象表达方式的特点,易于把会于物的神和融于景的情发掘出来,再现古典诗歌的意、志、趣、艺。  相似文献   

14.
孙豪杰  霍蒙 《时代教育》2009,(8):269-269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这是比较文艺的说法,若放在全球背景下的中国意象的范畴中来讲,则是指在包含了中国意味内涵,包括国人的思想、审美、传统道德、行为习惯等的中国特色形象.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传统抒情文学重要的审美对象,意象满蕴着作者的审美情感,也渗透着读者的审美领悟.秦词凄美柔婉的意境,蕴含于独具表现力的意象之中.词人寄意于象,以象尽意,使物象与自我意识交织,情语与景语交融,传达出哀怨的心曲,蕴含着巨大的情感张力.  相似文献   

16.
正"意象"一词是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是古代文学审美的重要艺术标准。意象由两个方面组成,即意和象。前者指客观世界的物象,后者指主观世界的心灵。当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象猝然遇合,诗人将这种独特的感受转化成文字,也便成了诗。因此,读诗绕不开"意象"二字。正如陈良运先生所说:"以意象品诗,更能准确地表述诗人构思谋篇布局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  相似文献   

17.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倍受古今中外诗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所谓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的物象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意象是建立在物象基础上的,它是经过诗人的感物或物感形成的,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我们应把握意象概念,通过对意象分析。引导学生真正把握诗词的艺术美。现就中学语文诗词中,  相似文献   

18.
高洁清雅的"荷"是中国历代词人喜于吟咏的对象。在姜夔笔下也不乏红莲、秋荷等"荷"意象,数量虽不及其咏梅词,但姜夔笔下的"荷"意象自有其清雅而衰颓的独特风韵,表现了词人身世飘零之感、人生迟暮之悲、离愁怀人之苦,饱含了词人丰富的人生体味,具有独特的情感意蕴。  相似文献   

19.
作为古人居室之习见之物的"帘",在唐宋词中频繁出现,这一物象除了为作品营造飘忽绵邈及幽深窈曲的审美意境外,更与作者的言情主旨紧密相联。因此,被频频撷取入词的帘、幕、帷、幌等物象,未必处处是实有之境,而是一个若有若无、虚实之间的概念化意象。这一意象为词人诉诸笔端的无外乎闺阁闲愁、离情别绪和伤逝之嗟三种情感。  相似文献   

20.
<正>(有资料这样描述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象"简单地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我国心理学家朱建军老师创建了意象心理疗法,引导来访者头脑出现画面,了解他们潜意识层面的想法,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