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浅议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化传播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媒时代下,全球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在媒介的力量下快速的流动和扩散.形成多元文化的格局.然而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出现了"不对称"现象,出现了"霸权"现象.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文化传播强国凭借自身在政治、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不断地向多数文化传播弱国传输本国的意识形态,企图控制支配它们.面对此现象,唯有提高本国的软实力才能与之抗衡.  相似文献   

2.
漫谈"粉丝"现象及其文化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国出现的各种"粉丝"现象可以说成为了一幅值得人们观看的文化风景,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已经扎根于我们现实社会生活当中了.对于这种文化现象,唾骂和追捧都是不正确的;审视它,观察它,掌握它的发展动态,才能更好地引导它成为社会文化的进步力量.本文从"粉丝"症侯和"粉丝"文化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提出了"粉丝"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后现代消费社会的特有现象,我们应该以一种平衡的心态来看待它.  相似文献   

3.
郑义  应蓉珊  蒋研川 《新闻界》2009,(1):111-112,11
从"山寨"机到"山寨"春晚,"山寨"现象"已经进行了一种文化植入,而逐渐演变成一种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它表达了一种民意,即公众对话语权以及与精英对话的需求.如果把一山寨"现象"的文化内核剥离出来,"山寨"文化所努力进行的其实是一种文化解构运动,其文化功能指向是对采种价值禁忌的反抗,附带着明显的浮躁心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论"红段子"的价值及其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近几年新兴的文化现象-"红段子"的发展现状及与其他段子现象的时比来说明"红段子"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进一步探讨这种文化现象的传播,发展对策等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把"超级女声"现象作为当今"后现代"大众娱乐文化的一个"范本"来加以观照,对其"成功"因素与利益动机、审美趣味与价值取向等进行某种深层文化解读,尤其对这一文化现象对人们的精神情感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作用加以分析思考,以求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阅读心理学、图书馆社会学理论分析了"公共书屋"受追捧现象.提出"公共书屋"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人们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而对公共文化产业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图书馆发挥和提高社会化作用和程度的一种手段,是传统阅读文化与快餐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平台.  相似文献   

7.
从“泛档案”到民生档案——对民生档案概念的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泛档案"现象概述 汉字"泛"在汉字字典中有五种解释,分别为:①透出;冒出②普遍;一般地③肤浅;不深入④漂浮:泛舟⑤水溢出."泛档案"一词中的"泛"字取第二种解释,可作"普遍,一般"之讲,如"泛文化"一词便指当今社会目光紧盯文化一词,使得所有的东西都普遍地以文化作为后缀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电视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敏 《当代传播》2007,(2):39-40
中国电视文化的"后现代"现象,在大众文化的文化民主、影像世界与政治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等诸方面突出地体现出来.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也加速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进程,现代性的文化追求被通俗文化的欲望、享乐和快感政治所替代,出现了经典文化、高雅文化和重大题材的文化困境.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文化与后现代文化具有密切关系,中国电视文化的发展和嬗变使后现代文化现象凸显,并在诸多方面得以表现.  相似文献   

9.
粉丝,是英语"Fans"的音译,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粉丝对自身喜爱的偶像明星的文化消费和粉丝团体所造成的社会文化现象形成了粉丝文化.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二次元粉丝群体的活跃现象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全职高手》和《盗墓笔记》这两大二次元作品所引发的社会现象、文化构建、粉丝认同等方面来探析二次元粉丝文化的特点,更新现代粉丝文化研究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正>当北方春寒料峭,南国已是暖意融融。在这新的时节,《文化与传播》与各位如约相见。本期"当代文化与传播"重点推介周春发副教授的《"男色消费"——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广告的消费文化探析》。该文通过研究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这一文化现象,探析此类广告的创意特征、女性受众的认知评价、产生机制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研究认为,男星代言女性化妆品广告这一消费文化现象折射出女性消费权力的扩张与两性关系的平等化趋势。同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