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时事类]   盖茨: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比尔·盖茨日前对媒体表示,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的子女.对此,他解释说:"我和妻子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  相似文献   

2.
刘晓君 《母婴世界》2012,(3):146-147
微软董事长比尔一盖茨曾说过:“再富也不能富小孩。”因为他认为在钞票中长大的孩子,只会让他们一事无成!他们非但不会以“富家子弟”而感到为荣,相反他见证过不少纨垮子弟,最终做了金钱奴隶,必须依靠家族的遗产才能生存.唯有透过家族的金钱.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正是中国人和外国人对“财富”看法的最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江润浓 《学周刊C版》2011,(12):118-118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精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国内教学改革的潮流.也是世界教学改革的方向。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4.
数字大参考     
●2000年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了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下面这些数据是首次公开:调查显示,人们的精神生活满意度低于物质生活满意度。有76%的人对自己的物质生活感到满意,67.4%的人对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感到满意,而对自己受教育程度感到满意的人则仅有47.5%。同时,家庭生活满意度高于社会地位满意度。77.1%的人对自己的社会地位感到满意,而92.8%的人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感到满意,94.5%的人对自己婚姻状况也感到满意。对一些观念的看法:“男主外,女主内”。对这种观点的认同率…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网络》2010,(8):54-54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http://www.sspu.cn)成立于1960年,办学四十五年来,为上海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小断输送人才和贡献自己的力量,并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学校也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意云 《父母必读》2011,(6):132-134
不娇养但要富养女儿特别皮实,可能是我们从小就很少娇惯她.摔了、磕了.只要不是很严重,都不会大惊小怪,她也就习惯了自己站起来接着玩,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爱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敢于表现自己,体会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得到自我表现的愉悦体验。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自己的过去比一比,看到自己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我同学校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
梁衡 《学习之友》2014,(10):50-50
中国古代有一句政治格言:“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说社会财富不能过度两极分化,否则要出乱子。现代经济学对这个“不均”取了个新名词叫“基尼系数”,还计算出了一个警戒值为0.4,而最大的极限是0.5,超过就可能出乱子。有报告显示,近几年中国已到了0.5。绝对平均不行.两极分化也不行。过去,我们犯过平均主义的错误,所以邓小平主持改革开放,说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官员,特别是高官不能先富,更不能最富,因为你“富”的那些钱是人民的;二是,你要富在明处,要受人民监督。共产党建军之初,物资匮乏,有一条治军格言:伙食公开,官兵一致。虽每月只有几角钱的伙食尾子,也要公布。  相似文献   

11.
李贵端 《陕西教育》2009,(7):101-101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文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何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提出的写作目标呢?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作文从写作兴趣、写作欲望到有话可说,到言之不尽.从有情到有境,从有感到新意,以至从愿写、会写到写好.也可以把作文教学的触角向家庭、社会、生活延伸。  相似文献   

12.
在近几年的语文考试题中,出现了一种新形式的语言表达与运用题,题型一般是:给出一段时下颇富争议的新闻事件,让考生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答案字数在100字左右。这种题型看似简单.在做题时却为考生设置了如下障碍:  相似文献   

13.
任文娟 《考试周刊》2010,(17):71-72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在他看来,一个人获得高深的造诣,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经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所学的知识就能牢固地掌握.就能积累起丰富的知识,在应用知识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现代社会足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要求个体能主动地摄取最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警惕,校园里的“比富”风陈定才笔者最近对五十名中小学班主任作了一项调查,结果让人吃惊:有三分之二的班主任认为自己班上存在着“比富”风。这股“比富”风形式一样:口头炫耀。内容不一:谁的压岁钱多;谁的衣服、裙子漂亮;谁的生日礼物希罕,谁生日宴请的同学多;...  相似文献   

15.
李玉莲 《甘肃教育》2011,(14):24-24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6.
“M型社会”是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大前研一.以日本近20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类型的判断。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富者在数字世界中,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随着资源重新分配.原本人数最多的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除了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少数的高收入阶层外。  相似文献   

17.
在德国明斯特市的老年公寓里。住着一位名叫艾米的105岁高龄女作家。她在100岁之前,从未在媒体上发表过只言片语。1999年.在她96岁时,她忽然萌发了一个念头: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写出来公之于世.对社会也算发挥了余热。  相似文献   

18.
走出认识误区 创建特色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既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又要求学生个性发展,而提倡学校的特色管理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体现,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现。献身于教育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作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并从自己的经验总结中.对“特色学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少成功的办学典范也进一步证明:各级各类学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培育出社会需要的特色人才。由此可见,“特色学校”不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新要求,而且是学校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19.
《河南教育》2011,(11):2-2
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分好蛋糕”与“做大蛋糕”孰轻孰重的争鸣成为焦点。这场讨论反映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现实图景: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化加剧,一部分人先富、暴富与大部分人不富、还有一小部分人贫穷的矛盾更加凸显,使公众对于收入分配、共同富裕话题更加关切、敏感。  相似文献   

20.
新阳 《小读者》2012,(2):67-67
女学生特别是女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走向成熟.渴望与外界交往,自主意识也逐渐增强。但由于中学生对人世和社会的认识模糊,缺少社会经验.很容易受到侵害.因此要注意保护自己。那么。女生怎样使自己免受侵害呢?以下几条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